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革秦 > 第一百六十章 戬 (十七)

革秦 第一百六十章 戬 (十七)

作者:守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2:51

第一百六十章 戬 (十七)

鞠子洲的问题,荀况一时是回答不上来的。

因为他不知道。

在这种时候,不知道,就只能是不知道。

荀况思考片刻,觉得自己无法绕过鞠子洲的问题二继续与他争辩。

好一会儿,肚子咕咕叫起来。

荀况瞪了一眼鞠子洲:“看什么,老夫这么大年纪了,肚饿了还要为别事所扰,不能吃饭吗?”

着,长身而起:“先吃饭,吃完饭再讲!”

先撤,吃个饭整理一下思绪再与这牙尖嘴利的小子辩。

“荀夫子请。”鞠子洲笑了笑。

一边的几名儒生放下了笔。

他们在记录鞠子洲与荀况的言辞。

这种大问人的争辩里面,都会蕴含着他们各自的思考与逻辑,对于问浅薄的人,这言辞是很有用的思维梳理。

简单的菜饭之后,荀况因为还没有整理好思绪,于是决定再补一个午觉。

对于鞠子洲的水平,荀况是一点都不怀疑,一点都不轻视的。

《剥削经》这本书,荀况是先于他的弟子们而读的。

这本书里面所体现出来的东西,荀况更是毫不排斥地进行赞同,并且有意吸收。

这种赞同和吸收,是先于韩非、李斯等弟子的。

他先前用来与鞠子洲争辩时候,就有意地使用鞠子洲自己的办法。

然而鞠子洲这个人居然开始联系具体的实际。

他要用一事对应一数一理的办法。

荀况面对这个**,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问到了他这一步,面对思维水平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人,儒家惯用的一事概括万事、一理指导万世的手法根本毫无意义,反而是给对方添笑料的。

含混又没法子含混,数据又拿不出来…

荀况躺在榻上,思来想去,决定临时去寻摸数据。

他于是派了人,去寻找鞠子洲曾提到过的那些数据。

老头是很惯于思变的,他是儒,但他做事,却又很有一些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墨家风采。

……

“传令全军,就地休整,步、骑各出五十人斥候四下巡查,两人一组。中军之中抽一百人前去砍伐柴草,后军伙头尽快埋灶,准备烧热水。”

王翦命令传了下去,一刻多些,大军停下脚步。

一路的胜利,进入韩国,虽然不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的简单,却也根本没差太多。

韩国的基层控制力度只能基本没有,而各地区之间的联通也很弱,在这个信息传递基本靠人传信,而交通又极不方便的年月里面,各城各地的一般庶人,是一辈子都没什么机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区域的,大部分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只有方圆十里。

这也就是,各地的人口流动少,人员来往少。

人员来往少的另外一重意思就是:消息传递慢。

一封加急的信息,如果道路通坦,快马可行六七十里。

但韩国哪里有什么通坦的道路?

韩国修路很少。

路又不是雨水,可以从天而降,自然人不修它就不存在。

秦军一路夺城忽然,韩人很多时候抵抗都没有就被打败,他们自然是没有什么机会传递消息的。

于是一城已下,另一城不知。

这样的境况之下,只要路上小心,那么越是打到韩国腹地,韩人越是没办法反应。

如今新郑不远,王翦思绪万千,腔子里有无穷的火焰燃烧。

果然是对的!

闪击。

这样一条策略本身是很冒险的,因为只打一条线,如果敌人抗争意志顽强,自己肯定是要面临后勤被切断、补给跟不上、援军够不着、四面皆敌人的情况的。

然而并没有。

韩国的武备松弛得难以想象。

这大约是先前蒙骜的大败给了韩人以信心。

以正常的逻辑看,秦人才打败仗不过几年,这时候。秦国又在修水渠、又在挖大陵,根本就不应该有足够的劳动力和粮食空置出来打仗。

没有人,什么滔天的智慧,也往往没有办法发动战争。

更别提,是这样训练有素、意志坚强的兵士了。

可秦国就是有这么多人!

王翦将炒面倒进竹筒,筒里浇了刚烧好的热水,拿木棍一搅合,拌成糊状,又把肉干撕成一条条扔进筒里。

这是秦人如今的军粮。

实话,并不好吃,比起王翦、或者战士们日常吃用,都是很有差距的,可毕竟是战争途中,这些东西能够管饱,也就只能将就将就了。

“感觉真假。”王难吃着饭,开口道:“我们都快打到韩国都城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十三天,奔行四百多里。

如果是正常的行走,那么这个速度无疑是非常慢的。

但这是行军。中间他们攻克了六座城池!

而且更重要的事情是,他们基本上控制住了信息的流通。

以至于,到现在为止,韩人都还没有能反应过来围杀他们。

这是一件很可怕也很梦幻的事情了。

按照故事的逻辑,他们应该很早就莫名其妙地被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的韩人发觉,因而陷入重重围杀,经过十天十夜不眠不休的浴血奋战而取得艰难胜利,最终攻克下一座城池,破灭韩国。

可是并没有。

韩地交通的不便利给了秦人不便,也给了他们便利。

他们因此而能够将信息流通控制住。

闪电战所真正要注意的点,仅在于让敌人不知道。

出乎其预料,而以有备打无备。

让敌人不知道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站在视觉死角里、蒙上对方的眼睛、捂住对方的耳朵,乃至于简简单单的站站对方身后都是可以的。

秦人的选择是控制消息的流通。

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他们做到了,所以他们的一切举动都是韩人所不能预料的。

由此,他们才能够出其不意地骗开一座又一座城池。

“你如果觉得不真实,我可以给你两耳光帮你清醒清醒。”王翦伸头过去道。

“啧。”王难吃了一大口肉干,不愿意跟王翦这个爱好奇怪的家伙交流。

“其实如果是秦国的话,我们这样地行径就是必然会被发现的了。”王翦收敛了脸上笑容:“不过很可惜,这是韩国,韩人对于基层的控制力度弱得比陛下变法之前的秦国都远远不如,所以我的战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秦人的武器装备、知识水平并不是就碾压了韩人、与他们形成了代差,只是两个国家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对基层的掌控力度都有很大差别,于是才有今时今日的情况。

这是王翦提出这个战法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的。

他从《邯郸稽考》之中看到了韩国庶人的生存情况,当然也,看到了韩国对于韩人的掌控。

闪电战,必定是可行的!

而秦人,恰巧有着能够执行如此战略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