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六百五十一章 父子相谈

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五十一章 父子相谈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14

第六百五十一章 父子相谈

商人们这么鼎力支持,不全是出于公心。

战争随之而来的是利益。

萨曼、喀喇汗横亘在丝绸之路上,阻遏东西,抽取重税,侵占了商人的利益,早就令他们苦不堪言。

大唐兴兵,他们求之不得。

商人总是嗅觉最灵敏的一批人,最早萨曼人集结的消息,也是他们带回来的。

“儿臣以为此战喀喇汗尤为重要。”天心阁中,只有李晔与李祎。

“那么你觉得喀喇汗会站在哪一边?”

自从萨克图上位以来,对内整顿部族,效法萨曼,组建古拉姆近卫军,将大权掌握在手中。

对外左右逢源,在大唐与萨曼之间反复横跳,一会儿是大唐的外甥,一会儿是真、主的信徒。

获得大唐的容忍,更得到萨曼的全力支持。

国力逐渐壮大。

古拉姆意为奴隶,古拉姆近卫军是从奴隶或者部民中挑选健壮少年,灌输波斯文化、价值观、大食法教义,训练骑术武艺,相当于君主的家奴,精英者派遣为各地军政长官,协助君王掌握国家。

以整个国家的资源供养这支军队。

其战力、意志自然强大。

配之以雄主,喀喇汗的崛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喀喇汗不会站在任何一边,若儿臣所料不差,此次萨曼东侵,或许正是萨克图挑动,大唐萨曼两雄相争,喀喇汗渔翁得利。”李祎指着地图道。

李晔满意的点点头,能说出这番见解,已经是个合格的君主了。

“你说的很好,但却说错了,喀喇汗一点儿都不重要,因为它最终会是大唐的敌人,无论它隐藏的多么好。”

“儿臣愚钝了。”李祎恭敬拱手,“但若是喀喇汗、萨曼联手,其势必猖獗。”

李晔笑道:“他们能联手,我们就没有吗?”

李祎愕然,但很快便想通了,“父皇是说于阗、仁美?”

“还有黠戛斯人!”李晔指着地图,手指从燕然府划向西面,翻过金山,如同一支利箭刺入八剌沙衮之北!

李祎眼神大亮。

这也是历史上耶律大石西进之路。

不仅喀喇汗在利箭之下,怛罗斯也在其中。

黠戛斯这支箭磨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去搜寻猎物了。

再加上李嗣源的河东铁骑,喀喇汗灭亡的命运便已经注定了。

这张巨大地图是根据李晔的记忆,在原本地图上修订的,整个大陆加上南洋板块都被涵盖其中,虽然很多地区不够准确,只有一个大概方位,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划时代的东西。

李晔挡住西域,指着大唐,“你看出什么?”

大唐境内,重要城市皆被标注出来,长安、洛阳、成都、汴梁、太原、北平、江陵、广宁、交州,还有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扬州、福州、泉州等地。

“大唐腹心之地皆在关东与江南!”李祎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

“不错,大唐开海之后,岭南与江南会进一步开发,关中迟早要被甩在后面。”

“父皇的意思是要迁都?”李祎谨慎道。

迁都自古就是一件大事。

李晔也早就透漏了蛛丝马迹。

不然也不会把北平升为京。

“迁都是必然,你觉得朕为何看中北平?”

有了这张地图,河北的地缘优势一览无余,北握临潢府,东北联系辽东辽北,正东望向熊津东瀛,南面是中原,西面是太原。

迁都于此,大大加强了漠北、辽北、中原、东海的联系。

黄河两岸养千万人都不在话下,东南三会海口,随时与海洋连接起来。

地理上实在是优越。

李祎道:“北平除了地利之外,河北、河东、中原向来出精兵猛将,掌握此地,大唐便占住了军势,再以运河勾连中原、山东、淮南、江南,大唐可得财势,若经营三会海口,便可得海利。”

李晔拍拍他的肩膀,“大唐若想走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怪圈,必须迁都河北。”

“儿臣谨记。”李祎显然意识今天谈话的非同寻常。

“大唐的未来就看你们的了,朕此番西征,国内之事你可一言而决。”

李祎激动的看着李晔,“父皇……”

李晔温和笑道:“朕打了一辈子的仗,也累了,此战之后,差不多该放下担子了,你比朕更聪慧,治理好大唐,你便能成千古一帝。”

累是真的。

国家越大,肩膀的担子也越重。

大唐这么好的局面,夜中惊醒,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历史上太多功勋赫赫的君王,辉煌的走了一半,却忽然一脚踩空,落入万丈深渊。

苻坚、杨广、李隆基、李存勖……

甚至稍有懈怠,国势便江河日下。

只要坐在皇椅上,挑战和考验便一刻不会消停。

李祎语无伦次,忽然跪在面前,“儿臣不敢,大唐是父皇的大唐,天下是父皇的天下!”

“这句话你又说错了,天下不是朕的,也不是你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若你我父子不能引领华夏前行造福万民,终有一天会为天下抛弃,太宗有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尔当谨记。”李晔郑重道。

“儿臣谨记。”李祎眼中也闪烁着泪光,这一次,倒是没有演戏。

一个人城府再深,也会有真情流露之时。

今天的谈话,也算是这几年来最真诚的一次。

一个王朝能达到的高度,基本取决于前几任帝王。

诸皇子中,也就李祎有手腕、有能力稳住局势。

每一代的人有每一代的职责。

李晔负责收复故土,击灭四方之敌。

到了李祎,就要转向内部。

堕落和腐化永远不会放弃。

这是人性。

“还记得朕给尚学的题言吗?”

“尚武崇文,国之根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错,武不可废弛,文不可纵容,刀和书同等重要。”

“是。”

这几日为了西征之事,颇有些劳神,说了这么多话,顿时就有些劳累了。

父子二人的谈话也到此为止了。

离去之时,李祎一再叩首。

其实李晔心中还有很多理念,但很多事,说多了等于没说。

而且很多话都是不需要说的。

李祎也三十上下了,价值观早已形成。

大方向能把握住就行了。

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能做的都做了,大秦还不是二世而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