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革秦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戬 (二十八)

革秦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戬 (二十八)

作者:守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2:51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戬 (二十八)

因一人之计,国遂得救,于是万千功勋,集于一人之身。

称英道雄,赞俊夸才。

理所应当。

这是儒人,或者说,这是大部时间里,大部分人的普遍观念构成。

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人之力,足可以改天换地,而余人不过是被带飞的咸鱼,是被放牧的愚羊。

乌合之众,不足一顾。

因此功劳、荣光归于此人,就可以了。

这是思维逻辑的基点。

也是社会构成的根本。

基于此,人们相信,一贤人之德足以感化万千愚人。

由是,集权才是应当的。

能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万千庸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贤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万千愚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因此使能人、贤人、圣人居于上,民众应当受其管缚。

无有能人、贤人、圣人管理,则愚人不能安宁,不能自理,不能立于人士。

贤人吐绣口,千秋功业成;圣人张灵心,万代智慧集。

因此,庸人不应当反抗能人;愚人不应当拒绝贤人。

但谁人是能人?

谁人是贤人?

那当然是美德的化身——士人。

当然是智慧的化身——圣人。

当然是一切美好的集中——君子。

士人、圣人、君子,这些词汇本身都是一种特定身份的称谓。

但渐渐的,这些身份与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美德”趋同,绑定。

温润、潇洒、有风度的是“公子”。

谦逊、帅气、有智慧的是“君子”。

……

既然统治者本身就是能人、贤人、甚至圣人。

那么升斗之民、愚昧之民、平庸之民,为什么要反抗统治者?

凭什么反抗统治者?

将人类的共同美好的道德品质与特定身份相绑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它能够有效地减少愚民对于统治者的反抗。

所以后来能够观测到的大部分的反抗,其主力虽然是“愚民”“庸人”,但牵头者,反而是统治集团内部的边缘人。

拥有着一定的见识、能力、却又在既有的规则之中得不到预期的待遇,于是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办法——打破旧的规则,重新塑造新的规则。

换算到烹子救母的丈夫身上,这种基于逻辑起点的渗透与掌控,展现无疑。

无论是烹子救母、还是烹母饲子,都是一样的事情。

鞠子洲一点一点地讲,荀况的呼吸慢慢变得粗重。

不对!

不太对!

虽然感觉上是很有道理的,但总是能够察觉到漏洞。

这种犀利而尖刻的剖析之中,藏有某种自己能够察觉却总也无法明晰汇总的漏洞!

他如此的觉察,而下首的一众士人却无法觉察。

他们听到鞠子洲的解释,纷纷觉得很有道理。

荀况眉头堆起,严正看着鞠子洲。

这一阵,他知道自己已经输了。

尽管辩论还没结束,但自己已经几乎没有开口和辩驳的余地。

这种冰冷而透彻的解析令他感觉有些寒冷。

如是,如是,如是人世间的美好、丑恶都被这般解析……

他的手触及了剑柄。

虽然年迈,可荀况自觉有能力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中将鞠子洲枭首。

尽管鞠子洲袖中藏了东西,尽管他身侧的老者筋骨粗壮,看来并非等闲之辈。

但荀况看得出来,鞠子洲身体亏虚,虽然壮年,却犹如风中残烛。

他的手按在剑柄上,心中不断地思索。

念头转动,肚子又响起来。

“且先休住!”荀况深深呼吸:“老夫肚饿,待明日再来驳你!”

鞠子洲躬身一礼:“唯。”

荀况看着拜伏在自己面前的鞠子洲,几次想要动手,最终都忍住。

他重重一叹,将腰间佩剑解下。

这宝剑,随他多年,历经多次辩论,多次崩口又修好,论锋利,肯定是比不上新剑的,不过已经用了许多年,总也是有些感情。

荀况看了看自己的剑,半晌,将剑放在面前桌上:“鞠夫子讲得很好,学问精深,思维透彻,这一点,老夫不能及。”

“这柄剑跟我多年,百辩百胜,纵横齐、偃、赵、楚、卫等国而不败,如今我年老,思维迟钝、身体衰朽,怕是以后也挥不动它。”

“鞠夫子,老夫把这剑赠你。”

“你可愿接?”

鞠子洲看了一眼短剑:“多谢荀夫子。”

这一柄剑,是作为学者的荀况服输。

但儒人荀况,并不能输。

人不是孤立的人。

荀况是学者,是士人,更是天下儒宗。

作为学者,荀况知道自己大约是必输无疑。

但作为天下儒宗,作为儒门掌门一样的存在,他不能认输。

作为士,他也还是要为自己的阶级、为自己的群体发声。

……

秦军驻跸的第九日,新郑周边最近的梳洗台中来了一千四百人援军。

城中韩缜半点不为援军到来而感到欣喜。

尽管各方鼓动,但他已经对战胜对方不抱任何希望。

——城中有人于半夜私开城门向秦军投递了粮食、布料、盐巴、柴火等物资劳军。

他明知道,但无力阻止。

唯一对这些行为进行拦截的,是张氏。

但张氏拦截下物资之后,竟然自己派人送去给了秦军。

即便已经做了如此的事情,隔日,张平这逆贼依然恬不知耻地对韩缜指手画脚,想着让他派兵出城袭击秦军。

韩缜恼得想杀人。

韩王却很是悠哉。

他甚至早有所料。

情势糜烂如此,城中的庶人、奴隶也都惶恐起来。

一千四百人中,二十乘战车。

这本是一支很强的力量,算是精锐。

可援军赶到时候,动静太大,惊扰了秦军斥候。

秦人于是对这一支援军进行了包抄和围剿。

理所当然的,这支在预计中原本可以力敌四五千人的精锐部队,被秦人切割、包围。

如投进湖面的石子,简单泛起极权涟漪,随后再无声息。

韩缜数次派人想要对这支军队进行援助。

他胸中有韬略万千,妙计无穷,谋划过人。

然而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秦人越发熟稔地诱敌、穿插、切割,最终蚕食属于自己的援军和军队。

一点办法都没有!

到这一步,他把牙齿咬碎都没办法。

这不是对方的指挥多么精妙,也不是阵法多么无敌。

纯粹是,这支军队本身。

城下的这支军队里的士兵……太令人绝望。

韩缜所能知道的一切的反抗,一切的应有成效的阵法、变化、指挥,都只能是事前教授,教给兵士们去记忆。

那些本来应该是有效果的。

可是对面的军队不是这样的。

他们也有阵前的教授,但更多的,不是教授的变化方式,不是装备的优良,也不是身体太过强健。

他们是所有人都在观察局势,根据局势,做出恰当的变化和应对。

他们一点也不僵滞,灵活得令人难以想象。

这根本是没办法打的仗。

没有赢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