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228章 案例分析

官路红人 第1228章 案例分析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228章 案例分析

严复森总结赵刚发言后,说,“之前发言做得很好,接下来要保持这样的积极态度。”说着他便笑起来,只是,其他人却没有及时地跟上节奏,似乎受到赵刚发言的影响,不知杨再新职位副处长,会不会站出来驳斥。

杨再新还是平静的神态,没有发言的意思。赵刚在二处的时间不短,他手下也是分派有协助工作的科长、副科长和普通干部。

这时候,一个年龄更大一些的干部,说话了。这位是协助赵刚平时工作的,经常一起吃饭喝酒,也有共同的话题和观点。

“……想当初,我们工作的核心就是政工工作,到如今,国家形势大好,祖国山河秀丽,人才迸发,经济高速上升。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今天来讨论江上省的经济建设工作,非常有必要。

刚才,我听了赵刚处长的发言,深有感触。一省、一市、一县、一镇、一村、一户,要做好经济,都必然依靠于国家的力量,积累众人的力量。东平市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如果能够做到上下一心,又怎么会走到两年间,就失败这一步?

同样,我也对目前柳河市那边正在大力推动的果林种植项目,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全省对这样的项目,多给予关注,导引好,特别是市场的走向,要提前给种植户进行提供信息,提供市场销路,避免以前反复重复的种植业结局。”

这位显然是顺着赵刚的说法,往另一个角度进行论说,给大家听了,自然明白,他们这是剑指杨再新职位年轻的、资历浅的副处长。

但杨再新听了讨论发言,却像没有那回事一样。这些人所说,不过是捕风捉影,根本就不了解柳河市那边的情况,还是用以前的经验,来判断柳河市的刺梨果种植项目。

严复森随即进行发言总结,肯定了这位的发言,对发言内容不做评说。随后,有其他人也跟在后面发言,有对柳河市、长坪县以及怀仁镇质疑的,也有就其他案例进行分析的,倒是没有出现冷场的情况。

二处的总人数不算多,有些干部还出差在外,十几个人发言,也就一两个小时。更多的人在发言的时候,不过是按照案例复述一遍内容,然后点评一番,就算是自己的论点。对于这样的情况,严复森也明白,省部的人本身就少有接触到具体的经济建设工作,水平上也是如此而已。

黄东升见再不发言,就剩下杨再新和严复森处长了,总不能落在最后,不然,领导会怎么想?当即说,“我也来抢一个发言机会。”

其他人听黄东升这样说,便有几个人笑起来。黄东升继续说,“我以前在工作上,确实太少关注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是个十足的外行,以后一定加强学习,主动向懂经济工作的行家请教。

上午,拿到省发的案例资料,我才仔细认真地阅读、思考,虽说对自己而言是有不小启发与进步,但相对于其他同事,我的发言肯定会令大家见笑。不过,这也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

翻阅案例,我感受最深的,是a市的变化。a市对于江上省,一直是做经济的前沿,也是江上省整体经济工作的排头兵。然而案例提到的新意制造,原本是年利润在几十个亿的大企业,谁知是一个空壳。而这个空壳,存在了一二十年。

如果不是省里在厘清经济建设工作,对全省各个企业进行摸底,清查资产,说不定还在a市做标榜。如今,新意制造这家幌子企业没了,促成这个虚假幌子的直接责任人,也被组织揪出来。使得a市重头开始,再走经济建设的创业路。

与a市相对应的,如今我省已经做起不少新项目,正处于大踏步奋进时刻。我认为,地方上做经济、做项目,首先要将干部队伍建设好。a市为什么能够蒙骗这么多年,直到近些年才令省里起疑,进而查出真相。主要还是对干部监察力度不够,使得个别领导干部钻了空子。

经济建设工作是核心,但这一工作的核心却是干部队伍建设,只有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才能确保我省经济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大踏步跃升。”

对黄东升的发言,二处的干部们都容易接受,因为这是二处工作的核心。严复森笑着点评了黄东升的发言,倒是明显有比较好的态度。

随后,严复森转头看着杨再新,静静的,并不说话,见杨再新似乎还没有什么反应,才说,“再新处长,你还要藏拙啊。每一个人都得发言,何况你才是最熟悉经济工作,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更应该给大家谈谈。”

“童部长、严处长,我之前在乡镇做事,不过是在摸索。同时,也是在执行市里、县里的工作指令而已,要说有什么经验之谈,自己都觉得没多少可总结的。”杨再新对童副部长和严复森说。

“你就别谦虚了,大家都希望你多谈谈。”严复森说。

“严处……”杨再新确实不好说什么,因为在省部二处,他本身就有些高调了,而今天明显听出赵刚等几个人对自己的不满。不过,也不好真不发言,这是省部的工作,何况童副部长参加他们的讨论。

“我来谈谈刺梨果产业最初开发情况吧。”杨再新说,“三年前,我从横折县正府办到双沟村驻村,当时,双沟村进村公路还差最后三公里没有修通。没有资金了,村里也没资源可找。县扶贫办答应给项目资金以及两年多,但一直都不能到位。

在村里,偶尔听到一个消息,省农院研发了一种果林作物,正在找适合栽种的区域。如果能够将项目争取到手,至少可将进村的公路解决。

于是,我与村里的主干、村里民兵,在两个月内钻遍了村里所有荒山,找到不少野生的刺梨果。如此,证实了双沟村这一区域适合种植刺梨果。有了这样的证据后,才跑省城,与省农院沟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