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雇我吧崇祯 > 第299章、女流之辈布木布泰

雇我吧崇祯 第299章、女流之辈布木布泰

作者:马脸微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8:14

第299章、女流之辈布木布泰

自从在笃恭殿,搬出迄今为止仅有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人亲自用过的“大将军”敕印,连同刻有长顺天符文的金刀令符,并将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二划归到多尔衮旗下,更以全礼隆重礼仪拜其为帅,皇太极后妃,小皇帝福临生母,也就是世上颇有些名声的孝庄文皇后,永福宫庄妃,发迹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布木布泰,就一直心神不宁。

直到多尔衮统帅下的大军最后一个卒子,全部消失在盛京城境内,她才算彻底放下一颗心来。

老实说,孤儿寡母。突然被推向这个国家权力最高峰,她内心与日俱增的恐惧,远远高过她为自己的科尔沁部落博尔济吉特氏,诞生一名皇帝的兴奋。

就算她是一个女人,她也很清楚她和她的小福临现在所面临的环境,简直就是最为凶险的群狼环伺。

别的不说,单是一个曾经的皇长子豪格,每日盯着殿上高高而坐,却又时时刻刻都在打瞌睡的小福临,那一双闪烁不定的目光,就已经足够让她每日恶梦不断了。

其他人更不用说,暗流涌动,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谁随便伸出一根手指头,就能将她娘俩儿一把捏死。

所以,从始至终,不管是谁,别人说什么,她都一声不响,用印、用章,她都毫不犹豫地拿出来。

直到后来,与她有些同病相怜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不知从何时猜出了她整日战战兢兢、谨小慎微背后的心思,于是忽然在一日上书时,将原本在那场全体王公贝勒参加并决定皇位最后归属的“誓书典礼”上的公开昭告,“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字面表述,自行修改为“以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可别小看这字面上排名先后的小小变动。

聪慧的布木布泰,马上在文告上签印、盖章,并罕见地与济尔哈朗多说了两句闲话。

过了两天,济尔哈朗果然心有灵犀,又送呈了一份文告,建议敕封睿亲王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并正式晓谕群臣,以这个最新封号为准。

这次行动,虽然毫无意外地遭受到了来自两黄旗的豪格、代善,以及其他几旗不同程度地非议甚至抵触,但最终结果,还是让多尔衮从此一举成功凌驾于诸王之上。

作为投桃报李,其实一直都在自己内心摇摆不定的多尔衮,终于也在最后一次审时度势之后,在郡王阿达礼、贝子硕讬,不知死活地再次明目张胆地敦请多尔衮自立为帝时,大张旗鼓地将两人缉拿在案,并晓谕群臣,公开诛杀了阿达礼和贝子硕讬,算是让整日惶惶不可终日的木布木泰,彻底放下了心里久压不决的一块大石!

谁知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在多尔衮大军深入中原,捷报频传之际,这一日,忽然一个噩耗紧急传来:

骁勇善战,面对整个大明几乎就是无敌化身的“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因为大意,竟然仅仅带着三个牛录的护卫,就轻率地冒进到了山海关下游一带的石河两岸。

因为准备不足,战马意外惊水,六百人在渡河后一下子被拦在了对岸。

据前来惶急地禀报这个令人不安消息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说,作为分工,以及诸王确认的两大摄政王,在辅政时,多尔衮与他曾经明言过两人之间的一种默契:

两大摄政王,同在盛京都城时,以多尔衮为正,济尔哈朗为副。

两大摄政王,若是分开两地,或者有拥兵在外,则一人必须坚守都城须臾不离半步。镇守都城盛京者,可居中调停所有内政。

而另一个只有两人心照不宣的,就是不管是谁若遇紧急状况,看在飞鸽传书里加一道只有二人才知的密语。见此密语,镇守都城盛京者,就必须立刻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和措施,对突发状况实施不惜一切代价的援救,或者力保都城不乱不失!

多尔衮给济尔哈朗的这道密语,就是一句话:

“这是最后一只信鸽!”

而多尔衮又多加了一句明面上的附语,更让济尔哈朗忍不住的心惊肉跳:

“三日内若再无任何飞鸽传书,速速启动预定之策,切切切!”

一连三个切,令济尔哈朗即便是面对一个女流之辈时,他也险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绪,虽然是面朝小皇帝福临,但嘴里却是对着木布木泰道:

“还请皇帝速速颁旨,速调正白旗及其多铎入关,暂代叔父摄政王一切关外军机大事!”

六岁的小福临,只顾玩耍,听见济尔哈朗明显有异于平日的急吼吼语气,终究还是天性使然,看了他一眼,一副稚气未脱道:

“有人跟我说了,任何人在皇帝面前都不能吵吵闹闹。我是皇帝,你要小点声儿说话!”

阿济格见木布木泰一脸惶然,只好装模作样望着小福临一礼道:

“皇帝赎罪,来,我这里有关内送来的江南米糕,十分美味,皇帝且尝尝。若好吃,我再教人多弄些回来——”

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一块糕点,递给小福临。

小福临顿时高兴起来,眉飞色舞地手舞足蹈着,就要旁边的小太监过去给他取来。

“摄政王还请赎罪,这、这糕点,皇帝还不能当着面吃,须得、须得——”

一个大内黄门,壮胆上前施礼道。

这是规矩,而且还是他与多尔衮一起定下来的,岂能不知。

济尔哈朗不耐烦地摆手道:

“速去,速去,到时也多赏你一块!”

几名太监,慌忙引着小福临去了后殿。

这时,布木布泰也终于从最初的震惊和惶恐中缓过神来,而且也毕竟隐在小皇帝身后从政了许久,很多事情早已融会贯通。

现在,从济尔哈朗的情报和陈词中,前后对比相加印证,居然马上也是醒悟了过来,盯着济尔哈朗有些惊惧道:

“摄政王,多铎及其正白旗是叔父摄政王旗下唯一留置在京城的兵马。”

“此刻将他们火速调入关内,那盛京这边,万一忽然动乱起来又该如何是好?”

济尔哈朗赞许地看了一眼布木布泰,抚须道:

“无妨,既然走出这步棋,我们自然有后面的棋相跟着——”

“多铎和正白旗一出京,我就以摄政王之名召唤代善,每日必须与我一起来皇帝面前问政理政。这样的话,即便他们想动些什么手脚,在我们眼皮底下也会多有忌惮和不便的。”

“如果多铎此刻若不火速带着正白旗入关坐镇,在叔父摄政王缺位大军状况下,豪格若是趁乱祸害已经全部入关各旗大军,那才是真正的祸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