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202章 硬撑而已

官路红人 第1202章 硬撑而已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202章 硬撑而已

会虽说尽可能简短,却也是一个多小时。午餐,县里安排得低调而实惠。午餐之后,安排领导们去酒店稍作休息。毕竟曾德彬大佬今天很早就从省城赶过来,有必要进行午休,下午的活动才好安排。

等大佬休息时,李善淮将杨再新叫到房间。杨再新原以为李善淮也会休息一阵的,来恢复自己的精神。可被叫进房间,李善淮笑呵呵地说,“坐,喝杯茶。”

“谢谢。”杨再新笑着说,估计李善淮是真有事情,才会叫他过来。

李善淮也不急于说事,“中午有午休习惯吗。”

“我无所谓,年轻,即使午休,其实也不需要小睡。”杨再新说。

“年轻就是好,精力充沛,恢复力强。”李善淮感概一声,“人过四十,身体上正不能吹牛了。首先是牙口逐渐变差,你看餐桌上但凡剔牙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家伙;然后呢,睡眠不好,难以入睡,或半夜醒后就难以继续,精力上的减弱,是很明显的;

还有饮食退步问题,人变胖而懒散,运动能力衰退,更为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记忆力的退减,使得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显然地变差。

按说人到四十,正是巅峰的时段,确实如此,工作经验足够,心态变得沉稳,更多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等等。但这些人最多也就坚持七八年,有些人接近五十了,就有明显的退化。”

“书记您可是例外,柳河市的人都感受到书记您那种勇往进取得锐气和精神,很感动人、激励人。”杨再新说。

“硬撑而已。”李善淮说,“在这位子上,又有什么可选择?中心,你年轻,能力足够,要更好地珍惜。”

“谢谢书记,我还差得远。”

“好了,不谈这个事情。再新,你觉得我今天给首长汇报养猪场项目的事情,机会恰当吗?”

杨再新一怔,他知道市里在酝酿这个项目,但他却是不想过多参与这个事情。因为对他而言,养殖场项目的运作,确实不了解,对不了解的事情乱说话,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说话。

可李善淮这时候提出质疑一个问题,也说明市里这边对这个项目的信心还是缺少,所以才不敢向曾德彬汇报。

不然的话,肯定只要有机会就会向曾德彬汇报,取得省府的支持,也可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帮助,进一步促使这个项目尽快落到实处。

见李善淮在看着自己,杨再新说,“书记,对这个项目,我目前了解不多,确实不敢过于说什么。昨天在市里谈到这个项目,我觉得可行性还是不错的,至少市场不成问题。但另外一些因素也存在努力的空间,比如说管理体系要精干,资金要充裕、技术要掌握到位等这些关键点,风险还是存在的。”

李善淮点点头,说,“是啊,一个项目要做出,牵涉面确实非常广。我们讨论的时候,也看到我们的优势和弱点,对与即使、管理、项目资金等核心的东西,都有充分的讨论。不过,就像你说的那样,讨论是一回事,落实起来是另一回事,其中的风险,也就在此。甚至市场,也同样有风险的。”

“不论什么项目,都会存在风险。就像刺梨果产业开发一样,同样是存在风险的,只有我们用心去做好,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才会有兴旺之态。”杨再新说,“对于养猪场的项目,我个人觉得前景不差,只要努力做好工作,完全可将项目推动起来。

如此,给首长汇报这个项目的规划,力争省府给出一定支持,也是确保这个项目做成功的努力。书记,你觉得呢。”

“我也是觉得这个项目的风险存在,具有不确定性,才有些犹豫。首长的性格我了解,对下面的工作既支持,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李善淮说了后,便笑起来,“再新你觉得汇报更有利,那就下决心了。”

“书记,市里准备推行小额股份与项目分红的做法,其实也是很好的思路,至少要宣传到位,让种植户、群众了解操作过程,知道分红对他们的利益。我想,不仅是刺梨果种植户,还有不少大小老板们,也会凑钱购买这样的股份。”

李善淮说,“项目的资金缺口确实不小,但真要收敛民间的闲散的资金,做一做工作,项目的资金也不算太吃紧。”

商定这个事情之后,李善淮有谈了谈谭秘书以及养猪场项目管理人选的一些骨干力量。这个项目,对柳河市而言,是一个国营性质的企业,管理上自然会有级别要求,对在管理位子上的人,也会给相应的级别待遇。

业绩的要求肯定也会要的,杨再新对这个项目的期待值还是不高,因为作为国营企业,哪怕是柳河市市级单位,但管理成员在初期可能很不错,往后的管理层、公司里的人手,还会像最初那样拼搏创业吗?

但这个企业一旦成立、运转,三五年间处在上升状态,肯定是没问题的。等过一些时间,管理层换了,市里的主要领导换了。到时候,这家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与此时创业的决心并没直接说冲突。

杨再新能够想到这,李善淮等人肯定也会考虑到这些。约定的休息时间是一个小时,杨再新见李善淮没有要小睡的意思,便不离开他房间。等时间到了,洗一把脸,人精神一下。

下午的安排是走金望乡,看两个村的风景。苦李坪村和东材村的名气早已传开,不过,今天这里的游人虽有,但却限流了。

进村后,既显得热闹,游客多,但又不是人看人的拥挤之象。实际上,这里的人流在七月分就开始限制,每天确定售卖多少张票,之外的客人就不再接待。

这是当初杨再新给金望乡的建议,虽说初看起来让金望乡的收益受损,但从长远看,这里更吸引游人,让客人觉得金望乡是依靠实力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