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314章 考 题

官路红人 第314章 考 题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314章 考 题

晚餐的时间安排得早,也是想在饭前饭后多聊一聊。

王平江对市经开区还是比较关注的,也想听一听王仁怀有什么想法。讨论工作,在经开区讨论和在省城讨论,心态上不一样的。

喝一点酒,撤了碗碟、残羹,没有换地方,就直接在包间上茶。喝着茶,王平江说,“这次到省里来,确实是有具体工作。但我每一次到省城,都要到省开发区转转,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

今天上午,我办完事情后,专程去一趟开发区。每一次去开发区,都觉得开发区在变化,实力不断晋升中。

我在想,柳河市的经开区也成立十年有余了,我们的体量一直在维持在那个水平。到底是什么原因?

地域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实力?还是我们这些管理者的能力所限制?

我想,你们三个既然到省党校学习,学员多,来至于不同地区,平时可讨论这个问题,也可思索或比较各地之间的差距因素。”

提到经开区的问题,对王仁怀而言,那就是他身上的工作。经开区的组件对柳河市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是要经开区成为整个柳河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但这十余年来,经开区自身的求活都做不到,要市里反哺,更不要说引领地方经济建设。

但经开区又不能撤掉,这是地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假如这时候撤销,过一些年重新建设,代价会更大。

“王常委,对于经开区的情况,我们内部也是经常讨论。想找到一条破局之路,也曾到外地取经、参观、考察,想引进新的理念,实现慢跑前进。

不过,这些年来一直都没见到成效。深究其原因,各种因素都存在,又都不够凸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时间依然找不到。

王市长,是不是我们一直处在习惯的思维里,没有突破出来?”

王仁怀明白王平江对经开区的了解程度,没有回避问题。

“这个问题我也在想,确实不容易突破。在国内,类似我们经开区的情况还比较多,都处在尴尬的状态中。

刚才我提出的要求,也是市里对走出柳河市的干部给予的一个任务,力争找到切实的突破点,实现我们的浴火重生。

再新镇长,你对市经开区有什么看法?”

杨再新笑笑,有些没奈何的样子,看了看王仁怀,又看看王平江,说,“王市长,能不能不说?”

“那就是还有看法了,自然要说。不管什么看法,都是看法。”王平江笑着说。

“我前后到过经开区有三次,那时候在横折县给县长当秘书,每一次都是同县长去经开区,都是去吸取招商引资经验的。

县里对经开区的态度,那是高山仰止的存在。你说我对经开区的看法是什么?记得第一次去经开区,是一个科长接待我们,远远看见仁怀主任,都不敢上前招呼。”

王仁怀听杨再新这样说,便苦笑起来,说,“杨镇长,有你这样埋汰老哥的吗。”

“那是事实啊,三年前,我陪章童俊县长到的,你回去大可查一查门卫登记薄。”杨再新笑着说。

“别说偏了话题,现在是要你说看法、想法,不是听你摆龙门阵。”王平江笑着说制止两人继续说这事。

“王市长,我对经开区的印象就是这个,你要我说想法,又能说出什么?”对市经开区的发展问题自然不会多嘴。

如果私下几个人闲聊,怎么说都无所谓,可有王平江在,还有王仁怀这个经开区的副主任在哪能乱说一气?

对市经开区要死不活的样子,杨再新在横折县时就很看不惯,不过,当时横折县经济差到在柳河市区县之尾巴,也没法说什么硬气话。

但如今却不同了,不说怀仁镇的经济会很快提升起来,长坪县的的经济状态,也会因为产业的发展而提升。

市经开区的思路一味在模仿其他地区的经开区,自身又没有造血功能,如何能够激活?

在柳河市做工业、做代工,除了化工类别的,谁肯定到柳河市这样偏远的区域做产品?单单是增加的运输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见杨再新死活不肯说,王平江也不勉强,笑着说,“再新镇长,不管之前对经开区的印象如何,对经开区有什么想法,从现在起,都琢磨琢磨经开区该怎么搞才改变目前的局面,没问题吧?”

“肯定没问题,王市长交下的任务,我敢说不吗。”杨再新笑着说。

王仁怀听到王平江这句话,不知是有意还是就事说事而来的。如果真有什么埋伏,是不是意味着用不了多久,杨再新会到经开区任职?

如果这样,那他会是什么职位?经开区的一把手是处级干部,杨再新目前才是正科,按说不至于立即到经开区来担任重要的职位。

王仁怀来之前还有些想法,一位从省党校学习回去后,有竞争经开区一把手的机会。毕竟他熟悉经开区,也得到过市里领导的夸赞。

经开区一把手的位置上,正处可副处也可,那么杨再新真的有可能插队进来。如果这样,自己回经开区就尴尬了。

想归想,王仁怀也不可能有所表露,甚至都不可能对杨再新有敌意。因为一旦表现敌意,给市里发觉,都不要杨再新插队,他也会失去机会。

当然,对自己而言还是有机会的,因为自己对经开区熟悉,如今在省党校学习,期间能够想到破局办法,自然有绝对优势。

杨再新对经开区很可能没想法,因为经开区和乡镇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他顺利晋升乡镇书记或直接跳级到副县长,都比进经开区要好。

郑淑芬也想在领导面前有所表现,但讨论到经济建设这个话题,她确实不敢乱插嘴。说外行话,反而会让领导对你有很差的看法。

一个人不懂没有太大关系,可如果不懂,还要乱说,就会让人烦了。

这时候,郑淑芬只能做一个听众,但心里也有要提高自己对经济工作的念头,要往上前进,经济工作的理念显然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