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333章 再提韩国公案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333章 再提韩国公案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333章 再提韩国公案

从京师到山西,再到山东皮岛朝鲜,这一圈的奔波,简直累死了赵兴,本来应该放假的。

但放假?那都是庸庸碌碌之辈才放假,象赵兴这种对国家有用的人,怎么能放假,加班,干活。

于是,他开始忙活即将入五月的那场,针对北方的恩科和制科考试。

今年是崇祯三年,也是三年一度的科考大比年,因为建奴入寇,结果本该是三月份的春闱被迫取消延后。但好在,因为有赵兴的关系,皇太极被提前了俩个多月,在三月初被赶了出去,所以决定在五月十五,三个科考一起来,也算是一时的盛世。

正常的科举,自然有有司按部就班的安排,但就是没有人帮助赵兴安排恩科和制科的事。

无可奈何,赵兴这个水鸭子,就只能跳上枝头,做一把猫头鹰了。

在抓完了锦衣卫繁琐的事情后,他就各处登门,请教科举的套路。而这个科举的套路,又是繁琐的令人发指,简直让赵兴晕头转向一个脑袋十个大。而正式科举,礼部是有一套成熟的套路的。但你赵兴求教恩科,对不起,咱们不是一党,看你笑话,抓住你小辫子整死你还来不及,好为人师的告诉你?想的美。

没有办法,只能再次请出郭广生,这个考了一辈子也没能考上举人的,经验丰富的留级生内部人帮忙,总算是理出了一点头绪。

然而,这里还没忙活出个头绪呢,这东林就又旧事从提,掀起了韩国公后人祈求封赏案。

本来这事,在建奴肆虐京师的时候,以周庭儒为首的东林党人,就掀起过。但当时崇祯怒气冲冲的宣布:“现在是建奴肆虐的时候,谁敢说出与战争无关的事,立刻砍头”的狠话,当时大臣们也看到崇祯真的被逼急了,也杀官员杀顺了手,这才算压下去。

但危险已经过去,党争必须再次开始,这是正事。于是,周庭儒就再提此案。

其实也是不得不提,这事的确太大了。

面对这个关乎勋贵的案子,在勋贵集团失去了老英国公,变得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他们再次缩回了脑袋,变成了鸵鸟。他们根本就没意思到,这才东林掀起的这个案子,其目标矛头直指的就是勋贵集团。

勋贵集团,其实已经被赵兴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了,虽然他们没有实权,但他们有影响力,所以,东林想要整垮勋贵集团,就是整垮赵兴。

张之及的国公府,再一次的高朋满座。张之及以为老父下葬为名,请了京城所有勋贵,包括南京的勋贵也都请到,其中最有威望的公爵之首魏国公也亲自赶来。

之所以来的这么齐全,是因为大家为英国公张维贤的战死,在有一种兔死狐悲之后,也感觉到了岌岌可危。大家都想趁着这个机会,聊一聊,想想办法自保。

葬礼结束,酒足饭饱之后,大明五国公,二十候,汇聚在英国公家大殿,开始了一场关乎后世走向的大会。

不需要密室,因为在赵兴掌握了锦衣卫后,只要是自己人议论事情,就不需密室了。

而如果泄密,其实密室也可以泄密的,要不然锦衣卫的情报怎么得到的?

这时候,坐在上首的,已经不是张之及,而是以国公女婿身份出场的赵兴。

赵兴开宗明义:“据在下侦查所得,在今年的正月,东林在首善书院开了一个会,提出了这个韩国公后人请求承继案。当时,他们已经明确的提出,利用这个案子,掀翻在座的所有勋贵。诸位前辈,勋贵集团离着被彻底覆灭,已经不远啦,大家别和吃了白沙糖喝了冰镇蜂蜜水一样的感觉没事,心中有点逼数吧。”

面对赵兴的痛心疾首,在座的所有大佬,没有人敢于起来反驳。时位移人,赵兴已经不是那个坐在一个小酒楼,无足轻重的锦衣卫了。用权倾天下,令人闻之胆寒色变来形容已经不为过了。

他的军功能力,无不折服人,而最关键的是,惹毛了这个家伙,他会分分钟以各种各样正当的借口,弄死你。

而赵兴刚刚爆出来的这个雷,更镇住了大家。

大家之所以活得这么窝囊,就是要保住自己的爵位。然而即便这样窝囊的活着,却依旧被东林惦记。而被东林惦记,那绝对是没有好下场的,那大家就不得不奋起反击了。

远道而来的第十代魏国公徐弘基,现在是南京应天府的协同守备,也是不多掌有兵权的勋贵,当他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之后,立刻感到了危险。于是站起来,虽然是倚老卖老,这已经承认了赵兴的集团首领地位。“贤姑爷,按你这么说,事情就严重了。当年土木堡之变,我们这些勋贵的先祖,几乎全部战死沙场。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变成了被人任意欺凌的一群,如果再来一场灾难,我们就万劫不复了。我老了,但还是请你说出办法来,我无不全力以赴的支持。”

这样的表态,让赵兴深表欣慰。

刚刚袭爵的定国公徐允祯,本来就对赵兴在这次京畿保卫战中的表现非常佩服的,当时站起来,代表年轻一代的勋贵大声的喊话:“我们已经隐忍到了这种程度,结果那帮狗贼还不放过,我们不能再隐忍了,和他们斗一斗。姐夫,你就说吧,我们该怎么办?”

这一老一小这一番表态,即便犹豫不决的,还有对赵兴坐在主位不服的,也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赵兴满意的点头:“韩国公的案子,现在有首辅黄爌在查证,但是这么长时间来依旧没有定论。而这个案子的结局,绝对关乎着大明朝廷的政局,必须弄个水落石出。所以我猜测,最终还是要落到我锦衣卫的头上。”

大家认为这不用猜测,以锦衣卫的职权,还有赵兴现在皇上面前的重要地位,这事儿最终一定会落到他的头上。

赵兴接着道:“一旦我查实这件事情是真,请在座的诸位勋贵,全力支持我让韩国公后人上位。”然后故意表现的漫不经心:“而一旦查实是假,我定灭他满门,为咱们勋贵正本溯源。”

在座的所有勋贵们,是装糊涂,而不是真糊涂。从赵兴的话语里,立刻明白了,韩国公后人的事情,已经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赵兴再道:“现在是大明多难之秋,内忧外患,烽火四起。这时候我们勋贵集团,就应该站起来,忠心的辅助皇上,保住这有我们先辈在洪武爷的带领下,打下的这片辉煌的江山。而先韩国公李善长,功勋卓著,虽然当卷入谋反案,但洪武爷没有斩杀他,而是贬到龙武关镇守。从这一点上看,若不是韩国公逝去的早,他早就恢复爵位了。而我们勋贵集团现在势力低微,急需要壮大。只有壮大了,我们才能为皇上尽忠,守卫这大明。在下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借口高大上,当今皇上听了都会感激的。而其私心目的,也是已经昭然若揭——那就是拉人头,壮大威望。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为奖赏军功和笼络人心,共封89个国公。但随着皇家的心态变了,用各种手段办法,尤其是土木堡之变,将公侯几乎一网打尽,现存的不过是五个国公,二十五候。勋贵势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次再被东林咬上,在座的诸位绝对无一幸免。奋力抗争,壮大群体,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当时.诸侯之首的武定侯徐锡登感慨道:“姑爷真的是为国打算长远,可谓是老臣谋国啊。”

公爵之首和侯爵之首都全力支持了,大家当然也就一致支持赵兴了。于是,大家热烈的讨论,全力的献计献策。

这是一个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确定了赵兴地位的大会,还有很那啥的大会,按照后世的工作报告,这里省去了10万字。

送走了诸位,张之及跟屁虫一样的,跟着赵兴的身后,猛拍着他的马屁。“姐夫果然神勇无比,只要出马,真的是所向披靡,让那帮兄弟们服服帖帖。”

张翠艳却皱眉担心:“你说的轻松,事情哪里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之所以这些人共同推举你姐夫做了这个主持,一来是他们感觉到群龙无首,需要有个首领。但是大家更明白,大家都是勋贵,是谁也不会服谁的,只能弄出个窝里斗。”

“还有第2个。”赵兴接口,悠悠的道:“两百年打磨,都是成精的人。他们当然知道,这事儿做好了,大家享受福利;而这事做砸了,就必须有一个人出去顶岗。嘿嘿嘿嘿,本人就是那个准备被他们推出去,踩雷顶缸的人。”然后扭头看着惊呆的张之及:“现在你还羡慕我吗?”

张之及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那你赶紧辞掉啊。”

赵兴傲然一笑:“你不要担心,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不愿意,还没有人能让我去替他们背黑锅呢,咱们走着瞧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