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匹夫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百丈清规

贞观匹夫 第三百八十五章 百丈清规

作者:罪孽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5:49

第三百八十五章 百丈清规

“南朝四百八十寺,忒夸张了吧?这是在吹牛皮吗?南朝痴迷佛家不假,也没那么夸张吧?”

在一片寂静的回味中,长孙无忌肆无忌惮的声音打破了平静。

好,讨厌!

“四百八十寺,非但没有夸张,还有遗漏的。”王恶摊手。“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余寺。”

(摘自清朝刘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

长孙无忌浮夸地倒吸冷气。

“老夫不信!礼部,建康有多少寺你们应该是有纪录的,让祠部司查!当年七百余座佛寺,如今只要还剩二百座,算老夫输!”

这一下,让芙蓉园哗然。

听说,当年赵国公与蓝田侯是有点过节的?

赵国公这是借机在下蓝田侯的颜面?

尉迟恭、秦叔宝想起身为王恶辩解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

程咬金端坐不动,面容却有几分古怪。

王珪满头大汗。

天本来就够热的,这二位一起争执,偏偏礼部祠部司还就是两大之间的小,倒向哪头,以后都有小鞋穿的。

倒是可以考虑转行去卖小鞋。

祠部司郎中沈煅一脸的络腮胡子,看上去像个武将,与礼部这个衙门感觉不搭调。

沈煅的禀报倒是一板一眼的:“大唐的寺庙,三千六百六十五座,其中建康现存寺庙二百三十七座,僧尼多达三十万之众。”

众皆哗然。

大家知道现存不少寺庙,可绝对想不到会有那么多!

三十万僧尼,似乎比周武帝宇文邕强令三百万僧尼还俗的数目少,可汇聚起来也是足够让大唐动荡的力量。

“其中,建康之地,一村居然有三庙!”

长孙无忌作叹息状:“好吧,老夫失察了。不过,大唐居然有如此多的僧众,不事生产、不纳税、不服役,俨然国中之国,大唐岂能长久?”

这会儿,多数人才反应过来。

啊呸!

之前这俩人对撕的架势,是为了此事做铺垫啊!

还耶耶票钱!

甚?

没买过票?

那没事了。

“赵国公,百姓有信奉佛祖的需求,额们似乎不适合管。”

“是呀,方外之地,理应宽容一些。”

长孙无忌闭嘴,目光挑向王恶,意思明确:后面的,你小子唱独角戏吧。

王恶站出来,目光锐利地盯着那些喋喋不休为佛家辩护的官员,盯到他们浑身发毛,盯到他们讪讪地住口。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大唐的子民,说是信佛礼道,其实,最信的,还是自家的祖宗,”

“那么,问题来了,为甚会有那么多官员为佛家求情呢?纯粹是为了信仰?这话哄孩子呐。”

“注意一个问题,免徭役、免税赋。只要一个寺庙有僧人,就可以无限制的免税赋,啧啧,连本侯都想削发了,然后把整个大唐的土地全部归于本侯名下,看看大唐以后拿甚么养兵。”

王恶的毒舌让人面色剧变。

王恶这话直指一大弊端——投献。

同时,也是在指责这些官员以弄到的土地挂靠寺庙名下。

在后世,有一个专业的词形容——洗钱。

“臣请陛下赐纸笔。”

王恶的请求李世民自然毫不迟疑。

王恶挥毫疾书。

《百丈清规》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这是后来的禅宗整理出的清规戒律,倚仗《百丈清规》,禅宗避过了几次大清洗。

沈煅如痴如醉的看了一遍,摇头晃脑的吟诵了一遍,顿时奉为圭臬。

“蓝田侯,下官,下官请求,将这《百丈清规》纳入祠部司,奉为度牒考核的必试项目!”

王恶大笑:“可以,不过,你得推荐他们到三味书屋买《百丈清规》。”

沈煅当然知道三味书屋是王恶岳丈的产业,自然不介意投桃报李:“下官会让人查验各寺、观,是否购买了足够的《百丈清规》,购买的《百丈清规》没有三味书屋印记的一律无效。”

这就是权力的好处,让你低头你就不能抬头。

作为佛道的直属上司,祠部司有底气说这话。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

李世民点头:“既然王端正对方外之地颇为了解,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王恶拱手:“既然如此,臣就斗胆说说。僧尼免徭役,这一点可以继续,无关大局;免税赋,这一点却必须重新商榷,方外人士有一定免税的权力,可以,但必须限死了人均免几亩地的税赋,超出部分正常征收税赋。”

“否则的话,就像臣刚才的玩笑,把天下的田地全部投献到一人身上,大唐的军队谁养?”

“寺庙之中供佛像,可以,泥胎木偶。不允许将钢铁用于铸神佛。”

“自耕自给的寺庙、道观,免税赋的田亩数可以适当放宽。”

“祠部司应每年安排一定人手下去查访,看看各处是否有不法之事。”

“限定每县允许存在两个道观、两个寺庙,三都(长安、洛阳、太原)可适当放宽,亦不许超过十个,多余的僧道,要么还俗,要么去静海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新罗府、百济府发展,要么送去高句丽、倭国、吐蕃发展。”

芙蓉园内一片惊呼。

宽仁大度王端正,下手太狠了!

按他这搞法,天下三千多寺庙,十不存一啊!

道家可能连带着会有一点损失,却可以忽略不计,反正道士们道观少、人数也少,还多数是自耕自用。

佛家是哪里得罪了宽仁大度王端正?

没听过他的名号么?

“陛下,臣抗议!”

“臣抗议!”

一溜的大臣站了出来。

寺庙这玩意儿,如果不涉及利益,谁愿意管他去死?

说得好像在家就不能烧香拜佛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