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革秦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戬 (十九)

革秦 第一百六十二章 戬 (十九)

作者:守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2:51

第一百六十二章 戬 (十九)

下午,阳光正好时候,荀况的“午觉”睡醒了。

不醒也是不行的,尽管所得极少,可总要面对。

鞠子洲的脾气、义理、心思、目的,大都是未知之数,这是他所遇到的,最难以琢磨的敌手。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见识不俗,思维敏捷,知识水平上,应当是个不输于自己的人物。

荀况深深呼吸,来到塾,遣人去寻了鞠子洲。

一些士人上午听了荀况与鞠子洲的辩论,知道下午还有如此辩论,便早早等在塾,连带着,还有一些听了消息,临时赶过来的人。

他们见到荀况出现,连忙拜见。

荀况与他们对礼过,便等候鞠子洲。

询与鞠子洲一齐来到时候,士人们与荀况均已经等候多时。

“荀夫子,午安。”鞠子洲对着荀况一礼,随后跽坐在他面前不远处。

“鞠先生。”荀况微微一笑:“先生午间休息得可还好吗?”

“尚可,多谢荀夫子关怀。”鞠子洲向荀况致谢。

荀况抬起手向下压:“鞠先生,食饱、睡足,我们便继续上午所言,莫再耽搁了吧。”

鞠子洲一阵无语。

上午也不是我叫停的吧?你这老头,怎么搞得跟是我叫停了辩论,想要逃避一样?

心中一阵牢骚,鞠子洲并不表达,只是表现出从善如流的姿态:“听夫子命。”

荀况松了一口气。

随即,他开口道:“上午时候,我们讲到,国之强弱有别。”

荀况以探寻的目光看向鞠子洲:“鞠先生的意思是,在楚国施行不下去的政策,在秦国,便能够施行吗?”

“政策的施行,最主要看的,是国家内部的实际情况,与国家外部,与外国的关系。”

“楚国的情况,荀夫子居住于此,相比有所了解。”

“夫子居县令之职而蜗家中、塾中,授课讲传道,于先生个人,自然是德行高尚令人敬佩;然而夫子。”

“对于楚国、对于楚政,您的行为,又该算是什么呢?”

“县,是君主直属的外领,原本应当是奉君主命令,也就是,楚王命令。”

“可夫子将县中琐事寄托给谁人了呢?最终此县中,又是听奉谁人命令呢?”

答案毫无疑问是春申君黄歇。

荀况不语。

他已经猜到了鞠子洲想要什么。

“夫子可知道,楚国上下,似兰陵县这样的县,还有多少吗?”

鞠子洲话锋一转。

荀况很是惊异。

不是要攻辩自己?

“这样的县,君主、朝廷的政令不如权臣的命令管用,统筹的政策制定下来,确如废话一般。”

“这样的国,对外时候,便如散沙!”鞠子洲问道:“荀夫子,这样的国,凡是有损于春申君的政策,都是无法施行的吧?”

荀况不语。

“夫子不妨猜一猜,秦国之中,这样的县,有多少?”

想必是不多的。

荀况有些意动。

“在疆域、人数相当的情况下,一者政令处处受阻、政策不能统一、命令无法传达、上下无法一心;一者处处通畅无阻、政策上下齐同、命令无所阻滞、上下齐心协力。”

“这便是,强国与弱国的分别了。”

荀况若有所思:“是以,国强,则需要……”

则需要,打击像春申君这样的“例外”。

又或者,是春申君这样的例外成为这个国家的意志。

无论如何,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中心。

“需要在坚持其核心政策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对核心政策有阻碍的力量。”鞠子洲阴恻恻地着。

荀况凝眸看着鞠子洲。

这句话杀气很重。

“鞠先生的意思是?”

“拿我们所过的‘扩大税制’来举例吧。”鞠子洲随口道:“荀夫子知道楚国主要的纳税群体是谁人吗?”

“知道名义上应该纳税而实际上却没有真正承担税务的人都有哪些吗?”

“知道扩大税制之后,身上负担减轻的人是哪一部分,而身上承担了更重负担的人是哪一部分吗?”

“知道扩大税制会造成谁人得利,谁人失利吗?”

一个时辰半之前,荀况是不知道的。

而现在,他知道。

鞠子洲看着荀况:“那么,如果将‘国中之地尽数化为郡县’作为国家基本政策,那么扩大税制将是必行之事;一旦如此,荀夫子,这便是一个国家的‘中心’政策了。”

“而与之相悖的力量,便都是需要被剪除的。”

“之后国家若想真正推行政策,都要以‘中心’政策为主,其他为辅助。”

“那么政策能否真正施行,国家是否稳定,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尽量减少对‘中心’政策的阻碍了。”

也就是,尽可能杀掉那些阻碍新税制施行的人。

“这些阻碍如果太过强大,那么‘中心’政策便无法施行,最坏的结果,就是人亡政熄。”

“如此一来,国中之地,皆为郡县的构想,便就破灭。”

“放在天下,也是如此。”

鞠子洲恶劣笑着:“荀夫子,你觉得,是这样吗?”

荀况的手无力松开。

他眉头深锁。

这是他几乎没有接触过的领域。

正常情况下,荀况心目中的政治是温和的,是以“理”和“名”为重心的。

名正者,言顺。

理直者,气壮。

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人的德行和“礼”的完备程度。

但今日鞠子洲的话,似乎不无道理。

尤其是强国与弱国的区别,在荀况眼中,这是最正确的。

然而…然而似乎漏了什么…

荀况心中郁气。

……

“请陛下赐我死罪。”侍卫张新跪叩在嬴政面前。

嬴政正在处理政务,听到这句话,头也没抬起来:“是怎么回事。”

一旁正在批示道路修筑具体事项的争流看到下首跪伏的人,稍微思索,便道:“陛下,这人是与玄宫中侍候的一个宫人有了私情,今早被我撞见了。”

嬴政一时没有开口。

这是件小事。

不值得太过关注的。

宫中侍候的宫人,名义上都是“秦王”的私产,也都是秦王的女人。

任何外臣在未经秦王许可的情况下与之有了关系,便都是罪过。

张新见嬴政并不开口,以头抢地,叩出闷响,两三下额头见血:“求陛下饶玥一命,一切罪责,皆臣之罪,臣该死,求陛下饶她一命。”

他这样苦苦哀求,叫嬴政好生烦躁。

“情爱小事,你大好男儿,又有军功,又有前途,真就愿意为了一个身份、家世、容貌都配不上你的侍女去死吗?”

张新心中惊骇。

嬴政的确是秦人都信服都愿意跟从的王,但这位王,在张新的心目中,他可是从来与“仁慈”二字不沾边的!

“臣愿意一死,求陛下饶她性命……”

张新越发恳切,苦苦哀求。

嬴政皱眉,手中竹简放了下来。

这本是件小事。

然而嬴政忽然想起一些事情,问道:“若是你二人之中只能活一个,张新,朕要你选,你们谁人能活,你做何选择?”

“臣愿意赴死!”张新没有犹豫,以头抢地,重重一磕,鲜血直流:“多谢陛下恩典。”

嬴政皱眉。

事情有些出乎意料。

他的手掌伸向旁边几卷看过了数遍的竹简。

那是秦国历来农民造反的记录。

“张新。”嬴政思索片刻:“你可想清楚了,你如今的身份,是你自己战场搏杀,生死之间,好容易得来的,你可还有父母尚在、以后好生做事,官职必不会小!”

“届时,什么样的女子你得不到?”

张新没有一丝迟疑:“臣愿意赴死,谢陛下恩典。”

嬴政放在竹简上的手收缩回来,眉宇间多了一些困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