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264章 一顿饭的胜败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264章 一顿饭的胜败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264章 一顿饭的胜败

在这个年代,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活到70岁还像张慎言这样身体硬郎,思维敏捷,简直就是异类。

对于这样的异类,赵兴当然充满了好奇,而当所谓最精美的酒菜送上来的时候,赵兴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张慎言会是这一类中的佼佼者。

因为他出生北方,有着北方长寿的基因,而生活却大部分又是在南方,饮食以清淡为主,这样就少得了心脑血管疾病。

作为三省总督,吃的当然是最精美的,这一桌菜肴,也的确非常精美。

最精细上品的景德镇官窑的瓷器,雪白细腻的,让人不敢触碰,那精巧的盘子里,或者是翠绿翠绿的菜肴,或者是粉红的花心,更有那紫的,黄的,五彩缤纷的不知道名字的蔬菜,被巧手的厨师仔细的烹制,精心的摆放点缀,互相映衬之下,那就是一个又一个艺术品,让提着筷子的赵兴,都不忍下箸。

张慎言不断的催促:“山野中的一些蔬菜,京城里你是吃不到的,赶紧的尝尝鲜,然后咱们好说正事。”

赵兴就狠下心来加了一筷子,放在嘴里仔细的咀嚼,结果仔细品味之后,倒是让赵兴大感倒胃口。这哪里是菜?不过就是在开水里烫一下,半生不熟的,也不见油水;再换一个菜,依旧如此,哪里有北方的那种大鱼大肉的油腻?

端起一杯酒,浅浅的喝了一口,也不知道是黄酒,还是米酒,总而一句话,寡淡的就像凉水,若真要品味度数,也就是五六度的样子,连后世的啤酒度数都不如。这要是让武松喝这个酒,何止是十八碗,如果带上厕所的,80碗也不在话下。

端起一碗米饭,吃了一口,是籼米,寡淡无味,哪里有真正稻米好吃?

张慎言大笑的道:“刚刚来就吃不惯了吧,这里可不像咱们北方人,大鱼大肉大油的。一来是这里历来贫穷,食用油,那是珍贵之物,所以就形成了以清淡为主的饮食习惯,。还有就是这地方燥热,鱼肉食油用多了,每天就能热死你。老夫刚来的时候,也不适应,但是现在也就适应了。”

看看也是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筷子,对着赵兴道:“不要以为老夫远在边垂,对朝堂的事一无所知,就比如说你当上了百户之后,因为所作所为太过出类拔萃,老夫就开始关注你了。”

赵兴也放下了筷子,习惯性的用纸巾擦了下嘴巴,油泥?连个油星都不见。当时尴尬的放下,拱手对张慎言道:“多谢老公祖在万里之外,还关心着小子。”

张慎言再次开怀大笑:“你在心里没咒骂我盯着你就行了。”然后面容一整:“大明难得出来一个年轻俊杰,我这土埋脖子的人,怎么能不关注?不瞒你说,若是你年轻张狂,胡作非为。老夫我经营了这几十年,在朝堂上,也有一批门生故吏,说不得,我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被拼的与你同归于尽,为着大明铲除一个祸害。”

赵兴坦然一笑:“以您老这位四朝原老,朝堂民间德高望重,弄死我这个小小的后辈,还不跟玩儿似的。”

四朝元老不是资本,满朝里有的是,都怪万历之后的皇帝死的快。但有张慎言这种水平的,的确是凤毛麟角。

张慎言微微点头:“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就比如当初的魏忠贤,若不是老夫,看他还有理财之能,拼了命的堵着四处漏风的大明财政窟窿,他算个什么东西?”

“那你认为小子是个什么东西?”

“你不是个东西。啊不对,你是个东西,又不对。”

在嘴皮子上占了上风的赵兴不由得开怀大笑:“小子我本以为老公祖刻板,却不想是一位风趣人。这下就好了,你我一老一小,就能和睦相处了。”

张慎言笑眯眯的道:“从你冒头,剿灭白莲教开始的总总,职位火箭一般串升,我就死死的盯着你。好在让我欣慰的是,你做的每一件事,虽然手法越来越激进,但都是真正的为国为民,没有为自己,所以老夫就放了心了。”

赵兴真诚的感谢,这位真正的国朝不多的一品重臣对自己的评价。但没有得意,依旧是平淡的听着。

“我曾经听说过,你在和杨嗣昌和皇上冬暖阁奏对的时候,你和杨嗣昌对我这里的评判战局,有一番议论计较,有这事儿吧?”

面对着人老成精,身后总是摇动一根尾巴,还是白了尖儿的那种,赵兴不敢隐瞒,点头称是。

张慎言道:“当初杨嗣昌主张直接拨给我50万两银子的铜钱,然后用你锦衣卫押运到我这里来,这个倡议非常好。也正是这一笔没被7扣8扣最终所剩无几,而是足额的钱,解决了我大事情。因为这足可以抵得上,上面给我名义上拨付的二三百万银子的作用。也正是用了这笔钱,我才彻底的展开了手脚,将牵连十来年势均力敌的叛军主力,彻底歼灭,将残余的叛军,困在了大山之中。对云贵川,几乎再也没有威胁。这样的胜利,你和杨嗣昌当居首功。为此我还特意单独上表请皇上表彰”

赵兴有些错愕,有这事?没听皇上提起啊。

但一想就了然了,皇上最不愿意提人功劳,一来是他认为,这都是你该做的,二来,表彰就要动钱,哪怕是一袭袍子也是钱。和崇祯,别提钱,提前真的伤他的心。

赵兴得意,因为这个提法是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代替杨嗣昌感谢道:“得老公祖如此评价,我代替杨嗣昌深表荣幸。”

“而当时你也提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我手下的兵,全部换上北方的兵。在你认为,大明的军队体系虽然已经糜烂不堪,但在体质上,还有彪悍的程度上,北方兵远远高过我的这些南方兵。如果用北方兵,当时你计算,用3万,就足可以顶替我10万之用,不但节约了大量的军费开支,而且能够速战速决,是不是这样?”

赵兴毫不隐瞒的回答:“是这样。”

“你知道为什么后来兵部的孙承宗,还有皇上根本就没同意你这个建议吗?”

赵兴坦率的回答:“不知道,小子还一直为这件事耿耿于怀呢。”

“是因为老夫上折,写信给皇上和孙老头,这是误国害人的混蛋办法。”

赵兴实在没想到,自己有十足把握的办法,怎么就成了误国害人的办法呢?

张慎言拿起一根筷子,敲打着桌子上的碗碟:“先不说气候和水土不服的问题,北方人,是绝对吃不来这样的菜,这样的米的,只要连续吃上三五天,他走路都会打晃。而你刚刚吃的稻米,最不抗饿,我刚刚看你吃了三大碗,很饱了吧?”

“很饱了。”

张慎言嘿嘿一笑:“我敢保证,半个时辰,两个响屁之后,你就饿得两眼发花。”

赵兴愣愣地看着张慎言,猛地想起了一段往事,然后冷汗就下来了。

在后世,千里跃进大别山,12万精兵强将出去对敌作战,在两位老帅的指挥下,每战必胜。可是最终还是没有站稳脚跟,白白的损失了6万最精锐的将士。后来刘帅的回忆录中,揭开了这个秘密。当时北方人就吃不惯这种大米。最终到了什么程度?由于吃不惯这种营养最少的大米,无数的战士因为身体虚弱而病倒。而更有许许多多的战士,不惧怕敌人,不惧怕牺牲,而是惧怕了这种大米,最终写了一个条子:“我回北方和白狗子拼命去了,绝不背叛革命”然后就开了小差儿。

那是一只什么样的军队?那是吃草根,啃树皮,爬雪山过草地,用钢铁的意志武装起来的,打不垮,拖不烂的军队,那是天下真正无敌的军队。最终都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而现在大明的军队,真要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想法调到这里来,想一想那后果,就不由得让赵兴冷汗淋漓。

张慎言看明白了赵兴的表情,这才郑重的道:“我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让你明白,你带着你的队伍,想要在这里有所作为,你第1个就要做到,赶紧的在北方采购面食小米,大量的采购肉食,雇请北方的厨师,否则,你这6000现在是天下无敌的强兵,在这里只要一个月,一个月之后,连条赖皮狗都打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