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237章 真正做事的人

官路红人 第1237章 真正做事的人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237章 真正做事的人

岭上县地理位置虽说比较特殊,但归属地问题是历史问题,从古来如此。如今要另行划分,阻力不小。

尊重地方民意与风俗,这种事情,上面也不会刻意为之。岭上县县城在台地之上,地势平坦。但要跑市里、跑省里,那里的公路完全是盘山路,没有三十米以上的直道。路小而窄,出入自然花费较多时间。二十年前,在台地上修建了一个小型机场,通航往高台省城,哪里的航班可通往江上省。

不少岭上县的人出行,宁愿这样折返一回,时间上虽然差不多,但人要轻松多了。

杨再新没到过上江市,对那里的情况了解得不细。像岭上县这样的特殊位子的情况,在国内或许也不多。与高台省接界的区域,相对平坦,馒头似的地形。这样的地形在两省交界区域,一直往高台省方向,县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超过这个区域之后,高台省那边也是山高沟深,哪里海拔普遍在两三千米,山峰雄峻,沟壑深。听何治谈到,与岭上县相接的,是一片草海,也是一个三a级别的旅游地。杨再新今后有时间到岭上县,可往草海体验一番大西北的草原风。

这里的草海,自然不能与大西北那边比肩,可风情类同,倒是可以走一走。而岭上县只要跨过省界,就可到草海了。

如今,往上江市正在修建高速路,预计明年会通车。按照省里的设计,这里将是风景最好的高速路之一。因为,这里的高速路在山岭之间穿行,完全可在山巅上看群岭。高速路通行之后,从上江市往省城走,也就两小时而已。

如今从省城走上江市,需要六七个小时,走岭上县那需要十个小时以上。以为从上江市到岭上县,足够要三四个小时,距离虽不长,根本就跑不出速度来。

虽然提到产业的发展,杨再新也不会具体说什么,没到上江市和岭上县,又能提出什么具体而可行的东西来?

张珂和何治这次邀请杨再新吃饭,虽说也想借鉴怀仁镇那边的经验,听杨再新说当初创立刺梨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他们考察的一种补充,也会对上江市的经济建设工作,有一个更接近的参考。

另一个因素则是要与杨再新这位副处长接触一番,如此,以后在省不也有可咨询或发展成为关系的那种,在体系内,本身就需要这样的经营。

吃过饭,张珂市长还准备安排泡泡脚,杨再新笑着推了。表达了感谢,也表达了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往上江市跑一趟,看看那边的情况,到上江市和岭上县去学习学习。

二处的人,往地市跑,也是他们的工作之一。杨再新这样说,倒不是敷衍张珂与何治,他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把江上省的每一个地市都走一走。

会议的最后一天是小组讨论,很巧合的是,杨再新恰好分派到上江市那一组。张珂再一次请杨再新为上江市这边的与会者,谈当初怀仁镇的产业开发之路,详细地讲述当年的做法和要求。

杨再新稍微谦虚几句,便坦然地将怀仁镇那边的旧事叙述出来,在创业这方面,怀仁镇的做法是比较极端的。换一个地方,确实难以做到这样的事,主要的人心难齐,谁肯对决策者完全信任?

如今的人与人之间,最缺乏的就是信任。几乎没有人相信,别人会对自己好,特别是体现里的上位者,对下面的人群,更是如此。但怀仁镇的群众、干部,都相信杨再新是真心对他们好,为他们的利益着想。

对于市场的思考,判断、以及深化扩张,还有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话题,杨再新也谈到了新畦食品当初的市场情况,又与鑫农山泉在市场上的遭遇,进行对比。

让上江市这边的人意识到市场在经济发展上,属于核心问题,每一个项目的发展,都不能绕开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决定性,在发展产业、引进项目等经济工作中,才能够有清醒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推进某一项目。

又拾柴,才会有利润,项目才能真正做起来。不然,那不是做事业,而是像a市所做的面子工作、数据经济,后果的严重性摆在那里。谁要敢这样做,所有的后果虽说决策者不可能承担全部责任,但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杨再新发言之后,其他的人也积极地发言,在杨再新这个省部二处副处长面前,自然要有更积极的表现,才可能被省里的领导们认可,进而有更多的机会上进。

杨再新自然感受到这些人的用心,也是充分肯定他们的发言,偶尔与某人讨论几句,对讨论会的促进是巨大的,也使得发言的人更踊跃。

张珂、何治等见杨再新在这里的如此表现,也是深感佩服。杨再新年轻,但做工作之经验,则非同寻常,对这一点存在,以后肯定会有更好的前景。

赵刚和黄东升以及另外两个二处的干部,安排在另一个地市参与小组讨论。对于省部二处的副处长,地方的领导那是很尊重的,自然在介绍参会领导之后,首先邀请赵刚讲话。

在二处,赵刚排位在黄东升之前,地方的领导不会弄错这一点。赵刚得到邀请发言,自然开心。当即侃侃而谈,从国际形势、从国内最初的土改、到后腰的几十年发展情况;从人民公社到土地承包制;从国营集体经济,到改开后逐渐兴起的民营经济,足足阔论理将近一个小时,确实对每一种情况,都能够深入浅出地论说。

黄东升坐在赵刚身边,本不想听赵刚说什么,但也不可能不听。平时两人喝茶,赵刚就经常找这些话题,说给黄东升听的。如今,听他系统地论说经济,黄东升有自身的判断,知道赵刚所说,完全似是而非,经不起驳辩的。

黄东升当然不会批驳赵刚所说,只是,在心中与杨再新进行比照,便明白真正能够做事的人,会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