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370章 竖标杆

官路红人 第370章 竖标杆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370章 竖标杆

官路红人正文第370章竖标杆谭秘书在市里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角色,到哪里都受人尊重。特别是张长文安然离开之后,王平江虽然是常务副,可地位上已经往前靠近一步。很可能到明年春,会成为代市长。

这样的情境下,谭秘书也是水涨船高,受到周围的人追捧。可在杨再新面前,他就失色太多。

心里感概,面上却保持着微笑,对于杨再新的突出表现,谭秘书早就有接受,领导夸奖再多,也只能心生感概罢了。

杨再新也知道领导的意思,不能直接给出多少好处,嘴上夸奖也是一种表达。不过,他也不好打断两位领导的说话,只能沉默以对。

“书记,再新镇长既然到了,赶一个上午的路,估计也饿了。我们这就去吃饭?”王平江笑着说,也只有他才好改变彼此的话题。

“好,人是铁饭是钢,年轻人身体扎实,就更要补充能量了。”李善淮笑呵呵地站起来,“再新,走吧。这里吃饭简单,可不能与村里地道的口味相比的。”

“书记喜欢农家菜,那多往怀仁镇走走,意识多知道我们工作,二来也可改换口味嘛。”杨再新说。

“好,要得要得。有时间肯定会再去怀仁镇,看看那里的产业发展。柳河市如今的发展已经走到一个关口,我是很看好怀仁镇的做法。”李善淮对王平江说。

中餐没到外面去吃,而是在市委大院的食堂解决。一个间房,是书记或领导专用于接待的所在。机关人尽其,也不分座次。

杨再新坐在李善淮对面,总共就五个人而已。李善淮、王平江、谭秘书、杨再新和李善淮秘书刘亮博,刚坐下,有进来一个人,是市委秘书长吴家梓。

见吴家梓到了,谭秘书和刘亮博都站起来,杨再新见了,也站起来。

李善淮说,“坐下坐下,在这里就不必要拘礼。秘书长本身就平易近人的,再新,不是第一次见秘书长吧。”

“秘书长好。”杨再新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吴家梓,可正式的见面却是第一次。

吴家梓笑着说,“再新镇长到了,难怪书记心情这么好。”

“只要肯沉心做事业的干部,我见到都会心情好。”李善淮说。

“书记对人才培养,一直都是放在最当紧的工作上。”王平江说。

谭秘书和刘亮博的年龄都比杨再新大,但三个人都是正科级别,对杨再新的褒奖也不可能太多,而刺激到其他两人。

上了菜,虽说在食堂,但菜式很讲究,味道也很好。杨再新吃饭不再理会什么,安心吃饭,神色间自然而大方。

几位领导见他如此,也觉得这个年轻人的心态和心理素质,确实比很多县级的领导都要好。

秘书长吴家梓与杨再新见面少,包括刘亮博也是,多少听到关于杨再新的不少事迹,这时候,见到杨再新在领导面前的表现,心里也是敬佩。

一个人在同时面前,在下属面前的表现,与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等会有较大的不同,在领导的表现素质上就充分地表现出来。

吃过饭,正准备离开。不想市组织部的金科长敲门进来,金科长进来后,先同李善淮、王平江和秘书长招呼,才对杨再新说,“杨镇长,听说你要回来一趟,总算被我守到了。”

“金科长,你是我领导啊,有任何事都可一个电话,我是随叫随到。”杨再新笑着说。

“我敢吗,你在省党校学习,我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将电话打进去,是不是?”金科长笑着说。

“有什么事吗。”李善淮说。

“书记,是这样的。市里要往省里报,我市今年度的省十佳青年,材料我们已经准备,但还得请杨镇长过目、确认一下。”金科长解释说,“杨镇长要是不回来,我还得往省里跑一趟。”

李善淮点点头,说,“再新,下午正好有空,你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市里这边才好审核,报批。”

这是到来年底,这些需要表彰的人,正准备这边都会提前做相应的工作,优秀事迹材料的撰写,是必须由正准备里笔杆子来把关。如此,材料交送到省里去,才具备竞争力。

杨再新曾是县长秘书,对汇报材料是比较熟悉的,对优秀事迹的材料,也看过不少。之前即使没有亲自写过,但如何写,才能凸显优秀,还是有自己的判断。

全省内进行评比的材料,就必须要扎实,事迹要清楚,而且具备激励人的事迹。同时,这些事迹会带来正面的效应,有较高的价值。

从这样的角度想,杨再新觉得这一年来,自己的工作情况,确实符合省级的优秀。报上去后,省里估计也是提前就有意向的。

对于地市、区县和个人,省级的优秀不仅仅是干部个人的业绩,也是从上到下的荣誉。

市组织部这边要做材料准备,也是他们的工作之一,或许,其中还有李善淮等主要领导的关怀。

“谢谢书记关怀,我工作上是不是还有不少差距啊。”杨再新说。

“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先配合金科长把材料准备好,我会到省里专程为这个事情汇报的。”李善淮笑着说。

柳河市要竖起一根标杆可不容易,除了本人的工作业绩之外,上上下下,也都要出力辅助。对于省级的优秀评选,竞争肯定非常激烈。

杨再新表达了感谢之意,便告辞离开,和金科长一起到市组织部去。

“金科长,非常感谢。辛苦您了。”路上,杨再新对金科长也表达了谢意。

“杨镇长,对于你的先进事迹,市里这边将横折县和长坪县两地的材料进行汇总,但你在双沟村的那段时间,材料并不细致、扎实,是必须要补充的。”金科长说。

杨再新也明白,在双沟村那段时间,横折县这边完全是把自己丢在村里,自然没有人关注。即使要写材料,将村里的干部、村民采访,也很难找到有力度的东西。

“金科长,双沟村的工作情况,之前我有一份工作汇报材料,我传给你吧。”

“太好了,有第一手材料,就可补足这一短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