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409章 赵选官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409章 赵选官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409章 赵选官

面对满院子各种表情的门生,赵兴展颜一笑,如冬日吹进春风:“当然,皇上和我也知道,大家的俸禄实在是可怜,不能将我的门生饿死,这岂不也是丢我这个老师的脸?”

大家闻听,才略微安了心。不给照顾,再有这么严苛的规矩在约束,大家一个不剩,都会饿死在任上的。

“现在,大明在册官员三万,其实已经不足两万,全增俸禄,还做不到,但你们,皇上暗示,因为你们是皇上和我赵兴的门生,我赵兴给你们朝廷工资外,三倍的钱,这不叫俸禄,这叫养廉银子,是的,不是米,是直接发钱。”

这个消息一公布,当时整个院子里是一片欢声雷动。比如在座的,外放出去,最少是一个县令,月俸禄是七品七石。按照市面的粮食价格是七两到八两的样子,扣除师爷轿夫什么的自己花费真的就没了。但再加上二十两,就是小三十两,再加上逢年过节皇上的赏赐,那可就真的不用贪污,就可以过上和知县匹配的体面生活啦。

什么是恩师,给学问是恩师,给照顾才更是恩师。但给照顾似乎比给学问更能让人认同。

“当然,全国两万多官员看着你们呢,正所谓人不患多寡而患不公,对你们的照顾,也将会让原有的官员心生怨恨嫉妒,所以,皇上也决定,从明年开始,淘汰昏官庸官,用每年的恩科进士替换填补,他们也享受和你们同等的待遇,这笔钱,将从锦衣卫的爱国捐里出一部分,同时皇上也拿出土地承包上缴内帑的钱里拿出一部分,最终再三年内实现官员的俸禄大幅提高,皇上说,绝对不能让各级官员流汗又流泪。”

所有的进士一起离席跪倒,冲着皇宫的方向高呼皇恩浩荡。

面对这赵兴一口一个皇上恩典的说法,坐在暗处观察赵兴的曹化淳很满意。赵兴真正做到了恩从上出,没有他担心的揽恩于己的事情出现。从这点上看,赵兴还真是一心为皇上啊——这样懂事的官,一定能活的长久。

但其实,这次利用这次三科选官,并且破天荒的从四年一次科举,干脆做到一年一次,不但是为补足各地官员的缺额,让大明正常的运转起来,同时,也是用真正的天子门生,其实也是赵兴门生,逐步替代昏聩官员,实现吏治的肃清整顿,也是赵兴向崇祯提出的。

本来,这会遭到官僚的巨大反对的。东林要是不反对,那都出鬼了。

但赵兴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拿捏的时候非常恰当。

科举舞弊案一出,牵连各地官员上百,单单是朝堂上,就有五十几人下狱待审。这不但让朝堂反对皇帝和赵兴的人大大的减少了,同时,即便是侥幸的人,也人人自危,哪里敢多说什么?

还有一点,那就是内阁也知道,大明真的需要整顿下吏治了,给官员养廉银子是好事,那种古来的俸禄制度,早就该改一改了,大家巴不得多拿银子呢。

还有没有反对声的就是,当时赵兴将胸脯拍的啪啪响:“这笔多出来,给所有官员福利的银子,我赵兴出。”

而崇祯也怕赵兴利用这次的机会,收买全天下的官员,那时候,这个孤臣可就成为二皇帝了,也立刻答应从天下承包土地给内帑的钱里出。所以所有的官员都轻松的认为,既然你两个冤大头出钱给大家发福利,反对的人,绝对是傻子。

因此才有了这个政策的顺利通过。

当然也有几个不开眼的,想要标新立异,显示自己为官固贫的忠心,结果还没等崇祯和赵兴干他呢,就被同行直接踹进了大牢。挡大家财路,如杀大家父母,这都杀自己父母了,那还说什么,不螚死他螚死谁啊。

“既然你们都是天子真正的门生,就要为天子那位座师长脸。这次不必京师考核,直接下到地方任实际职务,磨砺考验。既然大家是天子门生,就要勇于为皇上做事,所以,京官肥缺这次没有,偏僻之地却期许诸位担当。但只要诸位克勤克俭发奋努力,三年后,皇上已经任命郑国公和武阳候以及曹公公为京查,按照政绩考察,然后按照等级调任诸位。”

让人支边,必须给与希望,否则有大部分人是宁死不去的。利益的引诱才能让他们甘心付出吗。

这时候,曹化淳才站出来,笑眯眯的宣布:“这次西北和云贵川因为战乱缺额最多,所以,皇上希望你们这些真正的天子门生为师分忧。先补州府缺额,最后是县令。当然,限期一任三年,而且还是加恩一品,即便是县令,也挂六品级。三年后政绩卓越者调做他地,政绩平平者也调各部磨砺。”

这个决定一出,所有的人都跃跃欲试了。

科举目的是升官,但按照规矩先进翰林院再学习三到六年,要将冷板凳坐穿,上升一级,那简直难比登天。现在好了,只要冒三年风险,大家都六级调出,出来了,就是各部主事,外放的就是一个知州或者是一府的二把手。为了前程理想拼了。

王庆一第一个站出来:“学生请赴云贵任,用我所学,帮助张总督,彻底剿灭奢安之乱的叛匪,还西南太平。”

李守一也站出来道:“请公公转达皇上,学生愿赴西北,和流寇较量一番。”

恩科的贡生全部希望去各地战区赴任,一展胸中所学。

在他们的带动下,正科贡生也纷纷请求到西北西南,做一任各地官员,为皇上分忧,为国家效力。

而制科的工匠也纷纷请求直接进入工部,为国制器,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变成实际的利国器具。

如此效果那是好的不得了。

而后来的洪承畴和张慎言一见这么多宝贝过来,当时欢喜无比,再加上天子门生必须照顾,都给于重要位置安置,并且对他们提出的建议见解那都非常重视,让这些人感觉到做事如鱼得水。

如此一来,为崇祯四年三月的恩科贡生外放减小了抵触。

待遇的提高,荣誉的加强,让一批批年轻新锐充实到了地方,慢慢的给大明换血。等十年之后,赵选官,也就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已经占据了天下,走进了朝堂。当那时候崇祯对赵兴虽然已经不信任,准备剪除他这个尾大不掉的危险时候,他发现,赵兴已经和他平分天下了,他已经被赵兴真真正正的架空了。

是真正的架空,赵兴的改革已经无人能挡了。

不过让他憋屈且欣慰的是,赵兴的所作所为,都是为这个大明,为这个汉人天下的复兴在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