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雇我吧崇祯 > 第275章、北城密室

雇我吧崇祯 第275章、北城密室

作者:马脸微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8:14

第275章、北城密室

看到六大儒全都入他毂中,吴三桂赶紧趁势道:

“诸位大先生说得好,现在的北方,的确就像三国之时已成三足鼎立之势——”

“关外的多尔衮,就像当年的曹魏那样兵强马壮,最为势大。而已经抢得了京师的李自成,也像当年的东吴独得天时地利,唯有我吴三桂就像刘玄德一样孤悬荆州一座城池,最为势弱。”

“为边关计,为黎民百姓计,我吴三桂思来想去,最后只有归顺李自成这一条道可走。可惜在前几次接触中,阴差阳错的,他已经对我有了误会和猜忌。”

“我委屈啊,各位大先生,你们也都知道,我引军两万前出京畿重地,当初也是奉召行事,勤王之师,安敢不动?”

“可谁知京师如此不堪一击,仅仅两日不到便告城破。我都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他李自成就以为我引军两万前去是为了打他,更有传言是为了我的爱妾陈圆圆!”

“唉,天可怜见,现在他一怒之下,竟令他帐下第一悍将刘宗敏,直接领军十万一路北来,对我关宁一线大兵压境。”

“各位大先生,今日请诸位前来,就是要与诸君商议此事。”

说着,他招了招手,两旁的幕僚会意,连忙捧出一叠往来书信和密函,分发给了在座的六大儒。

吴三桂继续演戏道:

“各位大先生好生看看,我吴三桂说错了没有?”

“这每一封书信和密函上,对多尔衮,我哪一句话,不是义正词严,全都是对他嗤之以鼻。而对李自成,我又是怎样的不断礼让,苦口婆心,为的不就是想着放下刀兵,早日与民休息,重振我汉家天下风清气正,政通人和之象吗?”

看着手中吴三桂与多尔衮、李自成三家往来信函,六大儒直看得心潮澎湃,怒发冲冠。

只听砰地一声,李友松忽然拍桌而起,长身一揖道:

“平西伯,你之苦心我等均已心知,你将我等召来必是有事所托。你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

吴三桂大喜,没想到他头疼的事情竟然进行的这般顺利,当即起身团团一拜道:

“吴三桂在此替关宁边关及其黎民百姓,谢过诸位大先生。先生等果然不愧是我边关大儒,深明大义。”

“事已至此,我也话不多说,吴三桂想恳请诸位在座大先生,代表我吴三桂及其边关无数黎民百姓,前去西沙河驿,以犒赏三军之名面见刘宗敏及其十万大军,并专程我的书信。”

李友松看了看其余五人,见五人都是徐徐点头,于是慨然将这一天大之事揽承下来:

“平西伯,我等这就回去准备一下,随后就出城去见那有名的悍将刘宗敏,希望能够不负使命!”

吴三桂赶紧团团一揖,做出感激涕零状道:

“多谢诸位大先生,请受我吴三桂一拜!”

“另外还要与各位先生说清楚的是,此番刘宗敏引军十万大军而来,实乃是来问罪与我边关军民的。”

“所以,长伯在此一定要向诸先生讲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此番前去,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还望诸先生考虑清楚了再说!”

李友松长笑一声,豪气干云地摆手道:

“此乃为国为民之事,就算丢了性命又有何妨?”

“平西伯毋庸多虑,我等既然接下了此事,必将尽人事尽天命,但愿上苍能看在我大明如今国已不国份上,佑我中华再度永续昌盛也!”

六人犹如壮士一去不复返地悲壮而去。

吴三桂自然也是将表面文章做到了极致,领着关宁诸城总兵、参将以上大小官员,一直将李友松等六大儒远远地送出十里之外,两边方才辞别而去。

人群散尽,吴三桂身边剩下的,尽皆心腹爱将。

这些天一直都在威逼利诱各大富绅豪商捐钱捐粮的吴三辅,终于长舒一口气,望着远去的六大儒背影笑道:

“没想到这些人虽然有些傻到家,但老实说倒也还是教人值得给他们竖大拇指的。”

“只是稍微有些可惜了,为了让他们心甘情愿去抵挡一阵刘宗敏十万大军,我们可也因此损失了不少钱粮哩。他六家富庶程度,可是在我关宁一线屈指可数的!”

刚刚就任山海关总兵的高第,看了一眼脸上捉摸不定的吴三桂,小心翼翼道:

“他们也就是去送死的,也许用不了几日,他们的脑袋,就会被那莽夫刘宗敏砍了送将回来,对我们进行震慑和恐吓。”

“到那时,三辅将军若是还觉得肉痛,不就有理由将他六家财产全部抄没了!”

吴三辅呲牙一笑,摸了摸他下巴上的胡须道:

“没想到高总兵也是此道中人,竟然想的与我不谋而合了,哈哈!”

吴三桂忽然扭过头来,冷冷地盯着两人看了一眼,哼声道:

“尔等两人,为何每次说话,就让我不喜呢?”

“下次给老子记着点儿,隔墙有耳,就算是在这儿荒郊野外,也备不住有一双谁家的耳朵在听着哩!”

两人吓得对视一眼,赶紧认错道:

“知道了伯爷,下次我等一定多加小心。”

提心吊胆等了一上午的刘校坚,终于接到了一封刘台山托人送回的草草写就的便笺。

一目十行地读完信,刘校坚虽然松了一口气,但却一下子陷入到了更大的迷茫中:

难道此前所有的预测和观察都错了,我们都错怪了平西伯?

因为是当中写信,便笺中,刘台山连一些可能引起误会和猜疑的话,都没有写,只是平实地告诉刘校坚,这次出城,乃是代表整个山海关军民人等,去与刘宗敏接洽和谈归顺之事。

所以,要想从这封便笺上读到刘台山最新暗示,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沉思良久,刘校坚收好便笺,将满身披挂和提前预备在手边的刀枪和弓箭卸下,唤出两名心腹家将,一路向北城门而去。

在刚刚被吴三桂任命为北城门守将之初,深谋远虑的刘台山,就利用他的职权便利,在城门附近买下了一座毫不起眼的院子。入手后,又经过多年暗地改造,逐渐建成了一座少有人知的刘家外院见密室。

没想到,多年前的一次有心之举,这一次还真就给用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