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551章 也论种植

官路红人 第551章 也论种植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551章 也论种植

官路红人正文第551章也论种植对于省里的安排,李善淮虽然有意见,但只能服从。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可以有意见,保留意见,但上级决策必须执行。

正月初八那天,江华军突然到任,李善淮这个柳河市的一哥都很突然。事先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这才让李善淮有些恼火。

之前,他推荐王平江接替张长文的工作,省里并没做出明确的反对。这使得他误以为省里有很大可能这样选择,对王平江的工作上,他也是隐约表达出合作、搭班子的意思。

但如果省里先给他一些明确的信息,他在市里也好先给王平江做一做思想工作,暗示省里另有安排,王平江也更好接受这样的结果。

偏偏在春节期间都没有消息,节后一上班,接任的人到来了,就让李善淮和王平江都非常被动。

江华军到柳河市之后,对柳河市所做的刺梨种植项目、养殖产业等一系列的工作,似乎都不怎么上心。市里自然不会对江华军这样的存在,做什么开导或说服。

江华军到了后,每次开会都不多说话,就表示自己要先熟悉熟悉柳河市的情况,然后到区县调研。

与李善淮之间的工作沟通也不多,寥寥几次的工作讨论,江华军表达的意思,显然地对柳河市之前所推进的工作,是不赞同的。

对于江华军的认识,李善淮多少了解一些,但却不知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立场。对地区的工作该怎么做,怎么决策,当然各有自己的想法,可李善淮对柳河市正府方面的工作,也不好直接进行干预,否定或肯定。

在讨论大致方针的时候,可以谈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坚持,或者想办法说服其他人。

李善淮对新到来主导柳河市正府工作的江华军,也有些想法,但不能直接干预或批评。

江华军到任后,没有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自己的设想,这也让李善淮几次性找他聊聊,深入地谈一谈工作。

听说了江华军在王平江等人去省城之前,他到场提出鼓励和要求,提出的目标是三个金奖。这是不是意味着江华军对长坪县所推进的工作,是认可的态度?

江华军到柳河市后,没有一上任就三把火,对柳河市的工作是有利的。

这天听到秘书转述,说江华军下过来聊一聊近期的工作,李善淮虽说没有做过多的准备,但这次见面谈工作,也是他等了好一些时间的。

见江华军进办公室,李善淮便站起来,笑着说,“华军市长,好,坐坐坐。”

有秘书立即给两人泡茶,不影响他们说话。江华军也带着微笑,将手中的包换在左手,先和李善淮握一下手,说,“善淮书记,你好啊。到柳河市几个月了,一直想过来向你汇报自己思想、工作思路,就是一直都没准备好,就拖到今天了。”

“好好好,来了好。我也有些想法,早些时间就想同华军市长聊聊。”李善淮面带着笑,也在观察,随即判断今天的见面,很可能是一次观点的碰撞。

碰撞就有火花,不知是灿烂的智慧之花,还是焚毁的烟火。不过,对于柳河市的情况,李善淮的掌控已经很深入,不但新因为江华军突然到来,就有太大的冲击。

作为柳河市的一哥,李善淮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两人都有茶水,先喝几口,酝酿一些分为,也在心中盘算接下来该怎么说才最恰当。

江华军是有准备的,见李善淮的态度还可,也明白说服面前这个人的难度该有多大。

这时候,不可能在后退了。万一王平江在展销会上拿到金奖,特别是长坪县的产品拿到金奖,他的说服力会自动降低的。

自己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差,也是精心选择所致。

“书记,到柳河市来已经三个多月了。”江华军开了头,“我是一个反应慢半拍的性子,主要是觉得到柳河市来,如果不将这边的情况真正摸清楚,就急着表态,是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华军市长,你这是作风老成,稳重,这样好。做任何决策都不会出错,地方建设就需要这样的决策者。”李善淮及时地肯定江华军的稳重,使得柳河市这几个月来,完全按照之前的工作决策在推进。

江华军笑一笑,说,“谢谢善淮书记。这三个月来,我首先关注过长坪县和怀仁镇,也关注横折县的工作与决策。”

“怎么样?有什么感想?”李善淮说,“华军市长是从那边过来的,对柳河市的工作,可用另外的视角进行观察、审视和判断。不像我们在局中,难以把握准确。

柳河市目前推进的工作,成绩有,却也有很多不足。我也希望听到华军市长真心的想法。”

“书记,这两县的工作确实如你所说,成绩有,不足也多。”江华军说,“具体说来,怀仁镇和长坪县取得的成绩,是将小范围内的经济有所提升,人们的收益确实纵比上是增收了。

这样的业绩,汇报上来时有不错的数据,宣传上也很容易出成绩。不过呢,我认为这种产业的开发是有很大局限的。

水果种植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不少地方一轮一轮地推进,过几年更换一种水果。按推动者的说法,叫换代,不断提高产品品质,达到精品,而后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可实际上呢?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除了我过北方和南方的大规模种植之外,几乎没看到成功者。

从开始引进种植到三年挂果,再到丰产。原本流行的、具有市场和价值的水果品种已经在这几年里,改换新的品种。使得农户种植的水果,实际上得不到该拿到的收益。

说到底,苦了的还是底层的农户。”

江华军说到这里,停下来,似乎等李善淮消化他所说的内容。但没等李善淮说什么,他又继续说,“怀仁镇和长坪县目前所做的刺梨种植,确实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只能说适应小范围内生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