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77章 私心是什么

官路红人 第177章 私心是什么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77章 私心是什么

官路红人正文第177章私心是什么因为是党委会,参加会议的人到来,看到张文辉和杨再新的神情,也都明白今晚的会不会平静。

自从张文辉到任后,怀仁镇党政之间就是这种状况,处在较劲的状态。张文辉想什么,杨再新又是什么样的性格,党组成员们都有数。

张继光、王鑫、龙利群、田林俊等人都心里明白,在张文辉到来之前,怀仁镇出现的哪一个空档期,给大家带来的感受不一样。

如今,他们虽然没有多少话语权,可心里还是有选择、有倾向的。党委会里有书记一票否决的权力,但你真的这样做后,承担的压力、后果也是非同一般。

在怀仁镇,以后可能就处在党政一把手段竞争状态下进行工作,这样环境里做工作,总会缚手缚脚,不得精髓。

如果可选择,张继光等人愿意回到张文辉到来之前的那段时光。不过,个人意愿在国内就是笑话,没有人会听下面的人心声。

“好了,人到了,开始开会吧。”张文辉也感受到会场的凝重,感受到张继光等人在暗地交换眼色。“继光书记,你主持会议吧。”

“好吧。”张继光只得抬头起来,他是怀仁镇专职副书记,主要负责怀仁镇的宣传、党建、支部、党员思想等等方面的工作,实际上的职权要宽泛得多。特别是张文辉到怀仁镇后,要依靠张继光来做台阶,与杨再新对话、传话。

张继光也明白,今晚的会议主题是什么,张文辉给他简略地说过,也表达了张文辉的态度。“下面开会,今天会议的主题,想必大家也知道了,也有琢磨过。

在此,我重述一遍。再新镇长有意要在怀仁镇引进刺梨种植项目,这个项目引进,对怀仁镇到底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困难存在的恶果;工作上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压力和阻力;各人对这个引进项目工作到底有什么态度,都是我们要讨论的范围。

下面请文辉书记先谈谈吧。”

请谁先谈,是有规矩的。一般情况而言,书记会在最后进行总结,纵览大局,掌握导向。但今天的会议,张文辉想先发表自己的态度,这样可能会对其他党组成员有所影响。

“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张文辉环视一圈,严肃地说,“怀仁镇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村村寨寨。我们在办公室一言而决,这是很简单的问题,但落到农户头上,就是很沉重的山一样的压力。

没到农村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些的。我在乡镇工作二十七年,七八个乡镇,接触几千户农户,长坪县的乡镇情况哪一个乡镇为不熟悉?到哪一个乡镇去,不是很多人都认识、都一起吃过饭、喝过酒?

在乡镇工作是平凡的人一天天忙碌而不显成绩的工作,我们就是做服务的,让农户做好他们的事,传达上级的精神,确保怀仁镇安稳、谐和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

至于说做项目、发展经济建设,要不要,肯定要做。但我们能不能盲目地引进所谓的项目?这是坚决不能的啊。盲目引进项目,导使农户去生产,那是坑农户是害农户,而不是帮他们做好事。

哪怕我们出发点是好的,但绝过坏了,对农户说来就是坏事,这样的恶果让农户来承担,于心何忍?”

张文辉的这番话也曾单独跟杨再新说过,或许他心里确实是这样认知的。张文辉看了杨再新一言,继续说,“今天的会议,是我们党委会,是内部会议。有什么话我就说得直接些,不完全是批评谁的意思。但道理要说通、说透才行。

刚才我说盲目引进所谓的项目是坑农户害农户,是在做坏事。可不是乱说、乱批评人。因为我们可以看看,柳河市的区县里,这几十年来有没有哪一个引进的项目,引进后是真正惠民的项目?

横折县也好、长坪县先也好,有一个引进项目做起来过,有给农户带来利益吗?没有。所有的项目,到最后都是农户来承担恶果,我们正府干部都做什么了?工资照领,最多就是找一些理由,安抚一下农户。

这样的血泪教训已经不少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引进种植项目,让怀仁镇的农户在那样的怪圈里重复轮回吗?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这两天我也在想,为什么再新镇长会一意孤行地、不听劝阻地要引进刺梨这种项目?背后有什么私心?

这个问题我曾当面问过再新镇长,不过,再新镇长肯定不会认同,而是反问我他会有什么私心。当时我不回答,在这会议上,我来说说吧。再新镇长,没问题吧。”

杨再新不担心张文辉能够知道自己与新畦食品的关系,也不担心他会知道自己与唐慧琪之间的关系。听听这样说,笑笑,说,“文辉书记,请说。我自己也好奇啊。”

张文辉点点头,看一圈人,说,“这两天,我到横折县走一趟,也到双沟村看了所谓的刺梨种植基地,也问了不少人关于省农院的刺梨种植项目。深入研究,还是有收获的,如此,我也看到再新镇长极力推动刺梨种植的私心在哪里。

省农院的刺梨研究是哪些人在做研究,我不知道,但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省农院会,将种植刺梨的实验园地放在横折县的双沟村?

这么偏远的地方,当时进村公路都没修通,省农院是看中了双沟村偏远,交通不发达,还是看中双沟村特殊性的土质?

如果我说这些都是理由,大家会信吗。很显然,刺梨生长适合的地区比较宽泛,为什么省农院会选择在双沟村?这就是当时再新镇长在双沟村驻村,恰好有机会到省城,见到省农院的人。

我很佩服再新镇长语言能力,居然单凭一些照片就将省农院的人说服了。然后回县里,对县里领导说引进了项目,还是省农院的。

横折县那边自然不可能忽视省农院这块招牌,将进双沟村的公路突击修通,双沟村荒地也在短期内挖开,省农院的人过来,见双沟村确实做了工作,只能将双沟村列为种植实验地。

如此,双沟村的榜样作用就树立起来。不过,双沟村名声虽出来了,但你可到双沟村去实地看看。那边开荒的坡地是什么样子?除了一些原本生长的野生刺梨挂了些果子,零零碎碎的,其他都是新翻开的裸土。

这如果也叫成功的项目引进,那之前的投入从哪里赚回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新镇长,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到目前,你也只能走在引进刺梨种植项目的路上,不能回头了,是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