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281章 吃出历史味道

官路红人 第281章 吃出历史味道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281章 吃出历史味道

官路红人正文第281章吃出历史味道看陈列室的时间里,村部这边已经将饭食准备好。

四五张八仙桌摆成一长排,用大土钵子盛菜。端上一钵,香气飘散,格外引人食欲。

中午已过,实际上已经过了饭点,对这些人而言,肚子已经饿了。只是,跟在领导身边做工作,自然不能有任何表露。

等闻到香气,不少人忍不住拿起竹筷,准备先来尝一尝。不过,即使拿了筷子,也不敢真伸手去夹一块的。

重要领导面前,谁会做这种事情?

长席宴的特色就是如此,在人多的情况下,上菜是一个技巧。

龙成海、龙利群等人有经验,先将第一钵子菜端到主要领导面前,随后第二批就是几钵子一起上,没有先后之别。

如此,既有对领导的尊重和首先之尊,又对其他领导表达平等的意思。还不会让其他人有继续等的抱怨和不满。

一种菜式上来,另一种菜式跟着往上送。络绎不绝,今天的菜也就在三五分钟之内全部送上桌。

这样的效率比起大餐馆、大酒店的水准都不差。

桌上摆有清炖土鸡家蘑菇、辣椒鸭子、酸鱼、酸肉,搭配的蔬菜有四五种,长豆荚、茄子、四季豆、嫩黄豆、乡里豆腐等都是村里自产的菜品。

长桌席上,李善淮坐在最顶的位子,王平江、章童俊陪坐侧面,而另一侧面就是杨再新在作陪。

上好菜,杨再新说,“书记,中午按照纪律就不上酒了。通板村自酿酒,品质确实不错,等会村里给每一位领导都赠送一点点品尝,也请领导们多帮忙宣传一下这个产品。过一段时间,村里作为农家新产品,往外推销。”

“中午就不上酒了,都吃饭。”章童俊见李善淮没说,他只要说这话。有媒体在场时,肯定不会喝酒,谁也不想碰触那条线。

双手端着大半碗米饭,送到李善淮面前,杨再新说,“书记,大米是本村土产,可能比不上特种品质的大米,但还不错,您尝尝。”

随后给王平江常务副、章童俊书记也端了饭,请领导们品尝的同时,也请领导帮宣传,讨一个口碑。

如此,招待的饭菜就成为一个农产品推介活动,彼此之间的心态,就有不同的感受。

其他人肚子虽饿,但也没有到那一种不可忍的地步,看杨再新顺利又爽利地推介、说着农产品,对他的印象简直是完全不同。

一个小小镇长,在市里主要领导面前,在众多的领导和媒体面前,如此表现,确实少见甚至有些夸张。

说出去给别人听,或许都不会有几个人相信,乡镇的领导能够有如此表现。

肚子虽饿,可看着的人都有不小收获。这样出彩的年轻人,难怪年轻轻在三十岁之前就担任这么个职位,受到领导看重。

领导们有了饭,其他桌也有工作人员帮忙将饭送到客人面前,不受到任何轻视。媒体的人忙着拍摄,寻找更好的角度。

等李善淮最先开动之后,大家也就埋头吃饭,对香喷喷的饭菜忙碌起来。

等李善淮填了肚子后,杨再新自己也吃几口,然后端着一碗酸肉,放到李善淮面前,大家这时候也都填了些肚子,注意力自然而然转到李善淮那一桌上,要听杨再新会说什么。

“书记,这个菜是通板村最具地方特色的菜式。纯酸肉,用祖传的腌制方法,看起来普通,但吃起来味道很足。

当然,这也是针对柳河这地域的人,外来的人不一定喜欢这样的口味。

杨再新随后扬声说,这个菜,说起来是一段历史。据通板村的农户说,他祖上六百年前,家境很不错,有几十亩田,自然有吃有穿。然而,有一年遇上大旱,五个月不下雨,即使有田的人家,也是颗粒不收。

这家人也是善人心态,将自家的粮先散放出去,然后煮粥发粥。将冬天熬过去了,第二年春,粮食还没出来,蝗灾又到。这是灭人生存的大灾年了。

他们家虽有些底蕴,但也经不起往外救人。实在饿了,这家人的一个孩子背着大人,在野地里捕捉了大量蝗虫,又不敢拿回家,甚至都不敢让人知道。

在过去,出现蝗灾,那表示天老爷对人的惩罚,人只能给蝗虫烧香跪拜,祈求蝗虫大仙快快离开,别无他法。

这个孩子后来想到了一个主意,将捕捉到的蝗虫全部用老坛子装了,用木叶、木条封口。然后埋在地下,过两个月,蝗灾散去,但村里的饥饿更厉害。吃树皮、神仙土豆是福利了。

这孩子突然记起自己埋在地底的几坛蝗虫,也不知是不是全部腐坏。挖出来后,蝗虫不仅没有腐坏,还有浓浓的香味。拿回家去吃,味道格外好。

后来他们家再次殷实起来,那个小孩也长大了,便将家里过年的大肥猪,也如同之前那般放进大坛子里,埋在地底,等夏季农忙,作为请人劳作的下饭菜。”

“有趣有趣,这可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菜式,得尝尝。”李善淮笑呵呵地说。

章童俊看着杨再新,之前从没听听说过这一典故,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杜撰出来的?不管怎么样,今天之后,这个典故也就成为真实。

与领导吃饭,吃特色,吃风味,吃品性、吃格调,如今发展到吃历史,当真是换代了。

吃饭的人听杨再新说的有趣,自然不疑惑真假,也不会有人去怀疑什么。对酸肉品尝过后,即使对这个味道并不太喜欢,也不免要赞几声。

一次吃饭,李善淮对杨再新的印象必然加深。饭后,李善淮喝了茶,然后对今天的调研自然要说几句。

首先是肯定了怀仁镇这段时间来所作工作,成绩斐然,而这些成绩所在,都是杨再新到怀仁镇后,短短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

其次,对怀仁镇未来产业规划,做了肯定,表示怀仁镇有任何困难,都可直接找他,尽可能解决;

最后,是对杨再新个人的褒奖,溢美之词,一点都不节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