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253章 满朝无忠臣的原因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253章 满朝无忠臣的原因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253章 满朝无忠臣的原因

御书房,散朝后的崇祯依旧有一点压抑不住的兴奋,因为在今天的朝会上,让他心情无比舒畅。

“那一群老的官僚们,已经辜负了朕的期望,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才凸显了良臣名将的作用,才真正让朕看到了,谁才是真正爱国忠君言行不一,谁才是尸位素餐昏聩无能。赵爱卿,这次你做得好,非常的好。”

面对在座的几位老国公和赵兴,崇祯依旧没有从兴奋中消退出来,兴奋的在地中间走来走去,晃得人眼花头晕。

“这一次,办了几个吃着俸禄不管事的昏官,真的是大快人心。”郑国公也有一些兴奋。

这已经是很久很久的时间了,一直被打压的勋贵集团,总算是扬眉吐气的出了口恶气。看了一眼赵兴:“若不是出了一个直言敢谏的赵大人,我们依旧被打压,而皇上依旧被轻视。”然后无奈的摇头:“现在的东林党人,除了为反对而反对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为了打击别人,无视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却陷害一个真正为国的能臣什么擅起战端。连这样无耻的借口都能拿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这算是皇帝第1次,单独的召见不是东林党人之外的官员,所以大家也就无所顾忌,倒出了自己心中的苦水。

“这样不行啊,总是这样下去,这个朝廷的官员,将不再是为了国家和皇上在做事,而是为了一群为他们身后利益的集团在做事。”赵兴痛苦的说道,看看大家沉默不语,就振聋发聩的继续说:“而这种风气形成了,可怕就可怕在,现在不管是谁,只要触及到他们切身的利益,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反对,乃至背叛。而不管是谁,哪怕是建奴,只要给他们利益,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投靠。”

这句真正诛心的话一出,就连兴奋踱步的崇祯,都不由自主的站住了脚步,深深的吸了一口,又一口冷气。

其实这并不是赵兴在危言耸听,这是即将出现的历史现实。当这个老大帝国走到崇祯17年的时候,所有的官员几乎都没有人在想怎样挽救这个帝国,而是想着怎么样第一时间投靠敌人,来保住自己的利益官位,先是积极的投靠李自成。而当李自成开始拷问助饷,再次损害了他们利益之后,他们又毫不犹豫的选择投靠了满清。

当那些信誓旦旦标榜自己忠君爱国的读书人,将所有的人生出发点,放在了以自己利益为基础之下之后,这个世界的人文基础,就已经崩塌了。

满清之后无中华,其实,不能将真正中华文明消失殆尽的罪过,全部归咎到满清的身上。因为清从明制,满清入关后,沿袭的全部是大明的制度和传统,唯独做的就是彻底的剥夺了臣权,让官员们再次成为皇上意志的附庸奴才。

真正中华文明消失,其实在崇祯元年,东林党人上位开始就已经断绝了。所以,赵兴认为,东林党人最大的罪行,不是搞垮了大明王朝,而是他们搞垮了整个中华文明的血脉,让文化的内涵走了样,变了形。

面对赵兴突然提出来的论断,崇祯越想越怕,最终不寒而栗,然后变得神经质般的大吼大叫:“查,给我彻彻底底的查,凡有不忠君不爱国,贪婪而无能者,全部踢出朝廷。”然后情绪激动的大吼:“我宁愿这个朝堂上,只有朕一个人,也绝对不让他们最终卖了这个老大帝国,卖了朕。”最后才是他的真心话。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崇祯进入了绝对不相信大臣,让所剩不多对他忠心的大臣,彻底背叛他的死循环。

从这一点上看,赵兴是一个罪人。

赵兴坐在那里愣愣的看着已经陷入歇斯底里的崇祯,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罪责深重了。再看看其他几位国公,更已经陷入了无限的惶恐之中,这一次赵兴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不是在给这个风烟火起的大明战车,踩一脚刹车,却是踹了一脚油门,还把掌舵的司机给打晕了。

怎么办?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可怕的局面?

赵兴在自问,崇祯在焦急的询问。

就在所有的人面对着这最可能出现的危险,却束手无策的时候,赵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探出身子道:“开恩科。”

就这三个字一出,所有的人都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他,等待着他继续往下说。

赵兴面容平淡的再次道:“开恩科,开特科。”

“皇上,诸位,现在皇上登基都三年啦,三年中,所任用的都是万历朝的人。这些被任用的官员,他们都是万历先帝的天子门生,却没有一个崇祯朝的人。没有当今皇上自己的门生,这很可怕啊。”赵兴说出了症结所在。

是的,现在大明朝野上下,全部是万历朝开科取士的出身,唯一一个是崇祯元年取的进士卢象升,还不在朝堂,官卑职小。所以,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固有思维,万历的门生就对崇祯不感冒,当然的离心。就没有一个官员来替崇祯着想,来替崇祯说话。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崇祯对他们无恩。没有感恩之心的打工者,就是随波逐流,就会拿着工资不办事,就会你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的心态,就有谁给的利益大,就跳槽到谁那里去的心态。

勋贵有些人在做事,但他们不是对崇祯效忠,他们效忠的是这个大明。所以才有北京两次失陷,官员纷纷争强投献,而勋贵战死国公五,侯爵死于贼及建奴二十一,伯爵无数的局面。

但现在,他们被东林死死的压制着忌惮着呢,根本起不了作用,

现在,卢象升为国死战,因为他是崇祯的门生,是带着感恩之心在打工。

赵兴在为崇祯救火,是因为崇祯把他提拔起来的,给了他改变自己和别人历史的责任感在拼杀。

张之及在拼死为国死战,是因为他是崇祯册封,是崇祯重用的。

孙承宗拖着老迈之躯在为崇祯卖命,是因为他是崇祯的老师。

但仅仅凭借着这三四个人,累死你也不能改变什么的。由于只有这三四个人干事,他们就成为了所有不干事人眼中的异类,必然会出现,干事的人,最终被不干事的人干掉驱逐的恶果。

“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快速的组建皇上您的班底,必须有对皇上心存感恩之心的官员站满朝堂,带着感恩和真正的忠心,辅助皇上治理这个国家。所以,请皇上开恩科,是的,是皇上恩遇的一群人才,进入朝堂,为皇上所用。”

不能让崇祯真的发展成怀疑一切的性格,那不但会让他彻底的众叛亲离,最终也会殃及自己。

必须培养出一批他真正信任的人,然后惠及自己,这就是赵兴提出这件事的本心初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