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483章 釜底抽薪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483章 釜底抽薪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483章 釜底抽薪

大堂里,李守一对得意洋洋的王士绅道:“你做为士绅深受皇恩,竟然还不知足,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来啊,将他打五十大板,抄没家产,压入大牢。过些日子上宪复核下来,流配千里。”

王士绅当时就跳起来了:“我是致仕的官员,我有功名在身,刑不上大夫。”

李守一冷冷道:“刑不上大夫,那是惯例,惯例不是法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堂皇法律。来人,行刑。”但最终还是加了一句:“他罪不致死,清点。”

三班衙役虽然平时人五人六的,但也吃够了这些士绅豪强的欺凌,这次出气,哪里手软,好吧,不打死就成。但都是多年老手,不打死你,却能让你生不如死,这手,熟。

拖出去,当着乌压压百姓的面,打的王士绅那是哭爹喊娘死去活来。最终当然是死了几次,但还活着。

王老实一乡跟着来的百姓一见,原先大家远远看到,都要跪地避让的王士绅有了这样的结果,当时是欢呼声一片又一片。

二话不说,大家纷纷拿出了投献的文书,蜂拥而上,纷纷退投,然后不等大人行刑,大家就规规矩矩的趴在广场,露出屁股,等待衙役行刑。

要求行刑的人太多了,最终,三班衙役齐上阵,一人给了结结实实一板子做为惩戒完事。

挨过了板子的百姓如蒙大赦,心中的纠结也就烟消云散,对着大堂高呼李青天公侯万代,皇上皇恩浩荡。

张老实也告投献,但李员外却死活不承认,因为没有投献的文书做为凭证。

这事难不倒李守一,拿出官府存档,那里详细的记载着张老实的土地四界,这一点不容抵赖。

李员外立刻拿出了买卖文书,上面还有乡老见证。

“做的很充分吗。但本官便查官府文书,怎么没有过户纳税凭证?”当时李员外哑口无言,最终避重就轻:“当时小人一时贪心,偷逃了税款。”

“嗯,偷逃税款,不是大罪,补齐,再缴纳罚款也就是了。来啊,请乡老三老,地方里正上堂。”

乡老和里正战战兢兢的上来,第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的各种刑具,当时就一哆嗦。

参拜之后,李守一淡淡的开口:“被欺骗做了见证,情有可原,不过是十板子惩戒,几两银子的处罚。但死心不改,大刑之后,再由锦衣卫侦查查明,那可就不是这样了。伪造公文,为虎作伥,横行乡里,侵夺人产,那就是流配抄家,子孙为奴啦。三位想好啦。”

伴随着李守一的话,都头还特意的踢了下大堂的刑具,那铁料哗啦声,真的是惊心动魄啊。

三老和里正明白,横行乡里的李员外完了。既然他完了,那自己还怕什么?二话不说,立刻认罪。

至于张老实的事,那就更简单了,刘东家案,李守一是这么判的,乡里借贷事属平常,至于利息,也大家你情我愿,大明律里没有规定这是犯法,法无规定即为合法,这事不管。

但是,但是你拿人家闺女抵债,就是拐卖人口,这不行,因为大明律例里也没有说拿人抵债合法。既然没说合法,就当然犯法啦。

这么翻来覆去的说,大家有些迷糊,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官怎么理解。法律解释权在法官。

所以,你刘东家完蛋了。

“强抢民女,无期。还要把人卖出去?贩卖人口,死刑。你还要把人卖到青楼,这叫逼良为娼,数罪并罚。可高的来,判刘东家死罪,秋后问斩,不许上述。”

至于张老实欠李东家驴打滚的阎王债,人都死了,按照规矩,人死账烂。至于你的投献土地,人都死了,你投献给谁?出去,接受三十板子触犯大明律的惩罚,然后回家一家团圆过日子去吧。

这三个案子一出,立刻轰动了整个云南官场。当时云南布政使和提刑按查使督查御史大怒,直接调李守一到省城备查。

结果有锦衣卫指挥使亲自相陪监督,李守一执礼甚恭,说话不温不火,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而询问案子,李守一更是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竟然没有一点瑕疵。要说偏袒,被告也处罚了,原告也处罚了,公平的不能再公平,即便三司绞尽了脑汁,却是无从下手,更别说翻案治罪了,连抓他一个藐视上官的错处,直接拿下他都没有机会。

要想像平时那样,用官帽威压,随便处罚将他拿下,云南布政使不是傻子,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在风口浪尖上的李守一,已经被天下所有的人所瞩目,他的一举一动,都将是轰动全天下的大事。自己要是真敢那么干,不用明天,锦衣卫就会让自己就会踏入万劫不复。外面乌压压跟随来的无数百姓就能造来自己反。逼反百姓,按照大明的规矩,不管官员对错,先杀了平民愤再说。

结果不但不能治罪,还得捏着鼻子夸奖一下李守一能员。

回到自己的家里,李守一一放松,浑身就好像没了骨头一般。他的感觉,自己就好像在李自成的营地里,跟着冲锋陷阵一般。不,比那个都更凶险万分。

好久才缓过来一口气,在确定自己暂时没有危险,而且第一把火烧的胜利了之后,开始他的使命,提笔向自己的同党,同窗,同年传授经验。

而经验的核心就是发动群众,加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来,说到这里,就不由自主的将赵兴讲的那及西之地,m太祖建国的历程零零碎碎的参杂其中做为佐证。

赵兴说过的话,就是敷衍李守一,李守一期盼的那本书也没有出现,但他给诸位的书信里却带着这样的内容。

于是就在不久,一个学问深厚的,喜欢写杂剧话本的同窗,将李守一信中的这些消息内容整理了出来,出版了一本《西行漫记》结果一炮打响洛阳纸贵,至于为什么一个浙江出的书,造成洛阳纸贵,谁管他呢。

反正,最终这本《西行漫记》不但被无数人拜读,更成为了保皇党奉行的经典,等同于圣经,论语,道德经。那里描绘的社会世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苦苦追寻的目标。这是赵兴实在没想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