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红人 > 第684章 不留情面

官路红人 第684章 不留情面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0:42

第684章 不留情面

录制这些视频时,也是精心策划的。先展示村里的情况,然后进某一家种植户。随后,跟着种植户到刺梨坡地,看坡地里的刺梨生长与挂果情况,听种植户说自己的心里话。

虽说带有采访性质的画面与对话,但所说的内容是真还是假,观看视频时,大致还是能够判断的。

这些鲜活的真实场景,给村里的人就有完全不同的冲击。这些刺梨果园,与他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规模大,整齐,苗木长势非常好。

人到齐后,或许因为领导多,或许因为看到了视频后,大家心态上多少有些变化。杨再新站到人群前,笑了笑,说,“各位大哥大姐、叔叔伯伯,大家好。我就是视频里提到的杨书记。

是的,就是怀仁镇党委书记杨再新。我在这先说一句,你们要种植刺梨,最好是先到怀仁镇去看看,随便选一个村子,随便走进一户人家。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就明白这种刺梨产业种植在怀仁镇的情况,当然,最紧要的一句话,就是要问问怀仁镇今年的收入和两三年后的每一户的收入。

对了,刚才我同你们村的李主任说过,怀仁镇那边有一户,他家种植了八十亩刺梨果。今年收入是二十万,是除开成本的纯收入。明年会超过三十万元。

李主任说不可能,我跟他说,一亩才四千元的纯收入,那是很少的了。因为他家的刺梨果今年才开始挂果,要两三年后才达到旺季。到时候,一亩两万元只有多,不会少。也就是说,三年后,他家的纯收入至少有一百五十万元。

我知道,柳东区的乡镇经济条件比长坪县要好,好很多。你们村的情况我也看了,但说句实话,这几年你们各家的实际上收入,应该比以前差很多了。为什么会这样?你们有没有想过?”

到来的人不多,四十几个,可基本上每家都来了一个人。各人对自己家里的情况是自知的,杨再新之前虽说只看了几家,判断也是准确。

包括刘副区长在内,柳东区的人听到杨再新这样说,心里也惭愧,知道杨再新看得准。村里的实际经济情况,确实瞒不住所有人,只要进村里农户家看看,就不难看到更真实的东西。

对于杨再新所说的事情,村里人都不说话,安静起来。杨再新也不等对方说什么,随后说,“我第一次到柳东区,第一次到你们村。

你们具体的情况可能很复杂,但我猜想,最根本的还是这些年来,大家除外打工的人多,没有出省的,就在柳河市内做短工,挣钱,可以养活一家人。

是的,到外省打工、进厂,每月都有固定的工资,但这些工作开销之后,余留还有多少?一家两劳力如果在一起,一年可能会挣五六万,最多不超过七八万。

但老人呢,孩子呢,都丢在家里。老人生病、孩子上学,都是没有得到护理和关照,在外打工真的就安心?出门千般好,哪有在家安好啊。

在柳河市做短工的就更不用说了,你们的收益情况如何,自己心里明白。糊口不难,养家不易,就是你们的现状。

但是,这些年下来,人已经习惯这样零零碎碎做一些事情,而打短工不会太劳累,日子混过来了。但日子真好过了吗?我看不见得。

刚才,我到村里几家人家里转了转,看了看。看了你们几家的情况,我就猜,你们的小日子并不好过啊。为什么这样说?看看每一家,房子外面贴着瓷砖,很气派,可家里面的墙面,连粉白一下都做不到。

为什么?我猜测不一定是对的,拿不出钱来做这些事情。一家人家,家里没有小几万元存着,能够说小日子过得开心了吗?”

杨再新说到这,很多人都低头了,包括柳东区的人都是如此,丢脸啊。但杨再新却又没有说错,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你们离长坪县不远,两三个小时的车就可到怀仁镇去,到那边去问问,随便一家问问,哪一家家里没有七万八万存款?哪一家不添置了新家具、新电器?时髦一些的,卧室里装了空调,不怕费电了。

不过,你们还要看看,怀仁镇的人,现在做什么。他们不怕晒、不怕热,不怕扛锄头、不怕在地里流汗。

没有辛苦的付出,没有拼命做事,哪可能有收获、哪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我听李主任说过你们村的情况,知道这些年来,大家习惯那种不累不苦过日子的生活了。提到开荒种植刺梨,大家宁肯在家里睡觉,也不想出门。

可这样的日子是能够过下去的,但这样的生活到得明年,柳东区其他村子都做产业做好了,你们村会是什么情况?很可能是整个柳河市,最贫穷的一个村。”

听杨再新这样说,下面就有嗡嗡嗡的议论声,杨再新也不干涉,停下来,让这些人自己反思一下。

刘副区长在坐,多少有些难以承受,只是,柳东区不少村子的情况都如此。给点难听的话刺一刺这些人的神经,也让他们感受到外面的世界。

原本,对杨再新等人到来,刘副区长多多少少有些不同看法,一来杨再新太年轻,二来市里产业局有些大题小作,似乎对他们的工作不相信,三是对产业发展要求过于苛刻。

如此,即使下面的干部和村里有些情况反馈到县里,他也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过一些时间,会逐渐走向正轨,达到市里要求是没问题的,可今天听杨再新说了后,才知道之前产业局提出的要求,是有真实意义的。

心里就好受了些,决定返回后,将乡镇的主要领导都召集开会,阐明这个问题,让大家都有一种紧迫感。

说到这,杨再新也不多说。村主任这时候站出来,对村里的人说,“各位家里话事人,今天,杨书记和市里产业局的领导到我们村,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我作为村主任,首先要感谢杨书记和领导们,然后,要对大家说一句,对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