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英雌 > 第二百九十七章 造化

英雌 第二百九十七章 造化

作者:江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7:48

第二百九十七章 造化

英雌我命由我第二百九十七章造化李曜打算为酷爱音乐的李渊献上新谱写的合奏曲目,只是望云亭空间狭小,人一多就施展不开,于是李渊领着李曜一行来到北海池边上的一处水榭。

待众人各自坐定,李曜将曲谱递给李渊:“此乃女儿和裴乐正的新作《阳春曲》,还请父亲过目。”

李渊揽卷仔细阅览,轻哼了一阵,捋须道:“曲风独特新颖,不过好在曲调朗朗上口,倒也不大难学。”

他说着,摆好曲谱,取出一支筚篥,试着吹奏了一段儿,便朝李曜点头示意道:“开始吧。”

王绩拨动琴弦,清空长响,李曜双唇轻启,笛音悠扬,琵琶、筚篥、古筝、瑟、排箫依次响起,紧接着金连连与张婕妤齐齐跃入水榭中央,一边槌击腰鼓,一边踏律轻舞,蛮腰款款,身姿妙不可言。

这首《阳春曲》大体上属于当前时兴的燕乐,除了具有非常明显的西域风格,同时还融合了后世所谓“古风”曲子的特征,使其旋律增添了许多有趣的变化,听着格外清爽动听。

而这时正逢午后,春日暖阳洒在水榭旁明镜般的湖面上,微风轻轻拂过,反射出点点金光,灿烂辉煌。

此曲应此景,一时难分天上人间。

奏罢,周围一众太监宫女立刻鼓掌喝彩,李渊抬手示意安静,随即指了指身侧,温和地对李曜笑道:“明昭坐朕这里来。”

张婕妤虽然近年常伴帝王,却与万贵妃、宇文昭仪等熟悉平阳公主的妃嫔不同,因李渊对众知情者下达了禁口令,她并不知晓李曜的真实身份,想到明昭公主只是皇帝的义女,登时有些吃味,情不自禁地搂住李渊的臂弯,怎知李渊却对她说道:“阿张,朕想和明昭谈谈心,你到她的席上去坐吧。”

“是,陛下。”

张婕妤不敢忤逆圣意,忙应了一声,不甘不愿地换了位置。

李曜瞧见她刚才这番表现,倒不为意,甫一入座,便笑着打趣道:“婕妤如此贤良淑德,实属难得,父亲可莫要亏待人家呀,比如……再给明昭添个弟弟妹妹,呵呵。”

张婕妤没料到李曜会说出这种豪放不羁之语,一张原本白净的俏脸,登时变成了大红布,不但醋意尽消,还对李曜生出莫名的好感,含羞嗔道:“明昭好不正经,欺负人家……”

李渊闻言也是老脸一热,咳了咳嗓子:“好啦,你这孩儿没大没小的,不要老是拿朕取乐。”

李曜欠身笑道:“知道啦,儿改过便是。”

这毫无诚意的认错,顿时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宫女们摆上饮料水果,李渊随意吃了点水果,挥退记录禁内起居的彤史,感慨道:“朕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了,难道是因为朕做了这天下之主,才会失去某些最宝贵的事物么?”

李曜啜了一口宫廷特制的桃饮,眸色微动,故作不解道:“儿有些不太明白父亲的意思。”

李渊幽幽地道:“如今国势稳固,可为父这个家却越来越不像家,儿子不像儿子,兄弟不像兄弟,各个嘴上说着万寿无疆,却只盼为父早日驾崩,以便他们一决胜负,为父从来不怵阿史那咄苾那条疯犬,就怕遇到前朝父子兄弟反目的事情在我们李家重现啊。”

皇帝敞开心扉,突然说出不得了的话,除李曜之外,其他在场者不约而同地眼观鼻,鼻观口,竟都不敢抬头。

李曜听出老皇帝这毫无掩饰的语气,显然已将她完全当作了平阳公主,不过她心中却是有数的,只道:“明昭会尽力为父亲分忧。”

李渊愁容稍缓,怜爱地看着李曜:“是啊,幸好为父还有你这样一个女儿。”

他顿了顿,又道:“想必你也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你二哥利用为父对他的爱护,不顾为父的警告,在朝中培植党羽,野心亦越发膨胀,尤其是最近两年,他与你大哥不断发生摩擦,如今竟然似乎还企图分裂这刚刚统一的大好河山,明昭……你说为父该不该废黜这个不孝子?”

固然帝王之家难讲亲情,但李曜心里很清楚,李家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追根溯源,其最初的隐患还是当年李渊在军政方面安排不当造成的。

李渊为了防范外臣,不断给皇子和宗室将领立功的机会,结果军事天才李世民一战击灭二王,成了功劳最大的勋臣,可他却优柔寡断,没有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患手段,反而助其收拢关东群豪,变得势大难治,同时还严重分化了本该属于储君李建成的权力。

为此,李曜不禁常常感叹,李渊若有明太祖朱重八一半的帝王心性和手腕,李世民又哪会有胆量和机会向李建成叫板呢?

至于李曜为何会偏向李世民,其实无关个人能力与道德水准,主要是因为她发现李建成的政治理念太过保守。

虽然李建成具备汉代文景二帝那样的明君潜质,但他缺少了李曜最为看重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开疆拓土、征服寰宇的雄心壮志,也正因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先后荡平东突厥、高昌、薛延陀,成就一代天可汗的傲世伟业,对李曜的政治判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毕竟,在这个时空里,李曜想要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最明智的做法,无疑是站在能够为她铺就成功之路的那一方。

只不过,李曜这种想法,可不敢对李渊表达出来,心思转了好几圈,才语气诚恳地答道:“二哥拼杀多年,屡历生死,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威名四海皆知,父亲对其进行贬黜,肯定无法令天下人信服,更何况二哥还身患‘气疾’,一旦情绪过于激动,恐怕会有性命之虞呀!”

实际上,李曜这一席劝语,李渊并非头一次听到,此前宰相陈叔达也曾对他讲过类似的话。

李世民表面上看着非常强壮,但李渊比谁都更清楚他这个儿子的身体素质有多糟糕。

而李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世民岂止患了所谓的“气疾”,幼时几次差点夭折,说是浑身是病也不为过。

若非他和窦氏倾尽心力去呵护,能否长大成年都难说得很。

手心手背都是肉,对李世民这个危险的虎子,李渊始终有些于心不忍,沉吟半晌,只得长长地叹了口气:“张亮一案,目前还未有定论,为父该如何安置你二哥,一切就看他此次的造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