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375章 大军云集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375章 大军云集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375章 大军云集

第二天天刚亮,平凉城外就来了一支人马,这让守城的卫所军很是慌乱了一阵,经过上下一番沟通,守军才知道,这支穿戴整齐光鲜的,不似大明军队的军队,是榆林王尽忠游击的队伍,是奉城内指挥使大人的调令,赶来汇合的。

王尽忠为了不惊扰城内百姓,将自己的队伍驻扎在了靠城的地方,然后带着已经同是游击的王胜林和贺人龙三人,急匆匆进城,拜见赵兴。

赵兴心中有事,睡不安稳,起的早,刚刚洗漱完毕,三个人就进来拜见。

看着一身铁甲,铁甲上夜露未干的三人,赵兴大是欢喜,一个个拥抱之后,请三人进了厅堂,吩咐属下安排酒饭款待。

“不错啊,来的很快吗。”

王尽忠立刻站起来回答:“末将接到大人手谕,立刻将防务交给了赵何将军,带着贺将军和王将军的骑兵星夜兼程赶来,听大人调遣。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赵兴就再次将事情说了,最后道:“只是孙传庭那里的队伍还没到,急死人了。”

其实,孙传庭的三边总督府在固原,离着自己更近,只是孙传庭大部分都是步军,当然在速度上不能和王尽忠相提并论了。

“李自成现在在哪里,末将三人立刻先行出击。”

赵兴就皱眉:“我从山西过来,一路就派出人马寻找流寇的踪迹,可是,似乎李自成感觉到我必然报复,所以,就这么莫名奇妙的凭空消失了踪迹,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目标。”

是的,至从赵兴急匆匆赶奔陕西的时候,就派出人马开始搜索李自成的行踪。但是很不幸,尽管锦衣卫费尽了心思,却没有搜索到李自成一点的行踪,那个家伙,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化作了空气。

“但是我们要有耐心,在我的搜索之下,一定会找到他的。”赵兴咬牙切齿的下定决心。

大军驻扎,需要安排后勤供应,但赵兴却找不到新的平凉知府,只有一个同知执行赵兴的命令。

这都两天了,天黑了,赵兴皱眉的问这个同知:“许杰大人怎么老是不见踪影,难道是故意躲着我吗?”

这个同知恭敬的回答:“我家大人昨日一早天刚亮,就带着随员出城,到各个县实地考察去了。尤其是被流寇残破的白石川那里,看看到底有多少百姓死难,有多少百姓被裹挟走了,空出多少无主的土地,如何做后续的安排。”

赵兴就噢了一声:“许杰,还是很勤勉的吗。只是他这个知府不坐镇府城衙门,这岂不是耽误府城的运作?擅离岗位啊。”

结果这个同知笑着道:“知府大人走的时候吩咐了,小事,由下官处理,大事,请示您处理。知府大人就是要利用您在州府坐镇的时候,赶紧的出去摸清平凉状况,要是您走了,他恐怕就真的抽不身了。”

赵兴闻听当时哈哈大笑起来:“好小子啊,敢抓我当短工了,有胆子,有魄力,有决断。看来,洪承畴推荐的人不错。”然后看了眼这个同知:“好吧,那我就代管几日平凉,给许杰那小子当把看家的。”

同知施礼:“那么属下请示,您的属下,城外驻军的粮食物资该怎么安排?还有,明日,就该给平凉卫这个月拨付粮草军饷了,这不能耽搁啊。”

赵兴愣了一阵,猛的跳脚:“许杰,你套路我。”

到第2天晚上的时候,孙传庭总算是赶到了平凉。一见面,赵兴首先询问的就是他能出多少兵?

结果孙传庭气的胡子飞舞:“边军,除了当初您整顿的那特殊的几个,现在都烂的不行了。你还问我能出多少兵,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夏收,蒙古达子打谷草,就又要开始了,那几个特殊的正直军官的军马,必须防守着几千里的边城之外,就没有一个能够当的起事的。”

现在的状况,正如孙传庭所说,上次的京畿之战,蒙古已经彻底的和大明决裂了,成了女真的帮凶。虽然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但他们却深入了大明的腹地,真正看到了大明虚弱到了什么程度,这让他们立刻坚定了站在皇太极一边的决心。

皇太极失败了,整个实力受到了沉重的削弱,他需要喘息。于是,他就命令蒙古延边诸部,对大明的边塞进行不间断的进攻搔扰,目的是牵制大明的力量和注意力,为他快速恢复实力,争取时间。一时间,九边之地,每日飞向三边总督府,蓟辽督师府的战报如雪片一样。而他们送进京的奏折也是堆满兵部内阁和皇帝的案头,那真的是一日三惊。

孙传庭这样的抱怨,当时让赵兴大吃一惊:“不对呀,当初我打掉了山西巡盐御史,筹足了钱粮,然后逐个给边军发放军饷,我是一边发放一边整顿的,边军应该有了十足的战斗力,却怎么出现你说的这样状况?”

孙传庭嘿了一声:“这倒不是我无能,而是你做事的没有首尾。”

洪承畴对赵兴,那是俯首帖耳,但孙传庭对赵兴,虽然也是一心,但他的资格可比赵兴老的多了,在他眼中,赵兴就是他的晚辈,这和赵兴对他的信任无关,所以说话也就没有顾忌。

这样的抱怨,却让赵兴感觉到委屈,当时询问:“这话从何而起呢?”

孙传庭就直接批评他:“年轻人做事就是毛糙,喜欢做那些表面浮夸的东西。你上次用了三四百万两的银子,给边军补足了七八年的欠饷。但你做的却是什么?你做的是依靠原先的那些官员将领。其实你一个个整顿下来,你认为功德圆满了,可事实却是,你当时的确是功德圆满了,可是你急急忙忙的回京勤王,那些老的官员和将领,立刻又恢复了常态。尤其是杨鹤那个狗东西,更是顽固不化,等我接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的事情大了去了。”

“怎么个大了法?”

“一句话,还是杨鹤那个家伙留下的祸乱,我上任以后,拿着山西盐务辛辛苦苦收集来的银子,足月儿的给他们发钱了,结果是,发钱粮的时候有兵,而不发钱粮的时候,却无兵可用。”

赵兴当时就明白了,想崇祯二年的时候,现在的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次铺杨景辰,就曾经上书崇祯皇帝,奏书上说,大明全国各地有兵三百万,发饷的时候,各地的将领,就临时用10个老钱,雇佣当地的流民充数,而钱粮发放完毕,国家却没有了兵源。

当时他是东林党人,却第1个提出了让东林党人痛恨无比的建议:“领饷有兵,操练防守无兵的流弊,要求京营宜责成提督及巡视衙门,九边宜责成督抚,清查振刷等,请恢复天启年太监和锦衣卫监军事,如此施行,这兵有百万,足可保大明无忧。”

这是最痛陈时弊的办法,但他的这个办法,却得到了同党的全力反对。

你开玩笑的吧,我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逼迫着这个小皇帝,以阉党诸罪之一的借口,撤掉了太监监军,撤掉了锦衣卫坐班。你这倒好,你倒是反着和我们来,叛徒,绝对的叛徒,必须打倒。

之所以他还坐在次铺的位置上,是皇太极救了他,但这个东林党中的异类,如‘在入阁辅政的几个月间,屡欠剀切陈情,针对国策、时弊,积极提出兴革的意见,如叙川功而汰冒滥,录忠党而解禁锢,惠全国而停加派等建议,无不切中时弊,’者,已经成了东林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就在自己出京的时候,本来在这次秋闱中,被崇祯钦点主考的人,却被东林党人群起攻击,所罗列的罪名简直就是光怪陆离,而崇祯不得不放弃了他的决定。看来,就在不久,他必将会被逼迫致仕。

东林党人,是非黑即白的,非己则敌的。外斗内行,内斗更内行。只可惜了这个平凉知府,还拿他的这个同窗做靠山,却不知道,他早就大厦将倾了,这也就是这次,赵兴敢于无视他的靠山,直接将他砍了脑袋的原因之一。

“那现在你的意思是,对于我这次的行动,你不能出一点力啦。”赵兴这样说。

孙传庭听出了赵兴对他的不满,他当然心惊。可以在这个小年轻人面前装大,摆老资格。但他也明白,没有这个小家伙在后面给自己撑腰,在前面给自己扫除障碍,不说别的,就想为这个朝廷效力,施展自己胸中的抱负,就绝对不能实现的。

于是赶紧道:“那也不是,我叫那些有责任感,坚决执行了你的命令的边军将领,留下来防备蒙古人,而正在组织2万边军,调集到西面,防备李自成西逃。”然后神色黯然道:“不过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接着又充满希望的看着赵兴:“要想让我手下的队伍真正形成战斗力,改革军事编制,已经成为了必须。杨阁老说的对,真要是按兵发饷,全国300万的军队,只要缩编到100万,不但大大的提升战斗力,还能为国朝节约大笔的军费,缓解财政压力。而整个西北,只要留下二十万真正的军队,我就会在5年之内,荡平西北所有的流寇杆子,还西北一个太平,让京城的大后方,安然无忧。”

赵兴闻听,最终长叹一声:“你这是给我出难题呀。”

孙传庭痛苦的道:“我也知道,这件事本来应该是在我的责任之内,但是要想实现这个目的,要撤换治罪的将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而同时也必须提拔相等数量的将领。这是一个大动作,没有兵部和皇上的认同,我是不敢这么做的,人言可畏啊。”

赵兴看了一眼孙传庭,历史上,这是一个真正的忠臣,他有忠臣最恐怖的毛病,那就是不分好坏轻重,对皇上的话,毫不犹豫的执行。

历史上,他接手五省督师,在西安,准备编练一支三万人的精兵,然后出击李自成。其实在当时的状况下,一旦他的军队编练完成,出击李自成百万流寇,打败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操切的崇祯却连三下令他出击,结果孙传庭明明知道这是不可取的,但他还是执行了,最终兵败。真的是可惜至极。

现在他有想法,也看到了弊端,但他却不敢大刀阔斧的独自行动,他是有顾忌的,他顾忌的不是面对的艰难,而是朝三暮四的崇祯皇帝,他需要赵兴和崇祯给他背书。

赵兴苦笑了一声:“真正的将军队换血,那是一个大的工程,一时间急不来,眼前还是顾着当下吧,找到李自成,灭了他,才是我的任务。”

陕西的锦衣卫千户胡学金,是星夜赶来的,但还是比预期的晚了四天。

赵兴冷冷的看着单膝跪在地上的他,询问:“为什么晚了?”

胡学金低头一下,然后抬头解释:“接到大人要来的传讯,属下不敢怠慢,立刻动用了所有的人手,追查李自成的下落。如果没有确切的消息,属下不敢胡乱汇报。”

赵兴点了点头:“那么现在有消息啦?”

“有了。”

“在什么地方?”

“李自成现在偃旗息鼓,打出了别人的旗号,以掩盖世听,但最终还是被我的属下确认了。李自成,现在已经到了庆阳罗家山附近。”

赵兴当时在心中,不得不佩服李自成是流寇中的佼佼者,因为他跑的太快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竟然从白石川,跑到了500里外的庆阳。

你可要知道,一支军队,每天行走30里,已经是体力的极限了。而一群流民,一天能走上30里,也不知道沿途上累死多少人。

出现这样的局面,只能说明一点,李自成对自己的人,够狠。

“你做的很好,连我亲自派出的兄弟,侦查了五六日,也没有结果,你却有,给你一功,起来说话吧。”

胡学金道声谢之后,站起来:“其实属下也没有别的特殊技能,不过是赶到了白石川,然后追寻着不断出现的流寇尸体,最终追到了庆阳,在损失了10个兄弟,确认了之后,才敢回来禀报。”

果然如此,赵兴真的无话可说。然后转身,对也是刚刚进来的王尽忠道:“你对庆阳了解多少?”

王尽忠立刻指挥手下,就在这个大堂的墙壁上,挂上了一副简陋的地图,然后指点着地图上庆阳南面的位置:“罗家山,在庆阳的南面,和西安府交界,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森林茂密,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之称,同时河道纵横,土地肥沃,历来有西北粮仓之称。”

看着这处地形,赵兴眯着眼睛道:“这里,倒是一个退可进山林隐藏抵抗,出可进平原获得粮食物资的好去处啊。看来,李自成是准备在这里隐藏休整,一旦养精蓄锐结束,就能东翻越子午岭进入延安而东渡黄河,和王自用汇合,南可下西安,威胁西安啊。”

“是的,看来,这个李自成的确不简单。”然后询问:“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洪承畴堵住了黄河,我现在命令洪承畴命令西安巡抚,堵住南面,然后我们大军压境,灭了李自成。”

“那么他要逃向他的老家延安呢?”

赵兴信心满满的哈哈一笑:“他要是能在延安民兵的阻击之下跑回他的老家,我就真的服气他了。好了,不要再多说了,兵贵神速,我们立刻行动,我相信,你我八千铁骑,面对李自成那3四万乌合之众,定能一战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