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纽约超级警猫 > 第190章 富家女失踪了

纽约超级警猫 第190章 富家女失踪了

作者:卡尔猫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7:36

第190章 富家女失踪了

纽约超级警猫第190章富家女失踪了“守护天使”在纽约诞生他们是英雄还是作秀?

“守护天使”:饱受争议的“凡人英雄”

许多人儿时都有个英雄梦,想象自己维护正义、受人崇拜。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纽约,活跃着一群“都市游侠”,他们并非警察,却屡屡出没于最危险的地区,在平凡的现实中实现英雄的梦想。这些身穿红色制服的人称自己为“守护天使”。

“守护天使”在“罪恶之城”诞生

2017年11月16日,在拍摄完成一年后,饱受争议的纪录片《民兵队:柯蒂斯mi斯利瓦和守护天使的震撼真实故事》在美国纽约举行了首映式。

34岁的导演戴维mi威克斯勒对英国《每日邮报》讲述了影片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见到斯利瓦时,威克斯勒5岁,一家人在曼哈顿街头散步,父亲忽然指着一个戴红色贝雷帽的男人对他说:“这些人是超级英雄。如果有一天你在纽约遇到危险,他们会来救你。”

那个男人是打击犯罪的民间组织“守护天使”的创始人。从那时起,“超级英雄”这个词就和鲜红的贝雷帽一起深深刻在威克斯勒心里。长大后,他辗转找到斯利瓦,表达了想为他拍摄纪录片的愿望。软磨硬泡、请斯利瓦吃了20次饭以后,后者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站在繁荣而有序的纽约街头,谁能想到,这座国际大都市30年前是座“罪恶之城”?许多纪录片、电影和文字资料记录了纽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景象:经济衰退,城市几近破产,几乎陷入无政府状态,暴力犯罪飙升。几大黑帮控制了整座城市,毒贩在光天化日下交易,街头经常爆发枪战,谋杀、盗窃、抢劫、强奸是家常便饭。纪录片《最暴力的一年》称,“每个来到纽约的人要学习的第一件事是保护自己,远离犯罪。”

犯罪最猖獗的地方是地铁。仅在1981年,纽约地铁就发生了1.4万起刑事案件,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后期,纽约已沦为地狱。”斯利瓦告诉《每日邮报》,“黑帮控制了所有街区。我住在布鲁克林区,到布朗克斯区上班不得不搭乘地铁,那里混乱、肮脏、无法无天,每次坐地铁都如同生死考验。在我小时候,纽约不是这样的。”

当年,斯利瓦是麦当劳的夜班经理。店内经常遭遇犯罪事件,虽然多次报警,但斯利瓦认为“那只是个笑话”——警察什么都管不了,还会向他索要免费食物。

以生命对抗犯罪,唯一的报酬是人们的感谢

忍无可忍的斯利瓦发现求救不如自救。1979年,身材高大、会些功夫的他成立了“守护天使”组织,旨在打击犯罪。他呼吁“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全指望政府”,受害者必须予以反击,因为好人的忍让等于坏人的胜利。他为组织设计的制服是印有logo的T恤衫,搭配军队常用的贝雷帽,帽檐别着一排徽章,颇有些摇滚范儿。

斯利瓦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者。“守护天使”早期成员之一迪亚斯对《纽约时报》说,当年他开了家皮草店,有位顾客因为出手阔绰被人盯上,一出店门就被抢劫了。作为生意人,迪亚斯选择袖手旁观,这种软弱让他成了歹徒的下一个目标。被洗劫一空后,他幡然醒悟,化名“斯万”加入了“守护天使”,决定与犯罪斗争到底。

“很多人在‘守护天使’中找到了尊严。”作为有色人种感到被社区排斥的他说,“过去人们叫我老迪亚斯,而当我穿上制服、戴上贝雷帽,我就变成了‘守护天使斯万’,人们会友善地拍拍我的肩,向我致敬。”

起初,“守护天使”的巡逻地点是地铁沿线,后来扩大到中央公园等犯罪严重的地区,并根据犯罪性质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对方没有明显的恶意,那就不必用力太猛。如果对方一副非打不可的样子,你就可以大展身手了。”斯利瓦告诉美国“BigThink”网站。

有人视他们的行动为“民间抓捕”,有非法拘禁、侵犯人权甚至绑架的嫌疑,斯利瓦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每位“守护天使”都会定期接受培训,对法律烂熟于心。30多年来,这一组织的各分支已在全球140多座城市实施了上千次行动,但从未被起诉。“我们只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采取行动,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斯利瓦深信,“哪个地方问题严重,我们就能从哪个地方招募到成员——他们比别人更渴望改变自己的街区。”他告诉美国《赫芬顿邮报》,“守护天使”的成员都是志愿者,没有薪资也不配备武器,他们获得的唯一报酬就是人们的感谢。

对抗犯罪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几乎每名成员都受过伤,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斯利瓦也多次陷入险境,据《纽约时报》报道,1992年6月的一个清晨,有人偷了一辆出租车,伪装成出租车司机等在他家门口,待斯利瓦上车后突然拔枪向他射击。身中数枪的斯利瓦侥幸逃脱。在被袭击前,他刚拆除固定腕骨的石膏。至于袭击者是谁,至今尚未查明。

是英雄还是作秀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斯利瓦和同伴们频频在媒体上亮相。他录制采访节目、参加脱口秀,还成立了自己的电台。与此同时,对他的质疑声也节节高涨。一些警察指责是他们搅局者,让情况变得愈发复杂,还有人说他们是不要命的疯子,专挑有记者的地方出现,有沽名钓誉之嫌。

就连“守护天使”的一些成员也开始倒戈相向。1992年,“守护天使”的创建者之一托尼mi毛向《纽约时报》透露,斯利瓦曾把汽油倒在自己身上,让两名组织成员扮演犯罪分子,伪造“打击犯罪活动”的照片。另一名前成员称,组织的某位主管涉嫌性侵儿童,斯利瓦却有意包庇此人;斯利瓦每次都让其他人冲在前面,自己躲在安全的后方。

“有一段时间,斯利瓦急于扩大组织规模,什么人都招。”前武术教练普林斯告诉《纽约时报》,“据我所知,其中接受过充分培训的人很少。让这些空有一腔热血却毫无经验的人冲锋陷阵是极其危险的。”他回忆称,缺乏协同作战训练的团队在实战中搞不清状况,无法共同进退,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有一次,一名队员只身闯入毒品交易现场,误以为身后会有同伴支援。还有一次,队员们尚未从现场全部撤离,负责接应的车辆就已离开,一人因此受伤。

斯利瓦的一位前妻斥责他是“世界级的骗子”。据《每日邮报》报道,2013年5月她提起诉讼,要求斯利瓦为婚内出轨赔偿145万美元。她控诉称,斯利瓦有两个私生子,还在分居期间把共同财产转移到情妇名下。

普林斯慨叹“‘天使’远离了初衷”,但他表示,同伴们做过实实在在的义举,对城市安全有不可抹杀的贡献。“很多事真实发生过,我们受过伤,流过血”。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几任纽约市长实行铁腕治理,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治安已全面好转,犯罪率降至上世纪80年代的1/3以下。“守护天使”逐渐从纽约民众的视线中消失,但他们的理念在其他国家传播开来。斯利瓦告诉英国《每日电讯报》,18个国家的100多座城市成立了“守护天使”分支机构,成员达到5000名。2016年2月13日,日本“守护天使”在第20个生日之际庆祝“20年来的无私奉献”。

斯利瓦说,“守护天使”并未退场,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转移了关注的重点。过去在地铁里发生的多是暴力事件,如今他们打击的主要对象是跟踪、骚扰女性的“地铁痴汉”。他们还新增了动物保护项目,将流浪猫引入居民区捕鼠,并为社区提供安全培训,把食物分发给无家可归者。

在威克斯勒的纪录片中,年过六旬的斯利瓦已不复当年的神采飞扬。他身体发福,独自生活,说话时有些漏风,不免让人产生“尚能饭否”的感慨。回顾往事,斯利瓦认为自己最大的遗憾是“结了太多次婚”,为此多次与人对簿公堂。他不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守护天使”是英雄,也非传统意义的民兵,而是“社会的组织者”,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

胡文莉来源:中国青年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