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597章 人口争夺战1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597章 人口争夺战1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597章 人口争夺战1

皇太极在皮岛战争中,抢的是盆满钵满,真正志得意满。于是,在稳定了战线之后,开始了他的集权政策,为正式建国称帝做准备。

首先,他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扩充汉八旗。

采取对汉人的怀柔政策。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大量任用汉人为官。

而将这一次,从铁山北的广大地区,抢来的四十万朝汉百姓,也不再赏赐给手下为奴,而是将他们编为农户,发给土地,收取八成地租徭役。

将手艺人,编为匠户,为国家打造器械。

但将掳掠的女子,分给强壮的女真勇士,要求他们不得虐杀,还派人定期点看。一旦发现有虐杀现象,罚五十鞭子,外加两匹马。

一切都已经完成,于崇祯八年,继皇帝位,国号大清,改女真人为满人,彻底的与野蛮割裂。

国家建立了,发展是关键。而在这个农耕为主的封建年代,人口是根本,是大问题。他和赵兴想的是一样的,人口多增长,靠多生孩子少种树是不现实的,来不及。

来不及怎么办?

好办,发扬满族人祖先的传统,抢。

辽南丢了,并不要紧,比起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一个辽南不过是弹丸之地。于是,在用汉军对辽南严防死守之外,皇太极开始对黑龙江流域进行征服。

黑龙江流域之广大,堪比十个辽南。而在那白山黑水之间,有无数的生女真,鄂伦春;越过长白山,还有广袤的西伯利亚,那里有无数的罗刹人。

不管是什么样的民族,他们都彪悍异常,若不是他们还处在原始阶段,武器装备还存在大棒石头的时期,原则上,连满清八旗都不能与他们相抗。

而皇太极就是抓住了自己的这个优势,铁骑钢刀过处,便是到处唱着征服的战歌。

但把这些野蛮人抓过来,他们只能打猎挖参,参加军队征战,对于大清来说,在增强国力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于是,他就将目光投向了辽西。

虽然现在辽西兵强马壮,但兵强马壮不等于有战斗力,往往成了敌人的运输大队长。由于大凌河的祖大寿,亲自坐镇锦州港的洪承畴,宜州的吴三桂,死死地顶在了前线,互成犄角,守望相助,让满清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了不现实。

那么立刻化整为零,从敖汉通辽方向渗透到辽西去,主要的目的就是强掠人口。

这还不够,皇太极又命令从蒙古出发,沿着漫长的长城防线,不断的进行小股突破。从西至甘肃,东到辽东,每日每夜都有小股的蒙古人,满清八旗渗透到中原,劫掠人口物资。

杨嗣昌的边军,虽然进行了整顿,真正兵精粮足战斗力强悍。但原先的那种一点固守,外围大兵团驰援参战的办法,面对着无孔不入的敌人,却凸显出了他们的笨重。更有点像伸出五个指头捉苍蝇,每个苍蝇都抓不住。

往往是边军的大兵团呼啸而来,结果敌人早跑了。即便抓住了,也不过是百十几个敌人,转眼间他们就钻进了山林,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嗣昌真的是焦头烂额,四面救火处处着火。

而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由于对付这些无孔不入的敌人,牵扯了边军巨大的有生力量,反倒减轻了对山陕流寇的压力。高迎祥李自成实力大涨,纵横豫皖川陕,都挖了凤阳的皇陵了。

而杨嗣昌手握重兵,却前后不得相顾,不知道到底是先打满清蒙古人,还是先打流寇了。

皇太极在不遗余力的收集人口,然而他却发现,自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自己辖区内的人口,尤其是能做工能种地的汉人人口,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这是什么原因?

在辽中的一个小山村,黑夜里,一间茅草房里,窗户被严严实实的堵住,难得的半截蜡烛,是客人带过来的,照亮着屋子里一个又一个充满渴望的脸。

老媒婆就被众星捧月一般的围在中间,这家的汉子,殷勤的给老媒婆添上了水:“大娘,现在的辽南真的那么好吗?东江镇不再像毛帅那时候那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吗?我们过去了,真的有地种吗?我的妹子过去了,真的能嫁给东江镇的将士吗?”

这一连串的提问,正是大家所关心的。

老媒婆就得意地喝了一口水:“现在的东江镇,兵强马壮。装备那是让人啧舌。要不然,那小野猪皮这次带了满蒙10万大军,发动了偷袭,结果却被赵大人带着的东江镇,打的是落花流水,反倒把辽南给了咱们呢?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现在的辽南,你们要是过去,不但有大片的土地承包给你们,你们要记住哦,那里的土地承包给你们,每一年只收你三钱银子。其中两钱银子是地租,一钱银子是代役钱。除了这一点点的支出,你就再也不为官府担当任何的徭役。官府用工,都必须雇人。而你在农闲的时候,想要参加官府的用工,你是赚取工钱的。”

所有的人的眼睛就更亮了:“这样的好事能够维持几年?”

老媒婆就一惊一乍:“什么叫维持几年,衙门口刻着石碑呢,百年不变。你承包的土地,也百年不变,就等于你可以传给子孙。”

这个汉子就一拍大腿:“那可太好了。这不就等于我有了土地了吗?”

“谁说不是呢。至于你的妹妹过去,嫁给东江镇的将士的事,有我老婆子和赵大人保证的。你们可不要以为现在的大明士兵,还得靠家人卖笑养活。他们现在每个月一两五钱银子的军饷,按月发放绝不拖欠。而战斗的时候,是三两银子。战伤有补偿二十两,战死有抚恤五十两。现在的士兵家家的小日子过得富得流油。我可告诉你们,咱们赵大人手下的光棍士兵只有10万,手快有手慢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儿了。”

这个汉子就急促的喘息着,看看自己屋子里满满当当的汉人,最终一拍大腿:“那还在这里受罪干什么?咱们走。”

老媒婆立刻下了地:“走之前,再把村子里的女真人,捎带着宰了,那人头钱归你们,我老婆子不要,算是你们到辽南之后的一个小小的家当。”

大家轰然叫好。

于是就在天亮的时候,这个村子,没有鸡鸣狗吠,变得死寂死寂的。大清的官府来人查看,却发现,整个村子的百姓都已经逃离一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