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600章 成本问题

官路红人 第600章 成本问题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600章 成本问题

杨再新说,“还是请我们县长汇报比较好。”

“东富县长,你说吧,什么事情。”李善淮看向石东富,也知道,杨再新肯陪同石东富过来见他,其实是表达一些不需要说出的意思。

之前,杨再新和石东富之间是有过冲突和矛盾的,但如今,他们已经站在一个阵地上。这些虽不能说穿,但一切到市里汇报工作,就完全表达出来。

“书记,今天我们到市里来见您,是请示一个工作。”石东富说话就严肃得多,不像杨再新那样嘻皮笑脸的。

李善淮点点头,事宜石东富继续说。

“是这样,‘静静的柳河’这个公众号,目前是归口在工作室。完全由工作室在掌控,虽说张继光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法人。我们对张继光的人品是信赖的,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有违法律法规的事情。

可作为一个工作室,拥有‘静静的柳河’这种资源,还是太弱势。作为宣传口的一个特殊存在,虽说给县里和柳河市带来巨大的好处,可终究是个人的、独立的工作室。

我们想,如果将‘静静的柳河’纳入新畦食品公司,作为公司名下的一个独立核算的存在,对‘静静的柳河’是不是有更好的保护?在县里,我和几个常委成员讨论过,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然后,我们觉得还得先请示书记您的意见。”石东富虽没说有什么压力,但也明白,他们在县里肯定是有压力了的。

李善淮不急着回应,而是看着杨再新。

杨再新笑笑说,“书记,虽说目前还没直接的动作,但确实有迹象表明了情况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工作室在各地不少,比如自媒体也多如牛毛。‘静静的柳河’作为工作室,存在是被许可的吧。没有哪一条规定,必须在县里掌控之下吧。”

“书记,说句实话。多如牛毛的自媒体,又有谁像‘静静的柳河’那样,积累这么多的资金?而这些资金,还准备用于长善完全中学的运转。”

“那还不怪你?都是你想的主意,搞到那么多的钱,摆在那里,谁不动心?”李善淮笑着说,虽然表达不满,可脸上的笑意却是在夸杨再新。

“纳入新畦食品公司里,以后怎么操作,有没有想过?”李善淮说。

“书记,实际上的操作,还是同之前一样,没什么改变。只是在新畦食品名下,多一层保护。免得随时来找书记您,多麻烦啊。”杨再新说,这种话,石东富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的。

“新畦食品不也就是企业吗,有这样大的能力?”李善淮说。

“书记,不在于新畦食品能力大不大,而是新畦食品的总部在省城,长坪县这边发生任何事情,省城那边也就可得知,事情真相很容易在省里就爆发出来。

这样,会让一些人顾忌,然后收手。仅仅是网络的舆论和监督,有些人会想尽办法,转移注意力,甚至洗净自身。”杨再新说。

“有迹象了?”李善淮说话时,看着石东富。石东富便郑重地点头,表示确有其事。

李善淮想了想,说,“那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做吧。我相信再新在这件事情上,能够做到最好。说实话,没有再新最初的努力,也不可能存在‘静静的柳河’,就不可能有后来发生的这些。”

“书记,我也是因为对再新的理解和所知,才对他提出这个建议。要不然,以后为这个工作室的争夺控制权,不知会引发多少事情。说不准,还会闹出网络舆情。

如今,部分网友就看不得有风吹草动的,何况,静静的柳河一直以来给网友们的承诺,才会积攒到这些资金。真要动了,谁还能忍住?舆情必然一片哗然。”石东富说。

这时候,杨再新却不多说话。

李善淮既然已经点头,市里这边只要再同王平江招呼一声,其他人即使有什么疑惑,也没必要多解释。

等手续办理之后,新畦食品那边会有一个仪式,同时,“静静的柳河”这边也会在公众号上对网友做出公布。

杨再新的计划是,既然新畦食品将“静静的柳河”吸纳到公司,仪式就放在省城举行,县里这边察觉后,那位也无可奈何。

在省城做这样的仪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举措。丁丹书记那边,给出一点点时间,但也不多。好在这几个那边已经提前办理一些手续,最迟过两天,这几个就到省城去了。

两人准备告辞,李善淮说,“先不急着走,再新,你对市里准备引进台洋金属有限公司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啊,书记。这个事情跟长坪县没直接关联吧。何况,我对工业方面的事情,当真不了解。”杨再新一本正经地说。

李善淮手指着杨再新,对石东富说,“看到了吧。这家伙年纪轻轻的,坏得很。一句实话都难得他的,以后,可要小心点儿。”

“书记,有这样当着人的面说坏话的吗,我好委屈,我好难啊。”杨再新笑着说,“这段时间,我都在关注产业发展,再说市里的事情,我去琢磨干什么?

江市长在推动的工作,我真不敢去碰。他已经警告过我,不得把长坪县产业发展的事情,在多对外传扬了。”

李善淮和石东富都笑了笑,自然不会将杨再新说的话当真。石东富说,“再新,我和书记都很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你们看,今天看来是非得说两句,要不然走不脱了。”杨再新说,“因为我对台洋金属有限公司的情况,一点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过,作为一家几十个亿规模的企业,体量可不小,必然有大量的产品在市场上,也必然有不少这家公司的信息。然后,这么多产品流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渠道,另一方面,有需要多少生产原材料运输进厂内?

我觉得,这些仅仅是运进来,运出去,就需要不少的成本。他们迁移到柳河市来,这方面的成本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减少了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