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184章 喷子加刀子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184章 喷子加刀子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184章 喷子加刀子

面对俩个心腹的为难,赵兴耐心的解释:“我的战车阵法,是重新捡起了古代战车对骑兵的巨大限制的作用。但咱们工部的武钢车笨重无比,而且还需要佛郎机炮做装备,那就是拿钱堆起来的,我们没有那个财力。”

赵梓和陈策研究过赵兴的车战之法,认为及其可行,才支持赵兴的施行。但真正操作起来,却让两人感觉到困难了。就赵兴要求的两百辆战车,还有上面配备的四百杆大号的二人抬,简直让现在的财政不能支持,这东西太烧钱了。

看着那么一大批粮食和赵兴收受八家的贿赂不少,但根本就支撑不起这样的花费。

赵兴笑着解释:“其实我需要的所谓战车,不是那种昂贵笨重而用途单一的武钢车,我只要将我们的普通大车,在四壁加上能挡住箭矢的木板就行了,平时上面可以装运我们携带的粮草物资,战时车尾冲外,组成一个车城,上面的抬枪杀敌。这样一来,直接从民间购买合格的大车改造,不但省事,更降低了巨大的成本,同时还能闲时运输,战时作战,岂不一举两得?”

当赵兴这么一算账,赵梓和陈策才舒缓了一口气:“那样一来,改造后的马车的造价最多十两银子,按照我们现在的粮食价格,最多也就七石米,这个我们负担的起。”

赵兴笑着继续道:“而这样轻便的战车,还不需要两匹马拖拽,我们山陕盛产毛驴吗,反正也不需要用战车追击敌人,所以,毛驴就足可胜任了,这样我们就又可节省一大笔开销。”

陈策再次拍手:“毛驴还好养活,只要有干草就成,这样,我们就又节省了大批的豆料,简直太划算了。”

“而我定制的抬枪,口径要比工部的口径大,是两倍,管壁厚,可比咱们军队装备的自杀神器火铳,或者二人抬威力大多了,也更安全多了。这个东西我叫他喷子,大号的喷子,一枪出去,就是成百上千个铅子铁砂,在冲击的敌人面前,给他来一道铜墙铁壁,我喷不死他皇太极。”

“好好,咱们和他们的铁骑真刀真枪的干不过,我们就喷死他们。”赵梓拍手,兴奋的叫好。

“光防守,我们是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的,所以,我们在喷他个晕头转向的时候,我们必须出击,所以我的阵型是这样安排的。”说着,从书架上拿出一张图纸,摊开来展现给俩个人:“我们的一万将士,五千骑兵在面对敌人突击前,拦截敌人,给后面的车阵争取摆放时间,然后负责将建奴吸引过来。再然后我们的骑兵撤退到车阵之中休整,由五千步兵操作这些战车对敌打击。

敌人撤退了,我们的骑兵给予追击,然后不和敌人硬拼,再次将敌人吸引到车阵前,再交给喷子喷他们。如此往复,敌人损失惨重精疲力尽,我们养精蓄锐之后,骑兵再次突击,一举将敌人打垮,然后进行追击,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面对这样灵活的阵法,面对如此严密的算计,赵梓和陈策真的彻底的佩服了赵兴的能力。

于是四个人也不再吃饭,而是趴在一起仔细的研究补充这个阵法的缺点。翠艳出身将门,更是对各种古老的阵法精通无比,他所指出的弊端都切中要害,而又能在赵梓和陈策的帮助下,拿出解决的办法。再加上赵兴后世的种种阴损手段加持,这个阵法在趋于完善的同时,更增强了战斗力。

如此,大家对未来战胜建奴从悲壮,变成了信心满满。

随着建军训练紧锣密鼓的进行,时间也在不断的推移,崇祯几次下诏,让赵兴回京,但赵兴都以边军虽然被安抚,但流寇的事情还没有彻底的摸清,坚决赖在西北不走。

同时,借助自己的便利,针对三边总督杨鹤的调查也在开始,并且多次上书杨鹤政策的不当,希望他能改变政策,不被那些狡猾的流寇的诈降之计给骗了。这也是在为洪承畴的上位做铺垫。

而洪承畴这段时间干的也是红红火火,他在延安和绥德等地,招降了几股流寇杆子,分给他们土地,进行屯垦,安置了大量的流民流寇。而对那些玩诈降之计的顽匪,只要他们再次起事,洪承畴立刻向赵兴借兵给予围剿。

对于这样的处断,赵兴给予了坚决的支持。按照赵兴的方略,训练和实战需要结合。后世时不时的搞演习,那是没有敌手的无奈之举。现在这有现成的敌人,那何必还搞演习,直接来真的。

四个旅轮番上阵,打了就是。

那些乌合之众面对兵精粮足士气高昂的强军,只有转眼受首的份。

对于投降的杆子,洪承畴的政策是,杀其首领,安置其部下。对于死战不投降的,那就是按照赵兴的策略,分进合击,穷追不舍。以骑兵追击,以步兵围剿,一定将其彻底的歼灭,让他们连死灰复燃的机会都没有。

而外地眼热延绥安定富庶前来抢掠的杆子流寇,也被赵兴的骑兵直接追进了老窝,也就再没有人敢正眼看延绥了。

当然,那些不接受减租减息的地主世家,却总是招风,时不时的就会被从外地冲过来的流寇洗劫。

而这些流寇却对哪怕是一墙之隔,接受减租减息的地主士绅大户人家却秋毫无犯。他们的自己就是替天行道,那些体恤佃户的人家,都是好人。替天行道的好汉,怎么能欺负好人呢?绝不。

而这些被欺负的坏人报警,就总是上演警察总是出现在最后的戏码,然后追着一群流寇的屁股,烟尘滚滚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此下来,在八月的时候,延绥之地再无流寇盗匪。后来,在屯垦和减租减息之下,在金秋十月,延绥之地竟然有了上缴的钱粮,而百姓却没有再饿死的现象发生。

中国的百姓就是这样,只要哪怕是一碗照得见人的稀粥活命,就绝对不会造反,都欣喜的做顺民。

洪承畴这样的政绩,赵兴当然要不断的上书夸奖,更有当地士绅名流联名上请愿书,为洪承畴请命。如此洪承畴在朝堂名声大噪,吏部考功司评语曰能。内阁考评为知政知兵。皇上的印象是,可堪大任。这样一来,洪承畴的下一个目标就几乎是水到渠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