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246章 骂是一种姿态

官路红人 第246章 骂是一种姿态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246章 骂是一种姿态

官路红人正文第246章骂是一种姿态石东富开骂,杨再新头稍微放低一些,给领导的感觉是态度端正的。不过,他一声不吭,脸色也不变。

石东富一边骂一边在观察,见张文辉脸色都白了,浑身微微颤栗;可杨再新还稳稳坐在那里不动,虽不解释、不顶嘴,却没有认错的意思。

骂人是一种姿态,也是领导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这方法有效,快捷,当然也得看是针对什么人。

石东富心里担心又生气,原本以为这一工作顺利推进了,那他也就放松,解脱身上的压力。谁知又出幺蛾子,还是出在怀仁镇。

对怀仁镇那边是有防范的,一直在密切关注,对杨再新这个人也不是很放心,也一直在关注。

竞标之后,还以为杨再新没搞事,总算平稳成功。

接到李曼雪打来的电话,说在怀仁镇遇到问题,要县里一天内解决好,要不然会追究责任,造成的损失,也要县里承担。

对怀仁矿业如此施压,石东富也没法解释。问清楚是杨再新提出的条件,这些要求对怀仁矿业而言,确实属于对方额外支付的成本,对方不肯做,也是很正常的。

县里完全可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不压服杨再新这个家伙,很可能今后会闹出更多的事情。石东富当时就想到要将杨再新调离号入座,丢到另一个乡镇去,或许将他支到学习班去,眼不见为净。

后续不管怎么操作,见面总是要做的,看看是不是可以直接解决这一点问题。

见张文辉进办公室后那小心的样子,而杨再新则一块顽石的样子,石东富心中的气就大了。骂起来,很具声势。

骂几分钟,都不重复一个句子,但杨再新不作声,完全是左耳进右耳出。石东富也算是看到了,知道骂人对杨再新而言,不过是发泄情绪,不能解决问题。

沉下心来,说,“再新镇长,你说。为什么。”

“县长,我不知道为什么。”

“不知道?”石东富给气得又起来了。

“真不知道。”杨再新依旧平静,“怀仁矿业到镇上,我也是好意提醒李曼雪。至于她怎么想,我也没法。这些经过,文辉书记都在现场,可以作证的。”

张文辉原本在心惊肉跳之中,这时候听杨再新提到他,还要他作证。便气急败坏地说,“再新镇长,在县长面前,你还血口喷人!”

杨再新看了看张文辉,摇摇头,不争辩。

“有话不能好好说?你一个镇委书记,这是解决问题的做法吗。”石东富对张文辉也很不满,如果不是他在怀仁镇掌控不了局面,县里何须这样被动。

“县长,这一切都与我无关,完全是杨再新不顾组织纪律搞成这样的。”张文辉也郁闷,今天的事情如果传到怀仁镇其他人耳里,自己以后还能不能在怀仁镇发号施令了。

“再新镇长,那你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总行吧。”石东富只得耐下性子,与杨再新来说话。

“县长,怀仁镇修那条进镇公路,镇里当时没有钱,对社会招资,言明以后收过路费来偿还。这个方案是提交县里、然后也找到相关政策的,得到县正府的批复。是这样吧?

怀仁矿业进来开矿,必然会有重车。我提醒一下这件事,难道是我故意捣乱?我是善意的,总不能等怀仁矿业开工了,运送矿石再谈过路费,是不是?”

“哪用收过路费。”张文辉插话说。

“文辉书记,我之前不是向你汇报过了吗。不收过路费,社会垫资你负责解决吗?”杨再新严肃地说。

“杨镇长,你到全国各地去看看,现在哪里还有公路收费的?这不合法。”张文辉说。

“文辉书记,我不同你争辩。你说公路不收费,那你上一下高速,看要不要收费?”

“……”张文辉一下子不知怎么说。

“再新镇长,你说的问题我有所了解。当时垫资修路确实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但镇里可做这些群众的工作,可从其他方面来解决嘛。”

“县长的意思是不是县里出钱,偿还当初的垫资?我们镇给他们的承诺是三倍收益,之前是考虑收取过路费时间跨度太大,另外是很可能收费也收不回成本,才承诺出三倍的金额。”杨再新解释说,石东富听说要成本的三倍,县里自然不可能承担。

“三倍是不可能的,能不能做工作,将投入的成本给他们。也可给一点利息,当然是以银行的利率为准。”石东富觉得这条路县里承担起来,或许可以做到。

这样解决问题,县里给下面乡镇修路的项目,迟早都会做。省里也会给项目的,到时候转移一下,还是可解决的。几乎没什么压力。

“对对对,”张文辉忙说,“镇里出面,做一做出资人的工作,返还当初他们的出资,然后还有利息可收,做工作问题应该不大。”

“不是不能做工作,但镇正府不信守承诺,不按照合约办事,以后镇正府还要做群众工作吗?”杨再新说。

“特殊情况嘛,要不然,为什么要做出资人的工作?”石东富见有机会,说话的态度也变得好起来。

“对对对,就这样做,没问题。县长,我保证没问题。”张文辉急切地向石东富做出保证。

“再新镇长,你觉得怎么样?”石东富看着杨再新说,想探出头的真实用意。

这种事情正府当然做得熟手,多少合约都捆不住在位者的行为。因为协议上盖印是正府的印章,并不是个人的印章。出问题、出冲突,对方只能找正府,实际上又如何找?

状告正府的事情,偶尔也会发生,但结果如何?当初签发协议的在位者已经调离,到新单位去了,这里的工作与他再无多少关联。解决问题要后继任者来办。继任者谁甘心去办?

推诿之下,吃亏的当然是群众、是出资人。石东富和张文辉的意思都是这样,如果对方实在要闹,最多将杨再新调离怀仁镇,谁再找他,那就找不着了。

“县里如果现在拿出钱,也不是不能去试试。”杨再新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