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126章 积极储备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126章 积极储备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126章 积极储备

看到赵兴的病体渐好,崇祯催促赵兴出京的时间越来越紧,赵兴在京城内的筹画也就越来越急迫。每日里他不断的将自己收集来的辽东敌情,不厌其烦的送到司礼监去,在给皇上施加压力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制造着紧张的空气,希望能用这个办法,能让那些官员们警觉起来,不奢望他们能做一些什么实际的事情,只要能让他们紧张起来,赵兴认为自己就尽了力了。

然后就是为属下的兄弟们储存粮食物资,以备京师戒严封城。毕竟,在历史上,建奴大军压境,崇祯在城内赶忙召集群臣商议守城对策,此时城内武器不够,有大臣提出:凡进京城九门者,每人带一块大石头,丢在城门里,方许进城,然后运到城上备用。临时造刀剑来不及了,只能准备石头,可见此时北京城防虚弱到什么地步。毕竟,自从1550年鞑靼俺答汗庚戌之变包围北京后,八十年了,北京城下没有进行过战事,自然防御准备不足。

自己掌握的八千属下还要大用,可不能单单拿着绣春刀上阵。绣春刀是单打独斗的武器,面对铺天盖地的建奴铁骑,只有送死的份。

为了避嫌,赵兴请张维贤替自己向工部“购买”长兵器,弓箭二人台,轻巧的虎尊炮,射速快的子母佛郎机炮那真正做到了有多少要多少。至于自杀神器火枪,那是杀敌一百,自损一千的东西,还是算了吧。

为了配制火器,赵兴拿出了金手指,将火药的配方交给了张维贤,请他在军营里制造。虽然原料提纯上还有缺陷,但毕竟比工部的那种,往里参巴豆砒霜等等莫名奇妙东西的火药威力强上很多。

同时赵兴还大量购买鸡蛋,请将士们吃蛋黄,用蛋清将火药颗粒化,如此威力更强。在当着张维贤的面试验之后,张维贤惊为天神之物,也挤出一部分资金为自己的神机营制造。

但这却出了矛盾,那就是那些京营装备的火铳的炸膛率真正达到了百分百。

于是,赵兴再次开金手指,直接推出了炸药包,大的用于守城,小的当做手榴弹使用。

其实,大明的军队里有手榴弹这种东西装备的,只是因为火药威力的问题,所以只能一炸两半,连后世土八路的边区造都不如。而炸药包代替了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不但制造简单,赵兴还在里面加了铅子铁砂,那杀伤力,是一片一片的,绝对能让敌人喝一壶了。

之所以赵兴将这些东西交给京营制造,究其原因是,交给工部,工部是绝对不会放弃参些莫名奇妙东西而捞取费用发家的机会的,二来,工部用的都是匠户。他们都是没有工钱免费使用,如此一来,消极怠工严重,一把大刀,一个匠户打造一年给你交差,这都算是快的。

想当年,万历的时候,工部能每年造出佛郎机炮三千门,红衣大炮二百,二人台不下两万杆,其他火器车马甲帐无算,但现在只能造佛郎机炮五百不到,其他更惨,原因就是工部越来越**,欺压匠户越来越残酷所至。

自己的时间有限,真要是指望他们在敌人冲到城下的时候使用,热狗都凉了。

还有就是经费问题,自己定制的东西不但会被工部开出天价成本,最终弄出一堆次品,同时,那领取时候的手续费,就足够自己造出货真价实的好东西了。

但这东西也不能放在自己的北镇抚司中制作,那和找死没有任何区别。放在军营里,不但名正言顺,还能顺便帮助张维贤一把,算是一举多得。

为此,赵兴不惜转眼间就花光了自己的小金库的存银。于是,在这一段时间,赵兴拿起了本职工作,和东林抢生意,抓阉党,抓贪官,追赃是目的,除了给崇祯的内帑上缴银子,让崇祯无比满意,让王承恩笑的是见牙不见眼之外,也解决了自己的经费问题。

然后就的每日拿出时间来,和张之及王大壮等兄弟在一起,商量应敌之法。

别人不信赵兴,张之及对赵兴拥有着莫名奇妙的绝对信任,所以,他在已经聚齐起来的诸位将领的亲兵中,再精挑细选出来一千人,组成精锐中的精锐,加高待遇,增加训练强度,演练鸳鸯阵型,每日这个小小的军营里都是喊杀声惊天动地烟尘滚滚。

对于京营里突然这样的动作,张维贤的解释就是,京营懈怠多年,在这家有生之年要改变风气,也为今年皇上亲自光临的秋操做准备。崇祯闻听,当时还欢喜无比,拨出了一点内帑出来给予赏赐。

因为他开始怀疑袁崇焕的能力和用心,所以他也乐于京营好好的整顿训练,他到不是为了防备赵兴所说的敌情,而说关键时候,拿出去辽西。

大家要忙,要准备,小家也绝对不放松。

现在的赵兴除了自己一家之外,还有了雇请左邻右舍的邻居。人口多抛费大,武器不需要,但一家上下的粮食油盐,煤炭柴火,噢,当时这东西叫石炭,都要储备充足。还有小妹的干果零食,小奶狗的肉干骨头,那是成车的往家拽,反正什么都是按照达到明年五月的标准准备。

对于赵兴这种突然间鼹鼠一样的囤积物资,娘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京城繁华,物资丰富,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储备。这些东西不但花费巨大,而且还占用地方,还有一个水火之忧,这不是过日子,这是败家。

老年人对败家的举动是最深恶痛绝的,为此,娘是没日没夜的唠叨教导呵斥,最终是教子棍上,最终发展到了顶门杠。

于是,赵兴现在的大院里,就时常出现,赵兴端着手臂在前面慢跑,还时不时的停下来等等娘,可别累坏了。

气喘吁吁的娘的身后,就一串街坊邻居跟着规劝,那真是怎么一个热闹形容?

“娘,您老歇歇,我这没做,不是我马上要去山西了吗,不准备多点,我怕娘挨饿。在家备足了,我才心踏实。我这是孝心,孝心是不应该被指责的。”

赵兴只能胡说八道的解释,就是不能将真实的原因说出来。自己可以自造舆论给朝廷施压,反正其实他们也根本不往心里去,就当赵兴是放屁。但这样但紧张空气,可不能在百姓中传播,一旦传播了,那就是灾难,最大概率发生的就是,建奴还没来呢,京城的百姓就逃光了。到时候不管事情真假,崇祯绝对会将自己这个造谣者推出去砍了脑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