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426章 大事不好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426章 大事不好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426章 大事不好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漫不经心的一面翻看着这一段各地汇总过来的锦衣卫的情报,一面漫不经心的对朱晨光和赵梓道:“我这么天南地北的跑,实在是太累了,所以,皇上体恤恩典,恩准我休假两个月,朱老赵梓你们在我不在衙门的时候,还是按照老规矩办事吧。”

朱晨光点头:“大人实在是太忙了,从升任百户,彻查火烧国公府案子开始到现在这几年里,大事不断,根本得不到休息,是该好好的休息调养一下了。属下被大人信任,多次代理大人,也已经驾轻就熟了。再有精力充沛,精明强干的赵大人悉心协助,大人尽可放心。”

赵兴就走马观花的看着情报,这次他看到的是奔赴各地的,第一批天子门生在各地的表现,结果就是,这些新官上任,表现的还算不错。

而他对朱晨光的说法,感觉也是不错。朱晨光不贪恋权利,恪守本份。同时,虽然自己对他及其尊重,但特也谨慎的绝不倚老卖老,做的非常本份。

“那这段时间大家就按部就班的做事吧,其实,我这次休养也不离开京城,有什么大事不能决断的,就去我府上找——一咦?”赵兴说着话的时候,突然翻看到一份情报上。

情报不显眼,是夹在锦衣卫需要通缉抓捕的一档里,但那上面的人却引起了赵兴的警觉,立刻抽出来,指着上面的内容询问:“这份情报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赵梓就伸出脑袋看了一眼,就轻松的回答:“这是两个月前的情报。因为当初大人发重金追杀缉拿范文斗,所以,时不时的就有全国各地的人,上报说发现了范文斗的行踪,今天在南,明天在北的。但每次派人去查,结果不是扑风捉影,就是长相相似。再说了,现在的范文斗已经是丧家之犬了,所以这样的情报就没有呈报大人,我们在下面就处理了。”

赵兴听了就一皱眉,却也没有责备他们懒政,因为,他们毕竟没有自己这种人的直觉。于是就坐正了身子,仔细的看这份报告。

这份情报很简单,简单到有点漫不经心。内容就是,又有人报告,他们在大同城外的左前庄,发现了范文斗,请求锦衣卫去抓捕,并且请求锦衣卫发放给他们承诺的重赏。

当锦衣卫赶到左前庄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范文斗,在当地里正交出一个所谓的范文斗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这个人不过依旧是长相相似罢了,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赵兴想了一下,立刻命令:“立刻飞鸽传书,给大同百户。命令他,再去那个左前庄,看看那个长相相似的家伙,还在不在?”

对于大人的这种突然紧张,朱晨光和赵梓也立刻紧张起来,告了声罪,立刻出去,行动起来。

飞鸽传书,这300年前就在锦衣卫系统里得到了应用,为此,锦衣卫的系统里还专门设立了个单位——鸽房。

虽然这个东西有点不太靠谱,但只要有足够的密度,就可以抵消在半路上,鸽子被老鹰吃掉,或者是被美丽的鸽子,带偏,私奔到南方过小日子的可能。

而这次大人如此的重视,赵梓命令鸽房一次性就放飞了十只。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鸽子传播的速度虽然快,但毕竟还要有时间,而对方调查,同样需要时间回报。

但这时候,赵兴已经心神不安,再也没有心情做其他任何事情,连回家都不想,就在锦衣卫的衙门里,日夜的守候着消息。

三天之后,早已经疲惫不堪的赵梓,急匆匆的进来,将大同锦衣卫百户,追查的消息传了过来。

赵兴迫不及待的拆开了密封,上面只有几个简单的字:“前庄村已经被建奴屠戮一空,而曾经的那个相似者,却不在所有尸体之内。”

赵兴的脑袋就嗡的一声,他立刻知道了,自己原先的心神不宁原因在哪里了。

于是,第一时间,赵兴求见了崇祯,对再次召开的五人小组汇报:“范文斗,是晋商的首脑,我虽然打掉了他八大家,但和他们有联系的江南江北商人,却因为范文的漏网,其实这个关系网依旧存在。而他竟然冒着风险,潜到大同地区。而结合他也曾经出现在南方,我敢断定,他再一次实行了第1次建奴入寇京畿的把戏,先在京畿周围囤积粮草物资,等皇太极冲过来,当场交割。也就是说,范文斗先期已经在大同的周边地区,用蚂蚁搬家的办法,囤积了海量的物资,而皇太极杀进来,立刻用手中抢到的林丹汗的金银珠宝,购买范文斗事先分散囤积的物资,然后快速的撤回蒙古,转运到辽东。”

面对赵兴这样的分析,在场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不可置信。因为这将是一个多么长时间的,必须是环环相扣的计划,而且要每一个环节出现错漏,那对皇太极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而这样的目的皇太极已经实现了,他又获得了不知道多少的物资来壮大了他的实力了。”赵兴有些焦躁:“那么,皇太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神经质的一挥手:“那就是整军再战,目标一定依旧是我们。所以,臣请皇上内阁,立刻下旨行文辽西的孙师傅抓紧备战,立刻下旨行文给户部,再筹集物资加强大凌河。臣再赴皮岛督战。”

看着焦急的,已经近乎是神经质了的赵兴,温体仁反驳道:“赵大人太过多心了吧,这样的计划即便诸葛在世也不可能制定的出。即便是他能实现赵大人说的,那他也需将这些物资粮草运回辽东,然后整军吧。我们还是不要疑神疑鬼了,安心的进行我们急需做的事情吧。”

杨嗣昌也反对:“秋赋没上来,前次的大同之战,又消耗了一批钱粮,现在国库不能用空虚来讲,干脆就是彻底没有钱粮。所以,真的没有能力再为大凌河输送物资啦。温阁老说的对,皇太极即便有进攻大明的想法,军事调度也不是一撅而就的,他也需要时间。”杨嗣昌不是哭穷推脱,他是一个很会理财也实干的人,若不是他在户部努力腾挪筹措,现在的国库早就崩溃啦。尤其是杨嗣昌采取赵兴的建议,采取了量入为出,每一个铜子,都是有去处的。但皇太极这次的突发事件,却是一笔额外的支出,这让他更加穷于应付?现在只要一提钱,他脑瓜人疼。

现在在京的经略满桂也摇头:“赵大人是多心了。但即便赵大人说的对,我带过来准备增援大同的五万关宁军也打不动。他们必须在南苑好好的休整。”

满桂说的对,这次关宁从辽西前线调兵五万,日夜驰援大同可算是星夜不休的。锦州到北京,直线距离是足足的一千两百里,这是指直线,后世的火车高速公路,这时代真正的距离七扭八弯的,三千里不止。

但前线战事紧急,容不得休息,等到了京师附近,其实五万关宁铁骑已经崩溃了。好在五万大军到了北京的时候,皇太极跑了,要不然他们再赶到大同,就是一群起不来的人马了。

为此,满桂请示了崇祯,在南苑休整,等明年开春再回去,要不然大家连回去的力气都没有了。

所以,即便满桂听赵兴的话,但现在也回不去了。

看到大家都反对,赵兴急的跳脚:“温大人和几位大人说的,都是按照咱们大明办事的效率计算的。但皇太极不是按照咱们的办事效率来的,他们本来就是下马是民,但上马就是兵啊。他们每战,只要招呼一声,就自备武器马匹,呼啸上战场啊。”但看看大家依旧轻松的无动于衷,最终赵兴跺脚:“好吧,不管怎么说,皇上恩典,放我两月大假,那我就去皮岛休假。万一战事起了,我也可以第一时间指挥东江镇或牵制,或迎战。还请皇上恩典。”

崇祯感动赵兴的为国之余,也感觉轻松:“爱卿既然想去皮岛,那是太好了,即便皇太极真的发动进攻,有爱卿在皮岛也就稳如泰山了,你去吧,两月后回京上班。但记住噢,回来要给朕和杨爱卿带点钱回来哟。”

在他看来,赵兴是真的去皮岛休假去了,一个小岛,的确是休假的最好去处啊。他也想去,但条件他不允许啊,你说这咋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