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东归之路

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东归之路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14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东归之路

最新网址:“父皇答应援助契丹便是,何必封其为国主收其为子?”耶律德光走后,李祐语气带着些许埋怨。

李晔笑道:“你觉得耶律德光如何?”

“此人能屈能伸,胸怀大志,胆色过人,他日不可限量。”

“不错,有此人在,契丹必会崛起,既然要给,就全给他,契丹能不能立国,不在我们,而在于它能不能在可萨人罗斯人的夹击下立足,收他为义子,是安他的心,让他放心与西人争斗,你要记住,契丹是我们的一头恶犬,你若不强,恶犬必反噬其主。”

“儿臣知道了。”李祐点点头。

“河中就交给你了。”李晔拍拍他的肩膀。

“儿臣必让河中彻底归入大唐!”

李晔大笑道:“如此,你必青史流芳百世!”

春日的阳光洒满河中大地,冰雪渐渐消融。

将士们归心似箭。

西土的事情告一段落,但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与太子的决裂不可避免。

不过帝国的权力之争只停留在高层。

将士并不知道其中的波涛汹涌。

这也是李晔没有下诏废除太子的原因。

一旦下诏,中土必然大乱,各种牛鬼蛇神趁机起事,打着皇帝的旗号攻城掠地,扩大势力和影响,大唐欣欣向荣的局面就一去不返了。

对李晔而言,中土只要稳住就行了。

刚到碎叶,就收到西州和中土传来的消息。

河北大乱。

周云翼与李筠据河北河东与长安对峙。

而太子的手伸向西州,意图控制刘鄩,截断唐军东归之路。

各种流言满天飞舞。

有说周云翼欲效安史之旧事。

有说皇帝在西土战败,身受重伤,命不久矣。

大唐并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各种势力错杂。

依附太子的不在少数。

就连皇城司与宣教司都有叛徒,更不用说一直被打压的世家大族。

太子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没有人支持肯定是不可能的。

李晔退而求其次,传诏天下,二十万大军不日返回,诸军不得妄动,禁军回长安,太子到凉州迎驾。

原则上,李晔希望软处理,尽量避免内耗。

但如果有人不识相,李晔也不介意举起屠刀。

在碎叶叮嘱李存审,激励留守将士之后,大军便直奔西州而去。

从碎叶到西州这一段路程是最艰难的,沿途草原、戈壁、沙漠,动辄飞沙走石,幸亏刘鄩沿途建有驿站,提前准备了向导接应,即便如此,也足足走了两个月。

到了西州,一路乘坐车驾的李晔都感到难受。

更不用说普通将士了。

李晔记得历史上,统一整个中西亚的帖木儿,准备了八十万大军,七年的粮草,以六十九岁高龄攻打大明,好像就是倒在半路上的。

李晔吸取教训,没有逞强,弄了一辆六驾大马车,一路躺着东归。

随行还有医护人员。

见到了武元登,李晔仿佛见到了家乡父老。

而林光远的背叛,让李晔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连曾经的长安子弟都会背叛自己,可想而知皇权之争,严峻到了何种地步。

不过,在大唐前进的路上,这样的人一定不会少。

对太子而言,最大的威胁永远是皇帝。

对皇帝而言,最大的威胁正是太子。

而老李家的父慈子孝特别有一套。

不分男女老少,父杀子,子囚父,撸胳膊齐上阵,儿子斗老妈,小姑子干嫂子,侄子杀姑姑,叔叔杀侄子满门……

杀得不亦悦乎。

讽刺的是,晚唐宦官势力崛起之后,这种父慈子孝才暂时消停。

但有了老李家的示范作用,地方藩镇乐此不疲。

下克上,上诛下,你方唱罢我登场。

倘若李晔留在中土,太子一定会恭顺有加,大唐说不定能完成权力的顺利转接。

但一出征就是四年,中土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

也就不怪有人急不可耐了。

隋炀帝前脚去打高句丽,后脚杨玄感就兵变了。

天下鼎沸,三十六路反王齐上阵。

连身为亲老表的高祖都倒戈了。

大唐之所以没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人心思安,二是在唐末这个大动荡的年代,李晔相对懿宗、僖宗而言,还算不错,三是地方军政财分离制度起到了作用。

周云翼、李筠据河北而自守,其本质是中央朝廷的分裂造成的。

而且中土没人公然举起反叛大旗,对峙只出现在黄河两岸。

让李晔松了一口气。

中土乱成这个样子,李晔也待不下去了,对刘鄩勉励了一番,便加快了行程。

领三万精锐策马先行,后续部队在西州补给。

正如李晔当初预料的一样,只要踏上河西走廊,太子就没有机会了。

每过一州,百姓亲自出城迎送。

李晔算是见识到了史书中所说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

这么多年唐军的军纪起到了作用。

将士的荣誉感,也让他们对残害百姓没有兴趣。

任何事一旦得到正反馈,就形成了约束力。

百姓尊重将士,将士杀敌报国。

大军浩浩荡荡东归,百姓欢呼雀跃。

“圣主还朝”之声,响彻祁连山南北。

河陇与关中,算是李晔人气最高的两地。

唐军中的一半都来此二地。

二十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沿途只见唐人,不见胡儿。

曾经的回鹘人、吐蕃人、嗢末人,都不见了,只有肤色深浅不一的汉家村庄城镇。

而中土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

刘存声称诏令是假,继续围攻青州。

周云翼勒兵回太原,李筠回北平。

太子拥六万之众向凉州而来,号称迎接圣人。

天下各道各军镇纷纷上表恭贺圣人还朝。

不过,作为帝国中心的长安,却没有任何动静。

李晔心中难免失落,人年纪大了,心中的感情就多了起来。

当年正是从这座孤城,一步一步起家,三十年腥风血雨,不可谓不艰难。

如果不是李晔知道点历史进程,早就淹没在时代浪潮之下。

当然,最主要的是大唐虽衰人心未厌。

如今,太子提了六万把刀子来,这是来迎驾,还是来送终呢?

到了如今的地步,太子集团还想放手一搏吗?

李晔身边虽然只有三万将士,都这些都是银枪效节军、黑云长剑都、亲卫都、天策右军的精锐,无一不是战功赫赫。

枢密院参事建议等待后面的十万大军,一举合围太子军。

李晔却拒绝了。

若是止步甘州,岂不是让天下人觉得皇帝怕了太子?

大战就是打的气势。

李晔还真想看看长安禁军有多少人敢跟自己玩刀子!

7017k

最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