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553章 企业引进

官路红人 第553章 企业引进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553章 企业引进

官路红人正文第553章企业引进“华军市长,那你说说我们该做什么?”李善淮冷静了下,觉得在柳河市推进的工作,终究要市正府那边去做,柳河市的想法没有理顺,接下去的工作总是难以做好。

听李善淮这样说,江华军也觉得自己身上都出汗了。今天这番说辞,显然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如果李善淮不支持自己,而是联合王平江做事情,就有可能在平时的工作上,将自己架空。

或者,自己提出任何想法,李善淮都持反对意见,那在决策引进台洋金属有限公司的工作上,自己的努力也不可能成功。

既然李善淮选择了倾听,那说明这一切都还不错。江华军说,“书记,这几年,我在沿海发达地区跑了几十次,几十个地方,进行调研。

真正能够改变一市一地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工业产值。只有工业发展起来,一个地区的产值才能做到真正稳定和成功。

那么我想,柳河市要发展起来,势必也要走这条道路。引进企业生产,引进大工厂项目,做强做实我们的生产总值。如此,整个柳河市的发展,才稳步提高,赶超沿海发达地区。”

李善淮点点头,明白江华军所说的意思。柳河市如果有大量的工厂、有大规模的工业经济,当然能够赶超发达地区。问题是,柳河市这样显得偏远,又没有更多矿藏做工业基础的地区,如何引进工厂?

“柳河市要发展工业经济,是不切实际的,”李善淮说,“华军市长,你觉得柳河市有发展你工业的可能性?”

“有。”江华军非常肯定地说,“书记,肯定有。”

“哦,怎么说?柳河市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在哪里?”李善淮听江华军说得那样肯定,也好奇起来,他觉得江华军不会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

“书记,我也知道柳河市的情况。到这里三个月了,各区县都跑过,做了调研。就因为做过调研,才觉得怀仁镇和长坪县倡导的产业项目,是梦中花,是比较危险的高风险操作,要慎之又慎。

而我在来柳河市之前,与窄台省一家大型企业谈了一年多,对这些大企业非常了解。他们的业务状况,他们的产值、他们产品销售、他们对未来的规划都非常熟悉,有第一手的资料。

这是一家几十亿规模的大型企业,在窄台省已经几十年的历史。因为规划发展你和市场的偏移,如今,这家企业计划将分厂设立在江上省来。

虽说是分厂,但这家企业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业务,都会迁移过来。我之前与对方讨论过,他们也愿意迁入柳河市,成为我们柳河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华军市长,你是说,”李善淮觉得要确认一下,“窄台省有一家几十亿的大型企业,计划迁移到江上省来,而后,引进柳河市。对吧?”

“善淮书记,事实就是如此。我与对方先后接触一年多了,非常了解这家企业。”江华军肯定地说。

“为什么对方会选中江上省?柳河市有哪些优势,让对方选中?”李善淮也明白,引进这样一家大型企业的难度,对方肯来,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同样,李善淮对引进项目非常期待,但对引进项目又非常顾虑。就像突然接到一条中大奖的短信,既希望这是真的信息,又知道百分之百是假信息,是骗人的。

柳河市这地方李善淮是了解的,想要做工业大厂,其难度之大,都不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没有优势资源,没有大矿藏,交通也落后,市场也非常小。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环境里,凭什么一家大厂子会迁移到柳河市来?

莫非是看到柳河市这里有一条河?

“善淮书记,”江华军从李善淮的语气和神态,也看到对方的质疑,诚恳地说,“请你相信我的判断,也相信我这一年多的努力和付出。

对的,我知道这些年有一些污染很严重的冶炼或化工方面的厂子、企业,往内陆迁移,用污染来换取产值,地方的一些领导也希望以此来提升经济收入。

我对这样的做法是深恶痛绝的,一个地方如果将家园都损毁了,再多的钱,又如何弥补这样的损坏?

这样的增收不会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只会悔罪于一方水土。我曾在台洋金属有限公司所在地,调查过一周,不仅跟当地管理部门接触过,也与当地普通人了解过。

台洋金属有限公司确实是一家产值高达几十亿的大型企业,他们之所以迁离开窄台省,是因为最初企业建立的时候,是在窄台省。

如今,公司发展起来后,产品的销售、原材料的运输等方面,使得企业还在原地,成本大为提升,已经成为对方发展的一个阻遏。

搬迁到江上省后,在成本上会降低,市场上也会有更好的扩展。这是对方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是经过充分论证、考察、研究,最后确定这样的方案。

柳河市虽说不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也是很好的选择。为此,对方愿意在柳河市建设分厂,将七成以上的业务迁移到柳河市来。而他们的总部,还在原地,也因此,窄台省那边汇报干预他们的转移。”

听江华军这样说,李善淮也觉得这个事情是好事。便说,“如果说,那个台洋金属有限公司确实要在江上省进行扩展,规划二十年的发展,柳河市自然愿意让这样的大企业过来。

问题是,对方过来要哪些要求?”

“书记,这些事情,我已经和对方沟通过。当然,我们完全可成立一个专项工作小组,来对接这个事情。之前,我与对方讨论的条件,和目前开发区所能够提供的优惠政策,基本吻合。

另外,对方在迁移过程中,需要五千万的银行贷款,要请我们柳河市正府做担保。两年后,这笔贷款企业会还上。

也就是,企业只要两年的缓冲期,就能够重新启动,走上更好的扩展之路。

书记,这是柳河市一个绝妙的发展机遇。原来那边的市里,如今也想留下这家企业,但他们提供的是三千万银行贷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