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革秦 > 第333章 陈衡

革秦 第333章 陈衡

作者:守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2:51

第333章 陈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革秦搜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农会这里,大部分的成员都是职业农民,以前大家没有那么多牛和铁犁用,所以能够下地干活的,大部分是精壮的丈夫。

如是一个家庭里的丈夫意外去世,那么这个家庭很有可能就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里。

而如今,耕地的工具变化,人们用来耕地的器具变成了更好用的铁犁牛耕,于是能够耕地的人,也就不再局限于年轻力壮的丈夫们了。

一些年龄不那么老的老者,和正当青春岁月的妇人,也可以下地干活。

他们也可以驱赶着牛去犁地,也可以拿着大交子,腰也不弯地站在地里收割麦子。

他们也可以挥舞着鞭子,驱赶着老牛拉磨。

丈夫们于是可以从地里被解放出来,去做别的事情。

——别的,需要更强壮的体力才能够做的事情。

比如狩猎,比如木工活、比如泥水活。

即在这处建制农会,接近一年时间,虽然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建制农会,使本地人过上与咸阳的农会人差不多的好日子的目标,可是某些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基层的问题,从来与别处问题不同。

这里,努力一分,就能看得到一分改变。

即和石神、去疾等十余名兵士带着人、拿着钱、粮、铁器忙了快一年,是真的对某些事情做出了改变的。

只是这改变比起人们过上好日子所需要的东西,还差许多。

但已经做到的改变,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消的。

“现在农会里还有多少牛和驴?”即吃饱了牛肉,问道。

石神翻看着竹简。

接近一年的时间,他们做不到像士子们一样诗词歌赋,但是最基本的账册,已经可以看懂和书写。

“还剩四百四十二头牛,两百零四头驴。”石神摇了摇头:“最近磨麦粉太多,已经累杀了六头牛了。”

“唉。”即叹气:“县令和会长也不知道是真的跑出去了,还是刻意的不愿意见我们,农具和工具都已经不够用了,最迟下下个月……”

“要不要再给王上写一封信?”石神提议。

即想了一下,摇摇头:“还是算了。”

算了吧,前面一封信所提到的那些东西到现在都还没有落实。

他们已经给嬴政去过一封信。

可是到如今,仍旧没有回信。

即和石神在漫长的等待之中,已经不抱对于咸阳那边提供额外帮助的信心。

而且,即便是那边愿意帮忙,有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无非是钱、粮食、铁器。

和以前一样的钱、粮食、铁器。

在这里待的久了,即和石神、去疾等人越发清晰的意识到,基层的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并不是因为上面不给钱、不给粮食、不给工具。

很多时候,他们明知道,上面拨下来了钱粮、工具。

可是这些工具经由谁人的手发下来呢?

具体的数额是多少呢?

这一笔如此数额的钱粮、器具,需要覆盖的面是多广?需要对应的需要这些东西的人是多少?

县令们、农会会长们打算如何使用这些钱粮器具?

具体是由谁人来使用这批钱粮器具?

使用的过程之中,损耗是如何计算的?

运送的过程之中,损耗是如何计算的?

一点一点,看着都是非常小的问题。

可是问题实在的多。

如果负责这些问题的人比较多,那么问题还可以翻一倍、翻两倍的多。

如今,即和石神掌握了农会快一年。

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完成秦王政的嘱托,给这一县的百姓以好日子过的。

可是给他们好日子过,需要的是大家所有人的努力,而不是他们这十几个人的努力。

要让所有人努力,就必须给大家以粮食、钱财、甚至许诺。

问题就在于,钱财是在别人的掌握之中的。

而且即便是发下来了钱,一堆金子放在那里,底层人民也是不认得。

他们可以认以物易物、可以认秦半两。

但唯独不认金子。

于是金子没有用。

可是身为农会的管理者,即和石神在经历了初期的慌乱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不能带头以物易物。

否则的话,农会的信誉便会受到极大打击。

连带着,秦王政的威严都会被人们视作无物。

这对于他们展开工作是不利的。

于是他们只能想办法绕过钱财。

而绕过钱财,就必须要有另外一套计算贡献的办法。

如今他们是没有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他们有着意见。

他们对于这些事情,都是心里有数。

却,无法解决。

能力有限吧。

现在他们衡量一切,使人们知道优劣的办法,就是分配农具。

贡献大的,分配好一些的铁制农具。

贡献小一些的,分配差一等的维修过的铁制农具。

再次的,则是石头、骨头、木头的农具。

这样的劣等农具使用困难,而且十分费力,不仅耽误生产,还累人,没有谁人愿意用这些。

所以这些东西对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不过问题不大。

伴随着即和石神、去疾等人一同来到县中的,是新式的纳税法。

这样的纳税法子,不再是强调个体户的生产,而是针对于“农会”这个整体。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大家协作生产的。

于是在组织生产的形式之中,人们多了一种生产工具共享的办法。

而且劳动的对象由自己家的田地,变做了集体分配下来的任务。

所以广义来看,基本的生产活动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但,县令那边扣着工具不发放,到底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这影响便是,农会的人们完成工作会比较晚,时间上,也赶不及进行太多的开荒活动。

与此相反的神,县令和农会会长周决两人的合伙包地事情。

他们本身就是贵人,手中资本比着一般人,自然是多得多的。

他们手里有钱粮、有工具,更有奴隶,如今秦国地制开放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的开垦荒地。

县令虽然不敢谋夺有主之地,但他的职务之便,他可以很轻易地找到县中的荒地,并且找到其中的好地,然后驱使着自己家里的奴隶去开荒。

石神等人是可以确定的。

周决和曹智喂养他们的奴隶所用的粮食,就是咸阳方面拔下来的粮食。

他们开荒用的工具,也正是咸阳那里拨下来的。

甚至他们学着咸阳贵族的样子,许诺了会给奴隶们自由身。

他们肯定是不敢不给农会粮食钱财和工具的。

但工具可以磨损之后再给。

粮食可以有损耗,更可以受潮、发霉、变质。

钱是一饼又一饼黄金。

给不给都不影响事情。

即唉声叹气,但他们没办法。

说周决和曹智以权谋私吧,其实没有什么可以保留的证据。

而且曹智本人就是此县的县令,是这个县里面最大的存在。

即便是保存了证据,难道还能到他的面前去告他吗?

想想都感觉好笑。

而且,农会明面上的最高长官是周决。

咸阳城里拔下来的一切财政和物资,理论上都应该拨给他,应该在他手中,由他来决定如何使用。

所以他挪用了去,只要后面足数,能够编排出来一个去处和用处,即便是咸阳城里,好似也没法儿把他怎么样。

这些事情,慢慢的,即和石神也有懂了。

这是不消说的,也是没法子说的。

大家保持心照不宣,有了默契,受气的人继续受气,快活的人继续快活。

如此生活向前,直到乱石下坠,野火升天。

四年冬十二月,咸阳城来人。

来者,陈衡。

陈衡是陈矩的弟弟,父亲死后,他因父亲荫庇,得以在吏室学法。

他学法,一应学费、生活费,都是由农会承担。

换言之,也都是由当今的秦王政承担的。

所以陈衡其实是秦王政的亲从。

尽管与秦王政见面不多,但陈衡对秦王政忠心耿耿。

这一点,他倒是跟自己的兄长一样。

来时,嫂嫂已经有了几个月身孕,陈衡知道,自己这位做叔父的,恐怕无缘见到自己的侄子或者侄女出生了。

但他倒也并不感觉到伤感。

反而,脱离了咸阳,脱离了兄长,陈衡觉得很是舒畅。

——兄长果然是爱陈衡、护着陈衡的。

可是兄弟两人,已经不再是少年时刻的无话不谈,抵足而眠了。

他们长大了,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

陈衡知道兄长上了战场,有了一群过命交情的弟兄。

如今,兄长与那些人才是可以抵足而眠,互相信任的人。

而他,反而却就隔阂起来。

加上在吏室学法,兄弟俩长久不能相见,很多经历,很多心绪,无法了解到,也就没有了交流。

如今他们相见,很像陌生人了。

尽管陈衡清楚,兄长必然爱自己,可,兄弟俩已经很难再有话可以讲。

即便不得已开口说话,也只是说事。

脱离了那个环境,陈衡感觉呼吸都轻松了许多。

他由繁华的咸阳城,来到了穷困的界山县。

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目的是建设农会。

与他一样,由咸阳转到县城里的读书人不少。

这些人,大多是正儿八经学过读书写字的人,是嬴政初入咸阳,建制最初的农会之后,就开始培养的人。

这些人,是嬴政的班底!

而现在,班底要来建造根底了。

“周会长、曹县令。”陈衡朝着周决和曹智行礼:“在下陈衡,奉王命,监制农会,建制工地。”

周决和曹智对视一眼,都有些困惑:“陈兄的意思是?”

“建造冶铁的工地。”陈衡矜持一笑:“去岁王上派周兄来县中之时,不就说过吗?”

“要让底下的民众有好日子过。”

“但要让他们有好日子过,并不是要白白的发给他们钱,或者塞给他们粮食。”

“而是要为他们量体裁衣,制造出能让他们自己过上好日子的道路来。”

“这……”周决有些懵。

一边的曹智挑眉:“如此,陈兄需要我们配合你做什么?”

“给我开辟出一块地来,顺带带我去县中农会的聚居地。”

“陈兄初来乍到,身上仆仆风尘,还是教我为陈兄接风洗尘……”曹智皱着眉,有种不祥的预感。

“不了。”陈衡拒绝道:“我不善饮酒,在咸阳,王上劝我饮酒,我都不饮的。”

这话说出来,相当给面子,直接把曹智同秦王政画了等号。

曹智面上好看许多,也就不再强求,而是点了点头:“那好吧,既然陈兄执意如此……”

“多谢曹县君。”陈衡礼数做足。

待到陈衡离开,周决和曹智凑在一起商量。

两人拿不准陈衡此人想法,一致决定客气一些。

而陈衡,转身离开的一瞬开始,他脸上客气而温和的笑容就迅速变得阴沉。

“周决?”陈衡不屑冷笑。

周决在他眼里,跟傻子没分别。

咸阳农会的第一任会长,姓赢名政。

第二任会长,姓熊名启。

之后,秦王政诛杀熊启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抄没他的家底,而是拿回了农会,自己同时再次成为农会的会长。

直到今天为止,咸阳农会的会长,依旧是秦王政!

从这个变化里面,有心人就可以看得出秦王政对于“农会”的重视。

周决这样第一批经过了考核,确定有能力的人,被委派到各地里,他们可以说是,最早投效秦王政的一批读书人。

即便是为了作秀,秦王政也不可能对他们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成为了各地农会的会长,带着一群虎狼之士,来到基层,建制农会。

傻子都应该知道,只要好好干上几年,稍微有点成绩,就能飞黄腾达。

但周决此人,竟然不是在努力的建制农会,争取政绩,而是同本地的地头蛇之一的县令混在一起。

而且看样子,这两个人已经基本上结成了同盟!

这不是自己断掉了自己的前路吗?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

陈衡简直无语。

不过,他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起码对于他自己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今年,除了嫂嫂怀孕之外,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

陈衡坐上马车,拿出一卷《剥削经》,慢慢研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