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气吞万里

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七十二章 气吞万里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14

第六百七十二章 气吞万里

富饶的河中地形上与中土非常相似,中部、南部河流纵横,土地肥沃。

但中土之北有阴山山脉、燕山山脉、西面有贺兰山、祁连山脉,东南临海,让华夏在虚弱时,能够凭借地形抵挡北面草原野蛮人的入侵。

当然,前提是君主们能扶上墙。

而河中,北面与草原之间没有任何屏障。

整个河中就是一个盆地。

东面是天山葱岭、西北是丘陵、南面是波斯高原。

任何一方强大了,都会把手伸入河中。

在波斯人之前,马其顿、月氏、匈奴、突厥、大唐、大食相继踏入此地,历史上还有西辽和蒙古相继进入此地。

近代更是被英人、苏联、美帝争夺。

以现在唐军的威势,打下此地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它彻底融入华夏的怀抱。

在李晔的认知中,其实华夏文明在到达大唐巅峰之后,便开始下行,进入存量期的内卷时代。

文明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扩张,则必然会内卷。

中晚唐表现为藩镇割据。

赵宋表现为重文抑武。

尽管宋词之精致不在唐诗之下,但文化不等于文明。

再璀璨的文化,也挡不住屠夫们的刀子。

不仅仅是赵宋,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华夏文明延续至今,其他文明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也不仅仅是河中,整个欧洲也动辄被东面的游牧民族入侵。

天兴三年九月,大唐皇帝李晔南下,进入布哈拉。

萨曼人匍匐在李晔脚下。

能在这场文明征服中活下来的,内心早已屈服。

布哈拉经过萨曼人四十年的经营,富丽堂皇,城中建筑,充满了大食法风格。

大唐将士整齐列在城外,旌旗铁甲,遮天蔽日。

但李晔身披金甲骑白马,缓缓走入城中时,将士们爆发海啸般的欢呼声:“大唐万岁!陛下万岁!”

不仅是李晔有征服感,没有将士能在此刻不心中振奋。

唐军的士气也到达顶峰。

纳尔斯的家眷匍匐在地上,随行的还有萨曼贵族。

不过在他们脸上,李晔并未见到多少悲戚。

西土各种势力此起彼伏,灭国并不是什么奇事。

萨曼立国也才四十多年。

波斯人建立的王国不仅是萨曼一家。

布哈拉作为东西商路上的重镇,自然也如历史上赵宋的汴梁一样富得流油。

虽然城中到处都是劫掠的痕迹,但王朝的府库完好的封存着。

唐军的纪律并没有丧失。

高行周还特意派军把守。

城中充满异域风情的美貌女子,也被集中看管。

倒也没有出现有伤风化之事。

唐军对平民还是颇为体面的。

在所有臣民面前,李晔下令捣毁城中所有大食法寺庙,这无疑是给巴格达一记响亮的耳光。

拜占庭人大为欣喜。

但欣喜没有多长时间。

李晔便下令城中只允许兴建佛寺道观,禁绝其他一切宗门。

鉴于大食法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发展了一百多年,李晔没有采取强硬手段,但所有大食法信众,必须承受两倍赋税,以及各种徭役,处于归化策之外的最低等。

同时李晔放开西行的道路,不愿承受压迫的,可以回到他们的宗主国。

即便如此高压,真正离开河中的人屈指可数。

族群间的杀戮和奴役更为严峻。

在这个黑暗时代,对底层人来说,生存远比信仰重要。

狂信者有之,但不信者也大量存在。

在萨曼帝国没有崛起之前,中亚广大地区对大食法并不感冒。

中亚史书上言:“布哈拉的居民每当****的军队来时,就改信大食法,可是军队一走,他们又背叛了信仰。库泰拔三次使他们皈依大食法,而当他离开后,他们又三次都成了异教徒。”

很多中亚族群为了逃税而入教,并未见得有多虔诚。

现在大唐的军队来了,他们也就顺理成章的脱离大食法。

而中亚并非只有波斯人、大食人。

还有大量突厥部落。

他们皈依大食法也才二十多年的时间。

是萨曼王朝雇佣军的主力,除了少数被纳入萨曼贵族阶层,大部分牧民其实一直未被同化。

还有曾经的粟特人、拔汗那人、吐火罗人。

萨曼崛起一共才四十多年。

能维持统治就不错了。

在华夏文明足够强势之下,转化他们是迟早的。

进入十月,天气转冷。

南面的征战也进入尾声。

高思继、李嗣源扫荡呼罗珊,大量萨曼残部避入波斯高原。

杨师厚与刘知俊攻下吐火罗山地。

葱岭西南信奉佛门的几个小国纷纷归附。

大唐取得了与瞿折罗王朝的联系。

大量僧侣兴冲冲的北上。

除了传统的大乘佛教,其中居然还有汉传佛教。

李晔对宗、教之争没有兴趣,更拒绝了僧侣们神化自己的打算。

佛门要成为华夏文明的载体,而不是华夏成为佛门的载体。

而道门中真正有本事的高人,都傲的一批,讲究遗世独立,宁愿在深山里找个大洞宅着,也不愿入世。

能被召下山的,不是蛊惑李晔嗑药,就是变戏法神棍骗子。

大唐好几个皇帝都深受其害。

河中、呼罗珊、吐火罗相继攻陷,河中只剩下西面的花剌子模。

历史上,两百年后与成吉思汗硬刚的花剌子模国正是起于此。

初唐时称为火寻。

此地夹在咸海南岸,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夹在乌古斯人与哈扎尔人之间,南面与呼罗珊连成一片,东面直接与布哈拉相连,西面直通里海。

李晔心目中的版图也正是里海东岸。

高行周有意进取此地。

不过李晔更希望通过此战,测试北面扎哈尔人与乌古斯人的反应。

很快,两道会猎花剌子模的诏令分别送到扎哈尔与乌古斯。

对于河中而言,黑衣大食因大食法而起,也因大食法而陷入混乱衰弱当中,无力干涉河中。

萨曼人遭受重击,未来很长一旦时间要深思的不是如何复国,而是如何结束内部群龙无首的混乱。

没有河中、呼罗珊,以及突厥雇佣军,萨曼人将不可避免的衰弱下去。

东南的天竺人,大概是李晔最不用担心的。

所以对于大唐而言,真正的威胁只有北面突厥的后裔们。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