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1305章 提前准备

官路红人 第1305章 提前准备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1305章 提前准备

杨再新陪着何治到省农院,他带来的土壤样本上千份。样本多,要做好化验单工作,也是比较繁复的。好在何治这边要的是如让所含成分,而不是具体某一份样本的对应数据。

如此,化验工作可顺畅一些,统计的结果也是一地的合计数据。说到底,要的结果是岭上县到底适合不适合大面积耕种,是不是缺少耕种必要的元素等。

省农院那边也知道这种正对性的土壤化验,该怎么进行,杨再新和新畦食品与省农院有比较密切的合作,样本虽说多,省农院那边表示,他们会进最大的能力完成对样本的化验工作。

吴思静等人也来与何治见面,大家对岭上县所作的调研工作比较看好。杨再新之前带回来的土壤样本,已经化验完成,得出的数据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台地上的坡地,还是适合耕种。

当然,真要开发这个项目,做产粮基地,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还比较多。如何开荒,如何发动群众做产业开发,如何培训产业的技术,对于农户的荒坡要如何操作等等,很多的具体事务,都需要逐一核实。

即使接下来的化验结果很理想,在岭上县那边的工作,依旧是比较繁复。按照杨再新的想法,从过年前开始,到春季播种,至少有四五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段,岭上县那边先选取一个乡镇来做开发的示范点,就像当初的怀仁镇、河岔乡和双沟村一样的模式。有人做了之后,其他人在乡镇干部的劝说下,才可能肯听从。

当然,在岭上县的产粮基地的开发,还款有另一种模式,那就是农户拿荒坡作为股金,入股到产粮基地公司中,然后由公司统一耕种。这样一来,完全可凭借大型机械进行操作,节省更多人力,使得产粮基地的成本降下来。

包括未来可能作为产粮基地的铜丰市和松栗市,也是让农户将自家的坡地作为入股的股金,然后分红。他们不需要耕种,收益上,自然没有自家耕种的农户收入好。

这种模式,目前也只是一种设想,具体要怎么才能做到,还得等具体面对问题时才能确知。

何治在省城没有久待,从目前岭上县所做的工作判断,产粮基地的项目可能性非常大,县里就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岭上县可不能与长平县比较,地方干部与他们做劝说工作,效果未必好。

而县里的干部,虽说开会或汇报工作时,说话很好听,可真要做工作,效果如何,何治没有完全的把握。

时间很宝贵,对何治而言如此,对岭上县何曾不是一次崛起的机遇?对岭上县这种地势上本身很瘦限制的区域,长期以来,都因为区域的限制,找不到发展的机会。

如今,岭上县大部分乡镇作为产粮基地进行开发做项目,至少,能够将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如此,岭上县的项目做成了,地方上的收益肯定大增。对于岭上县的核心领导而言,只要将项目做起来,形成一种声势,就是非常美妙的结果。

至于农户的收入情况,只要比以前好,那就是真正的成绩。农户也不会为荒芜的坡地闲置不能产生效益。

江上省各地市都在推动项目开发,谁如果真正将项目做起来,在省里大佬心目中就会有更好的印象。这种事情非常难得的,何治等人如何肯错过?

再说,新琪食品公司的名声好,在柳河市那边所做的产业,让地方的农户收益很高。到岭上县来做项目,没理由对这边刻薄吧。

至于何治返回县里,会做哪些准备工作,杨再新并不多问。但心里明白,岭上县对产粮基地的热切之心,如今做多少准备工作,都是正常的反应。

在过年之前,还有一段时间上班,虽说工作上没有多少实质意义上的工作,但每天上班则是必须。

钱恒知敲门进办公室,随后压着声音说,“杨处,听说赵刚处长已经向部里提出调职的神情,至于去哪里,还不知。如果真的离开二处,可能在元宵节后,就会明确了。”

对赵刚,钱恒知没有好印象,在杨再新面前也是表露出情绪的。杨再新心里明白,也知道,赵刚因为年终考评优秀指标的事,在二处大失脸面,想离开二处也是必然。

但他终于离开,领导想来也会知道是怎么回事。至少,严复森处长对他的印象不好,讨论赵刚去向的时候,自然不会有多积极的态度。

这样的情况下,对赵刚的任用会更不利。赵刚走不走,对杨再新没什么影响,对钱恒知而言,说不定还有些影响的。

因为这个如果过一两年再离开二处,钱恒知的资历就可能达到了,往前升一步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今年赵刚走,肯定会调来其他的人到二处来任职,补缺。

这样的补缺,来人可能是省部其他处室,也可能是省里平级的单位过来,或者是地市的组织部中调人过来。至于谁到二处来,对杨再新的影响都不大,他本身也不会在二处干多久的时间,三年是顶数,很可能明年都会离开二处的。

如果台地那边推进的产粮基地项目工作,进展顺利,杨再新自然会更糟一些离开二处。

高台省与江上省的干部任免体系不在一条线上,可陈家或陈爸,如果运作得好,调任杨再新到铜丰市或松栗市去担任实职,不算太难的事。

因为陈爸在江上省说了算的,他在江上省不好安排杨再新的职位,但如果高台省有谁需要安排自己的人晋升,就完全可与江上省这边对调,互换。

这样的资源利用,对于国内而言是完全正常的操作。合规还起到更好的效应。

对于这些做法,杨再新自然也是明白的所有对于他能不能到高台省去任职,一点都不担心什么。不过,如果到高台省早了些,他在省部二处的履历,就达不到两年。这也是一个遗憾,履历上就不会太饱满。

世上的事,哪有十全十美的?杨再新也能够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