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605章 抱怨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605章 抱怨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605章 抱怨

郑鄤的案子,赵兴已经了解了,但崇祯从这个案子的简单叙述之后,就开始喋喋不休的抱怨江南的清流又开始不安分了,他们支持在京的江南文人,参知政事堂里的代表,开始对崇祯和赵兴实行的新政大加批判,对于现在朝局横加指责。

这让崇祯皇帝相当的愤怒。

经过头年的种种举措,赵兴用其他各个地方的书院或者是会馆,大力赞助其他各个学派,在京开始讲学,用来冲淡东林党人的影响力。

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东林党人和其他学派有着显著的不同。

东林是有纲领的,是有口号的,是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的。并且代表着一大批阶层的利益,也为他们所代表的阶层,谋谋求利益。他已经具备了真正党派的基本雏形。

而其他的学派,却没有这些特点,只能是松散的学术交流,和一些思想理念。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其他的学派就明显弱了东林。

在赵兴不在打压他们而是要形成一个保皇党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大环境下,原本元气大伤的东林党人,慢慢的再次复苏了。耳胀是由于上面那种种的基础在,他们就快速的窜升。虽然在朝堂上,没有恢复到一党独大,但在参之正事院,却又形成了一股绝对的势力。

若论雄辩,其他学派还真干不过东林党人,也就屈居下风了。

东林党人的执念,你可以说他们是为理想而坚守,也可说是记吃不记打。

经过万历,魏忠贤,赵兴的连番打击之后,稍一松动,立刻就像春天里的野草一般,再次疯狂的生长。

而应该是执政党的保皇党,因为地方上更需要他们作为中坚。所以虽然在地方上,已经形成了气候,但在朝堂上,却没有侧重。也就给了温体仁和钱谦益重整东林的机会。

结果最近,崇祯就又被这些清流们所包围,整天七嘴八舌,胡乱的指责,弄得崇祯烦不胜烦。

“朕其实也知道,郑鄤的案子,并不像坊间所说的那样严重,朱晨光调查的也很清楚。但是郑鄤在江南的士林里,威望太高,朕只想薄惩一下,用以打压一下江南士林的势头。结果却没想到,那帮清流混蛋们,不但不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借着郑鄤的事,直接指责朕的不是。”

然后猛的站起身,背着手在御书房里踱步,似乎在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又似乎在向赵兴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刘宗周上《痛愤时艰疏》,里面虽然没有提到郑鄤的名字,却用他的事情指桑骂槐把朕羞辱一通。我忍了,留中不发。结果他还不依不饶,继续上书,公开为郑鄤辩护,并在奏疏中写到:“不能容一狂直词臣,数其重狱,自此中外颇以言为讳,积成睽贰之端,甚非盛世之福”。然后几乎是跳脚,他这是什么意思?相当明白,就是指责朕没有重用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原先的东林党人”

这样的分析,赵兴默默的点头。

“而黄道周又借着这个案子,不仅指责朝政,还毫无根据地指责朕倚为柱石的杨嗣昌。指责卢象升,指责孙传庭,他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皇党的干员。”

然后崇祯就有些神经质的挥了挥手:“保皇党是干什么的,是捍卫这个大明江山,是保护我这个皇上的。他都大加指责,他居心何在?”

现在的保皇党,是崇祯皇帝推行自己的政令的唯一坚定执行者,实干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都被安置在地方的原因。

如果将他们打倒了,就又会出现历史上,崇祯五年之后,崇祯皇帝的令旨,不出京城,崇祯十年之后,圣旨连金殿的大门都发不出的地步了。

就又会出现王安石新政,下面阳奉阴违,把好政策弄坏的结局。

“还有,你说的这个小冰河期,这是自然的天像,为此钦天监都进行了严密的观察。结果他们又将这泼脏水泼到了朕的头上,说这几年的天灾,是朕失德,是朕打击迫害忠臣所致。”

然后双眼充满了戾气:“而最可怕的是,他们逼迫朕就犯,竟然将手伸到了朕的后宫,连周皇后都被他们收买,为他们说话。这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这事是相当严重的,若不是周皇后和崇祯夫妻恩爱,说不定后宫就又闹出什么样的大乱子来了。

赵兴沉重的点头:“过份了,实在是太过分了。”

“朕本来想,将郑鄤罢官,作为警告。其实也不冤枉他。作为儿子,竟然给父亲出主意,惩治母亲,而且还站在旁边观看姨娘杖责亲生母亲而不阻止。难道这就是作为儿子的孝道吗?这样的惩罚不应该吗?”

然后气的哈了一声:“结果就这样最正常的惩罚,那些清流们也纷纷上书替他们辩护,为了他们的同党,已经到了没有原则的地步。”然后走到了赵兴的面前猛的将双拳砸在桌子上,将还在聚精会聆听的赵兴吓吓了一跳。

“最可气的就是温体仁,朕不过是为了缓和一下大家的情绪,下旨,让朱晨光在家思过一个月。结果那个老东西,竟然直接在内阁发文,罢免了他。

而朕只是想罢免郑鄤,做为薄惩,大家就都有一个台阶,这事也就完了。然而真想让郑鄤死的,却是温体仁。

郑鄤最初交由刑部审理,温体仁知道那里是浙党的势力范围,刑部的意见是:“请敕案行查”,温体仁票拟不许。“乃请三法司会审,丽戍边,又票不许”。可见,温体仁就是想置郑鄤于死地。”

这一圈兜兜转转的说下来,可见这一段时间崇祯被压抑的的确是太久了,从对东林的抱怨,到对江南清流的愤怒,最终说到对温体仁的切齿痛恨,说的是一个酣畅淋漓。

也从这一点上看,他对赵兴的信任,在潜意识里依旧是毫无瑕疵的。

在潜意识里,他依旧把赵兴当做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做一个可以倾诉自己委屈的知己。

但赵兴依旧变得谨慎起来,恭敬的回答:“皇上息怒,不要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龙体。”

“这还是小事?这会成为一个政治问题的导火索。一个弄不好,就会炸了新政,炸了朝堂,炸了你,炸了我这个皇上,让让天下汹汹,让朝堂四分五裂。”然后把脸黑了下来:“还会让朕的后宫不宁。”

赵兴一笑点头:“皇上睿智,看透了这其中的关键。但是。”然后将自己的胸脯一挺:“但是臣回来了,那些跳梁小丑们,就准备迎接臣的雷霆一击吧。”

崇祯立刻一把拉住了赵兴的手,眼睛里充满了希望:“国有难,朕有难,爱卿总是冲在头里,爱卿放心,朕绝不辜负爱卿一片忠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