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679章 初到柳东区

官路红人 第679章 初到柳东区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679章 初到柳东区

虽明确到市里来的帮忙,就是到区县的乡镇村组,随机查看,遇上问题就地解决。也可能是哪一地有急事,需要人增援,他就立即赶过去。

虽说各区县的人对刺梨种植项目有所了解和传闻,但具体操作起来,那些人却是陌生的。宣传容易,可要种植户按照标准的规定去操作,他们未必愿意。

对于种植,农户们习惯了自己对劳作的理解,也是多年来都放任自家处理,对所谓的技术与要求,完全不屑于的。

如今,要求的标准高了,有些种植户肯定不愿意配合,觉得开荒洼地、整理地块,不就是那么一回事?

但开荒的进程,按照要求处理好地块,对接下来栽植苗木是有利的,对苗木成活之后的进一步管理,也是有利的。

开荒时耕作精细一些,管理上就少要很多力气,苗木的成长也会达到要求。这可不是随意就能够做的事情。

怀仁镇的人如今有了经验,特别是第二期开荒的种植户,对开荒的土地非常精细,也使得怀仁镇的第二期苗木成长比第一批要好,以后在挂果时,可能就会有更高的收益。

而在苗木栽下之后,要对土壤进行补救性措施,就麻烦得多。这也是长坪县等地在实际生产上摸索出来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其实很宝贵,其他区县的种植户,完全可避开不必要的损失。

可在实际的工作上,王鑫、刘悌、龙成海等人传回来的信息可见,这样的技术要求,对新的种植户而言,他们觉得小题大做,以为是产业局的人故意这样,让种植户做多余的事情。

情况了解,到市里先见过王平江,沟通之后。产业局安排车,那边也派出一个人出来,与杨再新这边组队。满满一车人,杨再新和新畦食品的两人,加上产业局一人,另外有司机随行。

原本准备给杨再新单独安排一台车,杨再新给推辞了,没有必要摆这样的谱。过于摆架子,对乡镇干部而言、对村里种植户而言,都不会留下好印象。没有好印象,种植户就不会听你劝告或要求。

王平江自然不会强求,只是要求杨再新到产业局来帮忙。长坪县和怀仁镇有石东富在家镇守,具体的工作有龙将、龙利群等领导负责,杨再新留在怀仁镇确实没有必要。

王平江将情况和杨再新沟通之后,本想聊一聊关于杨再新入常的事情,但又觉得他来说,不是最好的人选。如果李善淮书记找杨再新聊聊,很可能杨再新更容易接受一些情况。

休息一晚,第二天早早吃了早餐,便出发。根据龙成海提供的信息,他们第一站往推进工作最差的柳东区。

柳东区的领导也很重视刺梨种植项目的推进,但柳东区离市区稍微近一些,挨着市区。这里的人们对开荒劳作,已经不适应,心理上排斥这样的劳动。

只要有一些体力的人群,都喜欢到市里去打短工,哪怕偶尔一周都没机会上工,都情愿留在市里。

相对而言,打短工的劳动强度要小一些,收益肯定比在家做传统种植要高得多。也因此,柳东区有大量的荒地可做刺梨种植。

这些荒地,以前都是耕种的土地,从二三十年之前,这些土地就开始荒废。如今要重新耕作,确实与一直以来都是荒地的山坡差不多。不过,这样的荒地开垦之后,管理上,肯定比纯碎的坡地要便利,也更适合种植刺梨。

开车三十多公里,便到了柳东区正府。区长万鹏得知杨再新到柳东区,便在区正府等着。杨再新等人到了,万鹏笑呵呵地迎到车边,开了车门,万鹏说,“欢迎欢迎,杨书记好,你可是我们的财神爷。”

“万区长,你们的财神爷是这两位。”杨再新将新畦食品的两人推出去,故意把新畦食品的人标榜出来,他们的份量重,才使得地方上对刺梨种植工作更重视,种植户也会更接受这样的事情。

万鹏忙与两人握手,表达欢迎之意。万鹏知道杨再新在市里领导心目中的分量,自然不会忽略他的存在。而产业局里,有七个人都是杨再新的手下,如果对杨再新接待不周,这些人以后在创业发展工作上,只要给柳东区的评价有那么一两句话,就足够柳东区难受了。

到办公室,这边已经准备好。水果、茶水等等,除了万鹏这个区长之外,区正府负责产业工作推进的主要领导也都到了。万鹏给杨再新一一进行介绍,再次表达了柳东区欢迎他们到来,指导柳东区的工作。

万鹏致辞欢迎后,杨再新对与会的人都笑笑,说,“尊敬的万鹏区长、各位领导和前辈,先申明一点,今天到柳东区来,一是受产业局的委托,带任务而来的;二是到柳东区来学习的。柳东区一直是柳河市全市经济工作领先之地,相比长坪县,那是两个天地的存在。

我到柳东区不是第一次,以前在横折县时,就随县长章童俊到过柳东区考察学习。这是我第二次过来,时间充裕,就能够更细致地学习柳东区先进的经济理念和管理经验。万鹏区长,我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杨书记太谦虚,如今怀仁镇可是全市的标杆、样板,我们区里已经做好计划,准备让所有的干部轮流到怀仁镇去参观学习,到怀仁镇住十天半个月,各方面体验和学习怀仁镇经验。”

“万区长,怀仁镇目前在刺梨种植工作上,确实走在最前面,而怀仁镇人对刺梨种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也让我们这些管理者惊叹不已。

对于产业发展工作,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种植户从内心里认可这一项目的工作,认识到做好产业项目,最受益的是种植户自身。如此,他们就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我们都知道,只有做一行、爱一行的前提下,才会将这样的工作做到最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