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415章 事出有因

官路红人 第415章 事出有因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415章 事出有因

赶到县城,天还没黑透。杨再新心情没多少波动,不会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就来脾气。

到怀仁镇后,自己的工作算是顺心顺风的,偶尔遇到一点事情,那是正常。不会因为在县里、市里得到领导看重,就将一切不按照自己意图的人和事,当成不可饶恕的存在。

按照长坪县目前的形势,刺梨种植已经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金望乡那边出现阻力,估计也是事出有因。

电话联系刘悌和张新民,两人也才从金望乡赶回来。三个人在县城碰头,刘悌见面就说,“主任,对不起,我们工作没做好。”

“谁规定乡镇的人就必须听我们的啊,”杨再新带着笑说,“一个县乡镇二十多个,村组两三百,遇上一些有不同想法的情况,很正常。”

“主任,关键是金望乡的书记段周林,怎么说都不听。”张新民说。

“先找地方吃饭,反正今晚也不能再跑金望乡。刺梨种植项目的工作再紧,也不会因为一个晚上就耽搁了。”杨再新作为小组的组长,自然要先平息一下刘悌和张新民的情绪。

工作一旦带情绪,彼此之间的对立就很难化解。

提到吃饭,张新民也明白杨再新的意思,说,“我来安排。”三个人拦了一台车,然后说了地方。

到地方后,进包间。包间里烧着一盆炭火,暖呼呼的,让人立即有种归家的感觉。杨再新给张新民丢一包烟,两人便抽起来。刘悌对他们抽烟也不在意,乡镇工作,到哪里都会遇上抽烟的人,没办法回避或忌讳。

情绪平静下来,杨再新说,“到底怎么回事?”

“主任,也不能说段周林书记完全没有理由,我个人感觉是金望乡内部有工作矛盾,我们成为夹杂其中的一个因素。”张新民说。

“哦,说说看。”杨再新说,乡镇的工作,如果因为各在一个立场的因素,而引起的矛盾,确实是最难解决的。

有了立场站位,是与非就退在其次了,而国内这种情况几乎成为一种深浸血脉里的东西,随处可见,几乎没法消除或化解。

劣根的存在,不是外面压力就可消除,完全要看个人的修养、胸襟。

“金望乡班子里段书记和乡长林力俊之间,在工作上理念有分歧,”张新民说,“段书记五十五了,县里还没将他调离,本身就有意见。据说,段周林想进县人大,县里不肯答应,他就不肯走,拖着。

林力俊是三年前调去金望乡的,如今三十六岁。当年才三十三岁,锐气十足的,想闹腾一番。一个要稳,一个要激进,闹起分歧之后,胡部曾到金望乡批评过他们,林乡长退让了。

今年,怀仁镇和河岔乡高刺梨种植,林乡长就想发动起来。段书记在会上高调地批评过这件事,后来,县里也出现波动,段书记就觉得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等县里重新要做刺梨种植、养殖产业等工作,段书记虽然没站出来直接反对,但背后的态度也是一以贯之。

林乡长传达县里工作精神之后,乡镇干部也知道怀仁镇、河岔乡的情况,也在村里发动农户做开荒。后来县里这边对各乡镇进行核实开荒面积数据,金望乡的数据有一些水分。

我和刘科到金望乡几次,才有所察觉,然后,我们在金望乡一周时间,到各村去落实情况。那边的工作虽说推进不快,林乡长借我们的影响力,还是推动了工作。”

“目前的两个村,原先也上报了面积数,数目是对的。还签了协议,我们核实的数据也对得上。但在栽植刺梨苗木时,两个村将苗木也领取了,却将苗木不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栽植,密集地栽植在少量面积的山坡上。

栽植后的护理自然没法做到,我们到村里问了原因。村里说的情况是,段书记要求两个村栽植经济林,说是这样的林木才会真正致富。”刘悌接着说缘由。

“两个村的经济林苗木栽植了没有?有没有将苗木**了?”杨再新说。

长坪县这边的经济林,最常见的就是杉树,栽植下地,少说要七八年才成林。对于不少丘陵地貌、山地地貌而言,这样的栽植项目也是提倡的。

毕竟山林任其杂草和灌木丛生,就没有实际的经济价值,仅仅是绿色植被而已。

“村民说,乡镇那边已经**苗木,有了合同的。但我们找乡镇看合同,段书记拒绝了。说这是商业机密,不能给我们看,完全不肯配合。”张新民说,也是有些情绪,但遇上这种年纪大的,就难以对付。

“目前,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一是与新畦食品的合同问题,农户这边如果不管理好刺梨苗木,会担负赔偿责任的。这一点,乡镇那边是不是宣传到位;

二是段周林书记是不是给农户订了苗木,有没有合约、定金之类的,不同情况,我们可做不同的处理;

三是农户的意愿是什么,要落实明白,记录下来。以后如果有争议、甚至有诉讼,我们做工作的,要留下证据;

四是再次清楚地向农户解释好之前与新畦食品签下的种植合约,贷款等相关的责任与义务。农户了解了情况,他们如何选择,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干涉;

五是如何减少损失,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甚至将这些负面的因素转移为有利的因素。”

“主任,主要还是我们工作没做细,一开始如果我们掌握这一点情况,就不会出现目前的局面。”刘悌再次自我批评。

“先吃饭,这个事情也不能怪你们,我当时也在,都没意识到。目前,做好补救措施才是最紧要的。”杨再新说。

“主任,能不能将两村那些农户的坡地,到另外村里发动开荒,移栽苗木,不至于受到太多损失。”张新民说,看来他们也讨论过补救措施。

“似乎也可行,明天到金望乡去再决定怎么处置。”杨再新点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