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雇我吧崇祯 > 第257章、替大明说话

雇我吧崇祯 第257章、替大明说话

作者:马脸微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8:14

第257章、替大明说话

祖大乐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跨入关内了,虽然说起来最近处相距也不过几百里地而已,但“降清”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他与关内吴家的一道无形鸿沟,可以说是已经相见时难别亦难了。

但这一次入关,他却不仅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而且隐隐的还有一种莫名的衣锦还乡之感。

现在,大明皇帝死了,曾经壁垒森严的关宁一线,只剩下山海关一座孤城。

关键是,这座孤城却还在自家人手上。

虽然自己的这个外甥吴三桂对于归降盛京之事,一直遮遮掩掩,甚至讳莫如深,但就冲他最近终于给大哥祖大寿回了一封亲笔信来看,这个外甥,内心其实已经是有感于大局所迫,眼看就要松动下来。

再加上多尔衮不惜重金和时间,在京城安插多年的多个密探和暗子,接连送出了许多天大机密。

所以,多尔衮感到时机已然成熟,便果断地让他启程,亲自来做说客招降吴三桂。

对于祖大乐的到了,吴三桂其实不用他说,就猜到他的来意。

说心里话,在他的几个舅舅中,他第一佩服的就是大舅祖大寿,而且祖大寿还算是他的贵人。第二佩服的就是有着“祖二疯子”的三舅祖大弼。

而心底最鄙视的,就是眼前这个二舅祖大乐。

虽说眼下他自己也已经开始受形势所迫,渐渐转到了倾向于向北投靠的心思。

但是,他却始终对这个早早就露出了反骨,并且第一个投降了皇太极还反过来劝降自家大哥的祖大乐,从来都是不假颜色地反感与他。

但是天下之势就是这样差强人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望着祖大乐得意洋洋地自北而来,他还不是就这样迎出了十里地来,脸上还得第一次对他露出笑来吗?

看到吴三桂笑得实在难看,一直辅佐在他左右的长兄吴三凤摇摇头,抬手在他肩上拍了拍,随即翻身下马,远远地拜道:

“恭迎二舅还乡,我们两家人终于又相见了!”

祖大乐哈哈大笑,径直坐在马上,远远地打量了一眼同样骑在马上远远望着他的吴三桂,忽然扬鞭指着四野道:

“还是三凤说得好哇,这关宁一线,原本就是祖吴两家风水宝地,如若不然,那上吊自缢了的皇帝,也不会专门下旨,在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哎对了,说到这个,咱们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在城里可还好好的?”

吴三凤回头看了看吴三桂,笑道:

“舅舅们在时,关宁一线就是咱们的天下。舅舅们就算不在家乡去了北边,这关宁一线,不依然还是我们自家人手里吗?”

“二舅只管放心,咱们这御赐的镇辽功德牌坊,都好好的还在宁远城哩!”

御赐?

祖大乐啧啧嘴,忽然皱眉道:

“三凤呀,这御赐二字,以后可要慎用。这次盛京举全国之力入关中原,加上大明皇帝也已自己吊死,多尔衮又是罕逢敌手,李自成在他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一样,这天下迟早就是他们的!”

“所以,咱们这原来听着还不错的功德牌坊,以后怕是还会成了咱们手中的烫手山芋,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

不知为何,听祖大乐忽然这般说辞在整个家族都是无上荣耀的镇辽功德牌坊,这一次,就连吴三凤也没有再接茬,只是笑着继续接茬道:

“二舅,怕是这一次你来永平县城,除了这西沙河驿驻兵大营,别处也就只能在县城里去转转了。想看牌坊,只能下次了!”

哦,祖大乐不解道:

“这是为何呀,永平县离咱们的宁远城山海关也就百十多里地吧?”

吴三辅笑了笑,表情复杂道:

“二舅还记得山海关几里地外横穿而过的那条干涸了的顺河么?前些日子,不知燕山何处突降大水,现在顺河又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河。三四十年都没有码头、船家了,现在河这边、河那边想要往来,还真成了麻烦事哩!”

还有这等奇事?

久未回乡的祖大乐,内心当然是想极了想要回山海关宁远城去的。

去干什么呢?

自然一是看看久别的故土,二就是好生炫耀一番。

两人说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吴三桂面前。

吴三桂这才翻身下马,草草一礼道:

“二舅,大舅可好?”

第一句话不是问自己好,反而去问不在三人中的祖大寿。

祖大乐顿时脸一黑,不悦地哼哼一声道:

“他是咱家的招牌,走到哪里都是好的,能有什么不好。”

“哼,现在是摄政王主政盛京,已经正式将八旗制也给了汉军,大哥现在是堂堂的汉八旗正黄旗总兵,名头虽在洪承畴之下,但却比他有名无实强多了!”

吴三桂嘿然无语,半晌,转身对吴三凤道:

“大哥,你且陪着二舅慢慢走着,四处转转。刚刚有飞鸽传书,山海关那边有紧急军情,我须得先赶回大营中军!”

说着,不等二人搭话,他便翻身上马,在七八十个亲兵前呼后拥之下,泼喇喇地径直去了。

祖大乐直看得一阵愕然,愣怔半晌,方才在嘴里冷哼一声。

吴三凤看了祖大乐一眼,忽然摇头道:

“二舅,大舅在大明时就已经是总兵官,领左都督,最高时还曾做到了督师,皇恩浩荡,盛极一时。怎么到了北边,才不过一个区区总兵?”

祖大乐一怔,方才幡然醒悟过来:

刚刚吴三桂明明面上的礼节还是好好的,怎么忽然间就变脸了呢?

原来症结在这里啊!

果然是祸从口出,祖大乐一时间十分懊悔,呆立半晌,随即搓手道:

“三凤呀,你们还不曾亲身接触过盛京那边,不知道他们的体制与过去的大明多有不同。”

“唉,三两句话说不清楚,等以后你们就慢慢懂了。”

吴三凤心里不觉也是冷哼一声,嘴里不由得竟也脱口顶了他一句道:

“二舅这句话,可就有些差矣。”

“大明皇帝虽然以死殉国,但大明怎么就成了过去,二舅也是从大明出去的,难道忘了大明就是这样的——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

“所以,也才有了京城的正式朝廷,和南-京的备用朝廷。这样的体制,可是北边学不来的。而且,他们现在有多少东西是从大明照搬过去的,学了那么多,跟大明亦步亦趋,东施效颦,我们这些读过圣贤书的,又哪里不懂呢?”

没想到在吴氏几个兄弟里面最为儒雅的吴三凤,竟然也有如此伶牙俐齿的一面。

祖大乐被顶的张口结舌,只好黑脸道:

“三凤,你们这样要不得也,以后若真投了盛京,万万不要再像今天这样在替大明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