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雇我吧崇祯 > 0036、孙承宗后人

雇我吧崇祯 0036、孙承宗后人

作者:马脸微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8:14

0036、孙承宗后人

这支前来勤王的大明江南水师,全部汇聚起来的大小船只足足有三四百艘之多。

但是,因为这是要去勤王,而且勤王的主战场也不是在渤海之上,抵达这里最终还是都要上岸去奔赴京畿重地才能达成勤王目标的。

所以,看上去三四百艘大小船只,但真正用来突击和杀敌的战船,却不过上百艘,仅仅只占整个船队的三成还不到。

而满清鞑子在整个环渤海湾的大大小小的船只竟多达上千艘之多,而且其中七成以上都是用来突击的战船,而抵前布置的这些大小船只,虽然不过两百多艘,但九成以上都是战船。

负责督战的鞑子水师首领,是一员被多尔衮点名专门从最是骁勇善战的正白旗抽调过来的悍将,名叫喇尔刺,手中沾满了汉人军民的鲜血。

这家伙一开始听说从海上勤王而来的大明水师,密密麻麻的竟有三四百艘之多,顿时吓了一跳,再联想到大明水师在海战上面的威名,当时就有了一种想要临阵退缩,回到大本营与上千艘战船合兵一处的念头。

但是作为侦骑和探报的几艘鞑子战船,领头的却是一个从未见识过大明水师战力的愣头青,而且其本人也是善使一根狼牙棒,曾经在野战中创下过一人一骑闯入一个大明百户所杀翻数十人的惊人战绩。

可以说,这个愣头青是这支由多尔衮为了满清鞑子在山海关乃至整个北方海防线上,精心打造出来的鞑子水师无数精英悍卒的一个缩影。

像类似于这个愣头青同等战力的鞑子兵,几乎占了这支鞑子水师的一半以上。

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多尔衮的确是满清鞑子中少有的几个雄才大略之酋首,同时也说明了他为了顺利入关并站稳第一步脚跟的重要之地——山海关极其重视的程度。

当然了,也应该毫不讳言的说,多尔衮的这番处心积虑在海上的部署,除了本身其敏锐的战略眼光之外,终究还是对他们自身最差的一个短板的不自信——

海战,对他们这些马背民族来说,别说在水上舞刀弄枪,就是单手站在船上,那份天晕地转的眩晕也足以打垮他们了。

所以,多尔衮对于他们这支前所未有的水师,几乎可以说倾尽了全国之力,而且抽调过来的全部都是八旗中的精兵强将。

正因为如此,还从来没有吃过大明水师苦头的这个愣头青,仗着自己战功等身,而且本身官职也是不低,加上组建水师以来,虽然是严阵以待防范着大明水师的时刻突击,但平日里都是他们在这方海域耀武扬威。

而他所统领的这个海上探马侦骑小船队,对突然杀过来的大明水师大小船只,自然看得比他们这支水师的统制要清楚得多,所以当即就拦住想要发令撤兵的喇尔刺道:

“将军,大明水师看上去虽然大大小小的船只多达数百艘,但我们一路冒死跟着刺探,发现真正架着红衣大炮的大明船只,我们数了数,总共也不过百艘。”

战船,才不过百艘?

喇尔刺虽然不敢相信,但终究还是在地面野战中打胜仗打习惯了,优势心理作祟,当即爬上了他的战船楼台之上,举起千里眼看了起来。

“怎么样,将军,是不是卑职说的那样,露着炮口的大明船只,怎么数也数不过百艘吧?”

嗯,数清了来犯大明舰队真正战船数量之后,喇尔刺的信心一下回来了,嘴里狞笑一声,智商似乎也一下子跟着爆棚道:

“看来果然是让我摄政王猜着了,这大明的狗皇帝现在拼了命的到处发勤王诏令,陆上因为有我们的铁骑四处纵横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就动起了脑筋从海上运兵过来。”

“看这支大明水师的模样,里面绝大多数的船只肯定是用来运兵的,只有区区百艘作为护航之用。”

“长生天,这次看来是让我们逮着了,我大清第一场海战,将在我的手中来一场旗开得胜。嘿嘿,捷报若是传到摄政王那里,老子这头上的顶戴——”

说着,这家伙忽然板起脸来,转身开始一一发令道:

“快快快,将所有牛角号都给老子吹起来!”

“命令,除了少数侦骑船、运粮船之外,所有战船全线出击!”

与喇尔刺一样,这次统领这支大明江南水师的也不是寻常人,乃是由马士英、史可法共同认可并亲自点名的江南水师总督座前的一员悍将,同时也是原督师孙承宗的一个远房侄孙,名孙继光。

孙承宗致仕回乡,便一直在江南深居简出。

虽然过着隐居生涯,但作为大明曾经的股闳重臣和有名的督师,孙承宗的目光实际上从未离开过大明战事半步。

只可惜的是,1638年也就是崇祯十一年间,背负着松锦之战罪名的孙承宗,面对进犯到了腹地高阳的鞑子大军,尽管他拼尽全力率全城抗敌,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在城破之际举家**算是为国尽忠了。

当时跟着孙承宗一起慷慨奔赴国难的家人中,有他的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还有两个侄子,八个侄孙,高阳一战孙家还有一百多个人遇难,可以说举家殉国了。

但实际上,真正的历史据说孙承宗一共有七个儿子,但是死了只有五个,除去早夭或者儿子无后,孙承宗是不可能没有后代的。另外孙承宗有十三个孙子,但是战死的只有六个,说明孙承宗还是有后人活下来的。

而这个孙继光,虽然算不上孙承宗一脉的嫡亲,但终究还是算得上孙承宗一门。所以,在孙承宗举家赴难后,皇帝崇祯也是伤心不已,感念其全门英烈,对其九族之内的血脉,曾经专门下旨从优抚恤。

而孙继光自己也很争气,在朝廷的优抚和栽培下,加上自己的努力,而且本身又能文能武,生于水乡精通水性,所以带着一腔报国热血和复仇之志,很快就在江南水师中崭露头角。

当京畿重地战事吃紧,皇帝崇祯连发勤王诏令,孙继光便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当了这次东进勤王从海上运兵护航的主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