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七百零七章 故人魂归

苟出一个盛唐 第七百零七章 故人魂归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14

第七百零七章 故人魂归

到天兴十四年的时候,李晔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

总体来说,老天爷对自己还是不错的,没有大病。

但人老了,精力就渐渐不济了。

大唐帝国如此辽阔,即便有政事堂与阁臣,很多事情,李晔也感到精力有所不济。

而今年,正好是当初与李祐说的十年之期。

李晔几次向张承业、韩偓提起退位之事,未曾想两位老臣老泪纵横。

言大唐不可一日无李晔。

这么多年,整个帝国已经适应了李晔的统治,也适应了李晔的节奏。

权力交接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李祐该从河中回来了。

接下来几年,将要渐渐接手大唐的一切。

一纸诏令从长安快马向西而去。

而南面一行时节进入长安,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本来安静的湖面,掀起阵阵涟漪。

“臣本长安无赖子,陛下待臣如子侄,然世事磋磨,臣年轻气盛,犯下弥天之罪,常有悔恨之心,却无赎罪之途,夙夜思之,心如刀绞,今臣病痛缠身,实乃天弃之,只恨未能谢罪于陛前……”

李晔却再也读不下去了,“行瑾……”

“罪父已于去年病逝……”使者双膝跪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李晔心中惶然。

张行瑾居然去了。

到了这个年纪,最怕听到的就是这种消息。

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拓跋云归、张行瑾、阿史那真延、周云翼……

他们不仅仅是大唐的战士。

人的感情永远就是这么奇妙,当初听闻张行瑾领兴海军背叛,李晔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但到了今时今日,心中的恨意早已淡然了。

大时代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命运。

无论生前做了什么,人去了,也就一笔勾销了。

“你叫张奉恩?”李晔记得似乎还有一个张奉堂的。

奉堂、奉恩岂不是奉唐恩?

人心永远都是复杂的。

“罪人正是。”张奉恩叩首。

“起来吧。”李晔长长一叹,“张行瑾想回葬长安?”

“是,罪父常言狐死首丘,落叶归根,只求细柳城下一捧黄土。”张奉恩大气都不敢出。

事实上,这趟进奉是有危险的。

李晔心中若是有半点怨恨,人就回不去了。

但他仍然敢来,说明是忠义之士。

张行瑾做下不忠不义之事,收的义子却有情有义。

“起来说话吧。”往事已矣,李晔没必要为难他,“跟朕说说你们逃出逻些之后的事。”

“罪臣遵命。”

原来当年李存审攻打逻些,张行瑾四面楚歌,知逻些不可守,早有南遁之意。

也做了准备,手上精锐一个都没投入厮杀之中,后汇合赖力,得众六千,南下泥婆罗,谎称大唐时节,南下开通天竺。

泥婆罗王明知是假,但见这些人凶神恶煞,也不敢惹,送了一些粮草,便让他们过境了。

张行瑾占住山头,修养数月,摸清天竺形势。

天竺诸国林立,各自攻战,北面还要面临大食法的威胁。

幸亏有最强大的翟折罗国持续斗争,让大食法没有攻入天竺。

但天竺东南的国家,几百年来奉行种姓制,国家羸弱不堪,上下离心。

张行瑾试探攻打帕拉王朝,六千人一战而灭对方两万大军。

这支高原上逃窜下来的疲军,顿时士气大涨。

在天竺东南如入无人之境,四年时间,接连击败所有帕拉军队,灭帕拉国。

其后南下,攻灭康格达、索姆瓦西斯、巴纳、羯陵伽,横扫南天竺。

张行瑾皈依佛门,取得了佛教徒的支持,因其唐人身份,也获得了翟折罗王朝的认可,双方还结成联盟。

一个崭新的佛国在天竺大陆上诞生。

唐人和蕃人成了新的婆罗门。

五年修养五年生息,张行瑾实力越来越强大,遂有统一天竺之心,然而在南下攻打注辇国时,感染瘴疫,并最终要了他的性命,时年四十八,正是大展宏图的年纪。

由于其生前无子,只有两个年幼女儿,遂传位于义子张奉堂。

死前念念不忘大唐,张奉恩便载其骸骨,翻山越岭,跋涉四万里回归长安。

讲述的过程虽然简单,但天下事没有一件是简单的,其中的艰辛挫折,外人如何能尽知之?

张奉恩此来除了送张行瑾的遗骨,另一个目的是请求册封。

只要是唐人,心中大一统的观念便永远不会消失。

对大唐的认同也不会消失。

或许很多年以后,华夏文明在天竺大陆上开花结果。

张行瑾的确有罪,但他在天竺的开拓,实际上也是让华夏文明走了出去。

作为大唐皇帝,李晔没必要拒之门外。

倘若大唐不支持,很可能几十年后,这一丝微弱的华夏文明之火,熄灭在山川异域中。

“朕赦免张行瑾前罪,封其为归德郡王,允许其下葬于细柳城之南,封张奉堂为信德国王,赐国号信德,为大唐藩国,赐金印金册,张奉恩为信义郡公,张行瑾长女为昭华公主,次女为昭夏公主,赐上等蜀锦万匹,衣服样式、金银饰物三车,佛门典籍各一百册!”李晔有意打造一次文明交流活动。

“罪臣替义父拜谢陛下!”张奉恩叩首。

张行瑾的尸骨,李晔就不见了,以免触景生情。

只不过,李晔不见他,当夜张行瑾就入梦了。

梦境中依稀还是那个丰神俊朗的少年。

一身盔甲,恭恭敬敬的站在李晔身边。

仿佛说了很多话,但李晔都没听清。

只朦朦胧胧听见最后一句:陛下保重,臣去矣……

醒来后,更是头昏昏沉沉的,连起身都难。

太医又是把脉又是下药,全都不见好转。

短短几天的时间,长安城便笼罩在阴云之中。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在有心人的关注之中。

不止朝堂上,连开远、通化两大军营都不安起来。

后宫中更是闹翻了天,皇子们忙前忙后,但全都被辛四郎拒之门外。

大唐帝国泛起阵阵涟漪。

就连长安城的百姓,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也感觉出异样来。

此时张承业站了出来,令政事堂、枢密院各行其是,又让亲卫都、黑云长剑都隔绝内外消息。

然后八百里加急,催促太子李祐加快行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