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221章 心态失衡

官路红人 第1221章 心态失衡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221章 心态失衡

“我觉得,卫子扬在下面不论做了什么,那都是自救,无可厚非。”赵刚说,“不过,我们这位所谓懂经济的,到下面去,都做了什么啊。”

黄东升一听就有些郁闷,赵刚每一句话,都想表达对杨再新的不满,未免太过了。东平市那边在出事之前,杨再新确实代表了省部二处到那里工作,至于该怎么做,省部有什么样的精神,也只有杨再新得知。他们在这议论是非,又算怎么回事?

知道赵刚喜欢这个,黄东升也只好说,“赵处,东平市那边的事情,具体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吧。”赵刚压低了声音,才继续说,“我听到一点传言,也不知真假。据说啊,我们这位之前还在乡镇的时候,与卫子扬之间有过冲突。具体怎么冲突的,他们没说。

这一次,卫子扬陷入困境,这位得知了,可是主动请求到东平市去。然后,结果你知道了。卫子扬倒霉就倒霉在自己走错一步,让人抓住缺陷,一击必杀。

这样的事情或许是传言,但我们看结果,也能够有自己的判断。”

“不至于吧,这些传言,未必是真相。”黄东升说。觉得杨再新到二处后的表现,不像这种狠人。

“我也说不好,不过啊。”赵刚说着微微摇头,才继续说,“卫子扬这个人怎么样先不提,好歹是从省部下到地方的干部,他的根在省部吧。我们作为省部的人,在卫子扬遇上困难、人生低谷时,该有什么样的选择?

我觉得,该伸手好好拉一把时,还是要伸手。不然,今后自己遇上难处,走在低谷,谁还会伸手给你?这个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但真要做到,就很考验人了。”

黄东升听赵刚这样说,也觉得有道理,但又觉得似乎不对头。不过,也不辩驳,说,“集资这种事情,害人可不浅,国家也不允许。”

“卫子扬和鑫农山泉之间是什么关系?鑫农山泉不过是卫子扬引进的一个企业,为了使得石羊县的经济建设得以发展起来。真做好了这个项目,首先得利的是石羊县地方,然后卫子扬才获得业绩。

所以,不管卫子扬怎么操作,他的出发点始终是为企业的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集资固然不对,可要自救一家企业,收拢和利用民间资金来做好本地经济,不也是一种手段?何况,国家对民间资金拆借,只要利率不高于规定范围,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这也说明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允许的范围。

卫子扬不过是做了事,运气差,真要是将企业救过来了,搞活了地方经济。那么,谁会来追究这个集资吗?我估计大家对卫子扬的评价就是另一种言辞。正所谓成王败寇,自古如此。”

“……”黄东升这时候也唯有喝茶,人后不谈是非,只是不可能的。对杨再新到东平市去工作,到底有什么真相,杨再新等回来后,也是向领导汇报,工作内容并不传出来。

“所以我觉得多少有些悲剧,卫子扬作为省部的干部,走到这一步。我们却不能帮他什么,心里是有些惭愧的。而那位到了东平市,卫子扬随后就被带走,石羊县如今也因为集资案、因为那个鑫农山泉项目,陷入一种漩涡中。

这样的结果,是地方所需要的?这样的结果是省里想看到的?如果说,这也算是一种工作业绩,我是不赞同的。至少,我们的工作,不应该这样才对。”

今天的话题确实不适合多聊,黄东升随后将话题引开。确实,平时赵刚对杨再新多有不满,但却都忍住,偶尔几句牢骚话还是有的,却没有这样明确。

今天,估计是给杨再新贺喜送礼,心情就更差了,才如此直接地倒出心中压抑的言语。这样的言论,只是两人的小范围说,影响不大,可如果赵刚在其他人面前也只有说,后果是不可预测的。

对于机关里的情况,黄东升一直都很小心,也唯有多看少说,才是自保立足的办法。回到自己办公室,黄东升也在反思,机关的工作和地方的工作,各有特点。

不同的人,或许才是和在不同的职位上做事,将对应的事情做好。在地方,经济工作是核心,懂经济的人,自然有更多机会做出大业绩,走到更好的平台,展示自身的才华。

在机关里,熬资历、等机会,心气要忍,要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而自己在二处,有什么样的准备?

对于赵刚这样,一肚子牢骚,也是理解。因为赵刚如今所处的境况,随着他的年龄增加,落在他身上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在两三年内,没有抓住机遇,一辈子就这样到顶了,他如何甘愿?

只是,在单位,每一个人在机会面前既是都有又是有很大差别。像今年,下地方的工作,主要就落在杨再新这个新人身上,这也是领导对新到来的人一种锻炼。而在锻炼中,杨再新如果将工作处理很恰当,那下一次的工作,自然会落到他身上的机会更大。

半年多,杨再新在二处的地位和展示出来的工作能力,显然是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完全站稳了脚跟。加之背后有省府大佬的影响,在机关里,完全占据优先机遇。

赵刚自然也感受到杨再新对头的威胁,又无法撼动杨再新目前的位子。副处长的排位那是很有意思的,不是谁都可改变的事实。

如此,赵刚今后还有自己表现的机会吗?如果没有,那领导还会给他安排去向吗?既是安排,估计更多意义上在为后来的人空出位子。

组织部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很多干部在组织部内锻炼一段时间,就会放到具体的岗位上去发展。至于去向的好与差,也是机遇与领导们意愿的。

赵刚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去向,黄东升不会多关注,可他自身也将面临一种选择,是继续留在省部机关,还是往哪里走,找一个新的平台去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