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819 给的实在太多了

文唐 819 给的实在太多了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819 给的实在太多了

“夏国公请讲。”不管是改革派还是反对派,都希望他能说出点实际的解决办法来。

岳山不紧不慢的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诸位也毋庸讳言。你们争执都不过是为了‘利’之一字。”

“夏国公此言差矣,我等乃是为了公平。”有改革派官员当即反驳。

“我们是为了祖宗之法。”反对派也不赞同的道。

岳山也没和他们争执:“好,你们是为了公平,你们是为了祖宗之法。不管是为了什么,其中都牵扯到了利益,这一点诸位没谁反对吧?”

双方虽然都不想承认,但也不想把岳山给激怒,所以都保持了沉默没有再辩驳。

“既然牵扯到了利益,那我们就抛开别的暂且不谈,先从利益谈起。豪门大户确实从免税特权中获得了更多的好处,这一点总没有人反对吧?”

正反双方都没有说话,显然是认同这一点的。

“当一个通行全国的法规,却不能保持公平公正的时候,它就是有问题的。”

“就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让它变得相对公平公正。这一点你们也不反对吧?”

又是一阵沉默。

岳山也不等他们回答,继续说道:“既然双方都认为这一条有问题,都认为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那为何还要起争执呢?大家做下来一起商量一个都能接受的改变方法不就可以了吗?”

反对派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怎么说着说着又回到改革上面来了。更不对劲儿的是,自己居然还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改革派一听乐了,原来夏国公是向着我们的。

听他们吵架早就听得不耐烦的李世民连忙说道:“那不知道翠岚可有何调整的办法?”

岳山道:“办法倒是有一个,既能弥补高门大户的损失,又能让寒门出身的官员得到实惠。”

李世民配合的道:“那就快快道来。”

岳山这才抛出早就准备好的解决方案:“从本届科举考试为界,以前成为官吏的人继续保留免税特权,以后成为官吏的不再拥有免税特权。”

“但作为弥补,所有考中进士者朝廷直接发放一千贯的奖赏,且提高官吏的俸禄,以高薪养廉。”

“七品以下者提高五倍俸禄,五品以下者提高三倍,三品以下者提高两倍,三品以上者提高一倍。”

“嘶……”朝中不论是支持派还是反对派,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户部尚书张鸿更是直接就跳了出来:“此举万万不可,若依此法每年朝廷就要多开支近千万贯钱粮。国库实在负担不起啊,圣人。”

“此举不可。”不少人也都站出来一起反对。

面对这种情况,不管是改革派还是反对派都不敢说话了。

实在是这个手笔把他们给吓住了,天下所有官吏的免税特权加在一起,每年免掉的钱粮也不过几百万贯。

岳山这一张口就散出去了两倍三倍的钱粮,而且还是每年都是这个数。到底是在为朝廷解决问题,还是在给朝廷挖坑啊。

这种情况下他们说什么都不是。

改革派也不敢支持了,这种明摆着坑朝廷的事情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支持。

反对派也不想反对了。真正加油万顷田的官僚只是少数,大多数有个几千亩就不错了,每年免除的赋税也就几十上百贯。

朝廷要是真按照岳山所说的这样,给每个官僚都发一千贯钱,提高数倍的俸禄——他们愿意用免税权去换。

真正还坚定反对的,只剩下少数家有万顷田的豪强了。可这种大户人家太少了,一瞬间他们反而成了少数派。

李世民并没有直接就认同岳山的办法,而是佯怒道:“胡说八道,我是让你帮朝廷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是让你帮朝廷散财的。”

岳山争辩道:“怎么能叫胡说八道呢,免税特权本来就是朝廷许诺给臣子的好处。现在朝廷想反悔收回,不给出足够的补偿怎么能行?”

“圣天子治理国家要讲道理才行,不能白白让臣子吃亏,要不然谁还有心情替您治理国家啊。”

“砰。”李世民气的一巴掌拍在椅子的扶手上,道:“你给我闭嘴吧,在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把你打出去。”

岳山连忙赔礼退到一边。

见他退让,不知道为啥,原本反对改革的官员突然觉得很失望。

你堂堂夏国公怎么就怂了呢,和皇帝干一架啊。只要你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站出来支持你,谁想要免税特权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然而岳山并没有再次站出来,早朝就在李世民大怒之下结束了。

群臣都开始议论纷纷,话题的中心既不是分封,也不是剿灭南洋海枭,也不是废除免税特权,而是岳山刚刚提出的方法。

张鸿第一个找到岳山,道:“夏国公你糊涂啊,这种简单的对比你都看不出来吗?”

“要真按照你的法子来,朝廷每年要多支出一千万贯的钱粮,而且是每年如此。”

“就算取消免税特权,朝廷也只能从官吏那里收取两三百万贯的赋税,根本就填不上这个大窟窿。长此以往国库有多少钱都不够砸的啊。”

周围的官员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虽然心思各异,但也都赞同张鸿的说词。

这就是在给朝廷挖坑。

“我当然知道,只是出了这样你觉得还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岳山摊摊手道。

众人一愣,刚才只觉得岳山糊涂,此时仔细想想,居然真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张鸿道:“那就不解决,几千年都是这样的规矩自然有他的道理,为什么一定要改呢。”

紫宸殿。

李世民惬意的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块冰瓜坑的别提多痛快了,哪还有一点生气的样子。

一旁李承乾算了这笔账,并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李世民朝赵蒙挥了挥手,赵蒙识趣的带着所有伺候的人退了出去。李承乾表情也变得认真起来,他知道上课时间到了。

等内侍都离开,李世民才说道:“你也是读过史书的,对土地兼并的情况了解多少?”

李承乾不知道这个问题和免税特权有什么关系,但还是认真的回道:

“土地兼并有一个过程,开国之初因为动乱等原因土地大多集中在朝廷手里,朝廷分发给百姓……”

“随着时间流逝,大量百姓开始失去土地,更多的土地渐渐集中在权贵豪强手里……”

说道这里,李承乾脑海里犹如闪过一道霹雳,瞬间破开了迷雾。终于把土地兼并和免税特权联系在了一起。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用看似不划算的一笔钱,去换取官僚手中的免税特权。

李世民眼中浮现出满意的表情,但又迅速隐去,淡淡的问道:“想明白了?”

“明白了,父亲高瞻远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李承乾心悦诚服的道。

“明白了就去做吧,这是废除赋税特权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李世民道。

“喏。”

“既然谈到了这件事情,那有些话我也趁这个机会给你说一说吧,免得你什么都不知道。”

“您说。”

于是李世民就把当初岳山给他讲的那一套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王朝更替的理论,以及后续他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告诉了他。

李承乾听的那叫一个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和岳山两个人居然在研究这方面的事情,还真研究出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虽然不知道可不可行,但比他人天天挂在嘴上的尊古复古、亲贤臣远小人、垂拱而治什么的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而取消官僚的免税特权居然有着如此深远的谋划,甚至可以说只是整个计划中的一环而已。

此时他才真正窥探到了父亲的内心世界,而仅仅是看到的这一角就让他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如果看到全貌,他真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子的。对自己的父亲他真正发自内心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很惊讶是吗?”对于儿子崇拜的目光李世民心中很是欣慰,笑道。

“是的,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情,您是我永远的榜样。”李承乾有些语无伦次的道。

“哈哈……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说你需要学的还有很多了吗?”李世民再也无法控制得意之情,大笑道。

“明白了,以前是我目光太短浅了。”李承乾羞愧的道。

李世民摇摇头又点点头道:“用以前的老标准来要求你,你确实是史上都少见的优秀太子,将来你也必定会是一个明君。”

“然而时代变了,我们将要面临的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不能再用以前的老标准来要求自己。”

“你要变得更加优秀,才能驾驭住大唐这艘大船,让它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我明白,我一定好好和父亲学习。”李承乾道。

李世民摇摇头道:“不要和我学,按照岳山的话来说我在思想上已经是个古人了,我的所思所想所行都是在按照古人的标准来做的。我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李承乾不悦的道:“真是狂妄放肆,父亲就是太偏爱他了。”

李世民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劝道:“不要生气,永远都不要和一个目光能看到一千年后的人生气,在他眼里你我都是古人。”

“如果你和他生气,无视他疏远他忌惮他,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一个合格的君主会信任他、包容他,给他施展所能的舞台。”

“因为最后受益的是整个国家,整个皇家,是你我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吗?”

李承乾想点头,但……

“让您失望了,我的心胸没有您那么开阔。”

李世民笑道:“哈哈……不错,能承认自己的不足比什么都强。”

“曾经我也忌惮过他,甚至想杀了他,要不是你娘、丽质都需要他活命,早在二十年前我就把他杀了。”

“可是接触的多了心中的杀意慢慢就变淡了,后来把丽质嫁给他算是彻底断了杀他的心思。”

“再到后来就开始信任他,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然后才有了我大唐今日的局面。”

“你不需要学我,因为你不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我希望你能尝试着去接受他的一切异常,在他面前不把自己当君,也不把他当臣。”

“当你能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可以像我一样去用他了。”

“当然,该有的防范还是要有的。重用他给他一切却不让他掌权,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了,谢父亲教诲。”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道。

“咱们刚才说到哪了?哦对了,不要和我学,其实岳山说的没错,我确实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李世民叹息一声道:

“大唐现在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很多事情我都无法理解,处理起来都倍感吃力。”

“但我又清楚的知道这些变化是好的,能让大唐更加强大辉煌,所以我才会支持岳山建立博物院。”

“我们不懂没关系,有人懂就行。只要把懂的人聚集在一起管理好,然后放在最适合他们的位置就可以了。”

“做君主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识人用人,只要能做好这一点,这个君主就是合格的。”

“是,我知道了。”李承乾道。

“你以后没事儿的时候就多往博物院跑一跑,不需要多懂,起码要知道那里都发生了什么,将来处理起来的时候才不至于一头雾水。”李世民道。

李承乾点头应是。

“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象儿送到岳山府上了吗?他教徒弟确实有一手,但真正目的还是让象儿跟着他学习新知识,学习他的思维方式。”

“岳山肚子里还有许多许多东西没有告诉我们,不要强迫他说出来,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反而会坏事儿。他是个有分寸的人,时机到了该说的话自然会说的。”

“别看象儿年岁小,在某些方面他知道的远比我们两个要多,但切记不要逼问。那是将来等他走到你我今天这个位置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

今天父子两个谈的很长时间,说了很多话题,王朝更替、争霸天下、封国、改革……也谈到了很多人,岳山、长孙无忌,还有朝中许多许多人。

……

岳山在朝堂上提出的解决改革派和反对派争议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城,并迅速的向着整个天下传去。

这个‘高薪养廉’的法子不出意外引起了朝野的议论,话题性一跃超过了废除免税特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