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307章 赏与罚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307章 赏与罚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307章 赏与罚

盛大的大朝会,在太和殿隆重的召开,为庆祝打退建奴重创之主力。

太和殿是什么所在,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是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是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也就是说,这次在太和殿举行庆功大会,足可见崇祯的重视以及心中的欢喜。

说起来,在赵兴看来,这个庆祝有些尴尬,人家打到了你的家门口烧杀抢掠了,你勉强给撵回去,有什么好庆祝的,应该是坐下来好好的检讨自己才对。

但崇祯和内阁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既然我辽西前线不敢出击,没有寸进尺功,那么,在京畿城下,前后歼灭建奴五万,还斩杀了建奴大将,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这就是大胜。正所谓,哪里打不是打?只要打胜了,就该庆贺,这是必须滴。

先是喜事,给有功之臣升官。

林林总总的连一个后宫的厨子都有封赏,一个官员的老爹,都因为曾经想上阵杀敌来着,而被封锦衣卫百户。仅仅这一封赏,就让赵兴的锦衣卫人数吹气一样的增加了上千。好在现在的规矩,封赏的锦衣卫都是虚名,只是荣誉称号,要不然,崇祯也舍不得拿出真金白银的封赏出来。

其他的赵兴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的人。

洪承畴因为治理地方政绩卓著,再有奇袭遵化,死守遵化有大功,直接坐上了五年后才轮到他的山西巡抚之职,成为大明四大巡抚之首,这是意外之喜。

而孙传庭因为治理盐政有功,在京畿战乱中,源源不断的为边军提供钱粮,所以,因才适用,直接将孙传庭提拔为三边及宣大总督,兼任山西巡盐御史。也就是说,你不是能吗,那就将九边除了辽东之外的,都给你,从此朝廷就不再操他们的钱粮心了,单单这一项,户部就省大发了。

孙承宗老成谋国,特挂兵部尚书弦,接替冀辽督师。这也是迫不得已,袁崇焕留下的那群骄兵悍将,只有孙承宗能镇的住。

王大壮等十兄弟,加封游击,都外放成为宣大,蓟州遵化,蓟镇等北地总兵。这是朝廷开始加强北方的防御了,他们可不希望再被皇太极来这么一回,很吓人滴。

王尽忠赵何王胜林和贺人龙,也都升任游击将军总兵,回西北由孙传庭安排。

满桂没有如历史上战死,在孙承宗的提议下,调进辽东体系,加封辽东经略,如此,辽东再次恢复了蓟辽督师,辽东巡抚,辽东经略三架马车互相制衡的局面。再也不会再出一个袁崇焕这种大权独揽的人了。

至于重头戏,也是功劳最大的赵兴,皇上和内阁商量了再商量之后,他们一致的认为,其实吧,在这次大战中,赵兴没有功劳,因为,永定门一战,主帅是满桂,赵兴不过是看热闹的,抢占遵化的是洪承畴的队伍,赵兴不过是跟着旅游的。城外两次大战,是张之及主导,是王尽忠的指挥,是贺人龙冲锋陷阵的。死守遵化,你赵兴连个热闹都没看,跑城外去了。死守蓟州,那是他两个夫人的功劳,和赵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死守通州,似乎是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的事。

而他在京城的种种做为,其实,其实都是他锦衣卫职责所在,份内之事,不做才是他的错。

纵观全局,哪里都有赵兴,但赵兴在哪里都好像是打酱油的存在,就是一个路人甲。

斩杀多尔衮,这个算吧,但是后来据报。多尔衮是自杀的,这样看来,赵兴似乎还有冒功的嫌疑。

好吧,不管怎么说,赵兴出现在所有的战场打酱油,没功劳也有苦劳不是,酬劳其苦,是苦吧。那就将赵兴正式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其实要不人家也是了,不过这次是被内阁认可的了。

其实,这就是上到皇上,下到百官,都不想封赏赵兴。他太年轻了,按照大家的意思是,封赏太大,提升太快,对他不好。按照这个封建社会的意思,这是一个老年政治的局面,你一个小年轻就登上高位,你是在找死,我们是对你不负责任,这样的安排是对你的爱护。

而深藏内里的是,以文官为代表的内阁认为,赵兴是锦衣卫的人,是人憎人恨的,和官员集团根本就不在一个裤子里。那么大的功劳,如果真的按照实际状况封赏,那就水到渠成的封赏出一个实际的军权或者是政权合一的权臣。大明不需要权臣,哪怕如张居正于谦那样正值的能臣,也必须弄死。

所以,那还了得?不行,绝对不能让一个锦衣卫的混蛋捞过界。

于是就只能升赏其母其妹,多多赏赐金帛钱币。感觉还是不好意思,那就给赵兴加一个太子洗马,不行再加一个太子少傅,再不行给个太子少师。反正是除了锦衣卫内的职务之外,所有没有实权的虚名,可劲的加,最终弄的赵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没有用的职衔了,他更不知道自己开资的时候,该到哪个衙门领工资去。

好在反正大明的俸禄低,加多少,也不过是三瓜俩枣的事,最终是有钱给点,没钱拉倒。大不了大不了给你点霉变的粮食,废纸一样的宝钞,坑你一点大不了。

大肆封赏之后,就是开始论罪了。这次崇祯是真的怒了,内阁是真的吓到了,不杀几十个人是不能压惊的。于是,以大明四大巡抚之首的山西巡抚耿如起为首,各地总兵守备,各地巡抚知府等等,杀的是人头滚滚。

而三边总督杨鹤也在该杀之列,但杨鹤是个大嘴巴,大嘴巴的意思是没心没肺。没心没肺的人有个好处,那就是人缘好,论罪该死,但保的也多,不但东林保,赵兴也保,唯一不同的是,赵兴保的原因是他要交好杨嗣昌,但还必须让孙承宗占据三边总督的位置,只是保他不死。

最终崇祯和内阁决定,先放在狱中,等勘核后再说。

袁崇焕果然按照历史上的结局,被千刀万剐于市井,京师百姓争食其肉。

后世争论袁崇焕是英雄还是汉奸,弄的是针锋相对。其实没有必要争论了,就一个百姓争食其肉,这六个字还不能做定论吗?

史书是任人打伴的小姑娘,但民心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