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六百一十五章 各方拉拢

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一十五章 各方拉拢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各方拉拢

夜色深沉,宵禁还半个时辰。

朱雀大街略显冷清。

“独孤敬还有另一层身份。”这么多天的明察暗访,崔源照总算有些眉目。

赵扩一愣,“请崔侍郎明示。”

两人虽然出身不同,但都是心性豁达之人。

一个多月的相处,赵扩对这个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敬佩不已。

崔源照对这个中年老将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没有赵扩的帮助,大理寺的动静就不得而知。

此案的难点并不在查探,而是如何让各方偃旗息鼓,让圣人满意。

太子不好惹,裴氏一样不好惹。

崔源照向太子靠拢,是出于文人世家的天然惯性。

跟大唐社稷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更何况上面还有圣人,错综复杂的关系远超过案情本身。

崔源照望着前方歌舞升平的平康坊,花灯如昼,红袖招展,“当年陛下为了保护诸位皇子,亲自安排皇城司的虞侯保护。”

“独孤敬达是皇城司的人?”赵扩忽然明白了薛广衡为何这么重视此案。

“他虽然是皇城司的人,但被分派出去之后,就与皇城司没多少联系了,在太子身边陪伴八年,早成为太子心腹,所以他才会去汴梁查高季兴的底细。”

“高季兴……”一个又一个的人被牵扯出来,赵扩胸中的谜团的越来越多。

高季兴靠着七皇子,靠着裴家,这些年又走到台前。

与河东降将裴约成为七皇子的左膀右臂。

崔源照出身世家,对此案背后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洞若观火。

而赵扩就算心中知道什么,也什么都不敢说,什么都不敢做。

不过赵扩的优点在于,背景简单,没人真把他当回事,也没人能相信他能做什么。

对于一个人畜无害的工具,一般情况不会痛下杀手。

“独孤敬达一定是查到高季兴什么,所以才会被灭口?”赵扩猜测道。

崔源照摇头道:“若真查到什么,独孤敬达会死在汴梁,而不是长安。”

“会不会是独孤敬达去笼络高季兴,而被上面察觉,所以才被灭口?以此来警示太子?”赵扩手指向夜空。

崔源照刚要说话,皇城戍楼上鼓声阵阵,城中多处戍楼跟着响起。

闭门鼓已经敲响,在六百下之后,若还在街面上游荡,会制以“犯夜”之罪,轻则鞭笞,重则收押刑部大狱。

以往圣人在京中的时候,宵禁会推迟到午夜以后,每逢节日,会取消宵禁。

但现在圣人离京,宵禁就变得严格起来。

刚到亥时,闭门鼓就敲响。

街面上马蹄声阵阵,金吾卫的缇骑沿街巡逻,喝令行人归家。

两人急忙避入平康坊中,在北曲中随意寻了一家青楼,准备就此过夜。

即便是宵禁,客人早早到来,寻了熟识的姑娘。

“平康坊人来人往,凶手在此行凶,岂不是故意让人察觉?”赵扩道。

崔源照一愣,心中隐隐约约有个猜测,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把目光放在裴氏、以及与七皇子相关的人上,顺藤摸瓜,揪到不少裴家的小辫子。

也处理几个贪赃枉法之辈,算是把长安城中裴家人清理了一遍,得罪了不少人。

其中就有皇后的外甥裴羽,以威逼恫吓的手段强买华州良田一百七十顷。

查出来的永远是冰山一角。

这些年裴家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不知聚集了多少人和势力。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皇后在长安朝中颇有贤名,不干政、不结党,与外界联系甚少,但皇后是皇后,裴家是裴家。

自从韦昭度病逝之后,裴家一跃而起,超过韦氏与崔氏,成为大唐最大的门阀。

朝中、军中、地方均有深远影响力。

甚至西去的商队都有他们的旗号。

裴家这一任的家主裴贽在朝堂上也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前几日裴贽还亲自到崔府登门拜访,一番旁敲侧击的指出崔源照被人当了棋子。

裴枢初起时还算兢兢业业,但政绩不佳,逐渐就被边缘化,进了御史台养老,无缘登阁之后,便彻底回归世家。

为裴家的利益奔前忙后。

崔源照现在想来,似乎的确有这种嫌疑。

赵扩是张承业的旧部,长安谁不知道张承业是支持太子的?

而崔源照向来跟太子有旧,在太子还不是太子的时候,两人就关系匪浅。

“明日你向张阁公告老还乡吧,只有张公能保你无恙,现在退出,没人会怪罪你。”崔源照一番好意。

赵扩一愣,腾地一声站起,勃然变色,“崔大郎当我是什么人?休说我这把骨头还没有老,就算老了,也能为大唐填一把柴火!当年我们跟随陛下从一座孤城打出去,二三十年浴血奋战才有今日,我决不允许有人对不起圣人,对不起大唐!”

这番话倒令崔源照面红耳赤,恭恭敬敬的向赵扩拱手,“是我胡言乱语,兄长勿要见怪。”

徐州。

自从李神福死后,淮南系守将一开始落在刘存身上,但刘存为人鲁莽,伐百济之战,身陷重围,折了不少淮南子弟,名望大减。

淮南将佐大失所望。

但另一个人逐渐走到台前。

一向声名不显的徐温因在攻伐摩震国的表现,逐渐被淮南军赏识,临津江之战,父子二人上阵,算是为淮南军找回了些颜面。

皇帝也大加赞扬,如不出所料,下一次进封大将军,必有徐温之名。

不过人的名声大了,事情也多了。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徐温更忙碌了。

不断有莫名其妙的人找上门来,或是送礼,或是联姻。

徐温为人清醒且谨慎,一概拒绝。

但也有无法拒绝的人,比如现在接见的人,裴家年轻一代的才俊裴靖。

“徐都督为淮上英豪,功勋卓著,裴中丞早有仰慕之意,今来别无他意,只为拜会都督。”

以如今裴家的势力这么客气,算是给足了徐温面子。

徐温最大的短板就是在朝中无人。

虽然淮南系算是太子的半个嫡系,但徐温总是若紧若离,跟谁都不亲密。

裴家找上门来,当然不仅仅是打个招呼。

唐军有实权的将领多了去,打招呼也用不着挑这个时候。

“多谢裴中丞美意。”徐温客客气气的寒暄。

两人的交谈绕来绕去,不是风花雪月,就是前朝旧事,仿佛真的只是来拜会。

送走裴靖,徐温的脸瞬间就阴沉下来。

立刻招来严可求商议对策。

早前手下两大谋士,严可求擅谋,骆知祥擅财。

朝廷设金银行,改革钱币,还特意征召骆知祥,因此徐温身边只剩下严可求。

“裴氏此来,无论与都督谈了什么,都会招致他人非议。”严可求道。

徐温眉头一紧,“此人来徐州,我怎可不见?我向太子去信解释一番?”

严可求摇头道:“不必,这种事情越描越黑,再说都督也并非太子属下,若是私下与太子亲密,引起圣人忌讳,便是大祸临门,此事不宜声张,也不用太过重视,现在是太子需要都督,而非都督需要太子。”

徐温面色缓和了许多,“若无严公辅佐,温死无葬身之地。”

“都督言重了,圣人临朝,大唐雄视天下,都督日后大有可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