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英雌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换个方向

英雌 第四百九十四章 换个方向

作者:江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47:48

第四百九十四章 换个方向

数日之后,禄东赞受邀参与廷议,甫一开场,他便按照李曜与他的事先约定,提出了构建两国交通的“设想”。

李渊听罢,环看满朝文武:“诸卿以为如何?”

端坐御案旁的李曜朝站在文官前列的吏部侍郎马周递去一个眼色,马周会意,立刻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认为此议可行。”

李渊捋须道:“还请马侍郎说说理由。”

马周微微垂眸,看着自己手里的笏板,抑扬顿挫地道:“昔汉武帝采纳赵充国屯田之策,不只是垦田种桑,还铺就旱道连通东西南北,并沿途设置驿站,遂使千里荒壁变作繁华沃土,而今本朝近年所得西海四州,皆为苦寒之地,仅靠减免税赋与流放人犯,恐怕百年亦难以达成与之相关的实边方略,朝廷理当设法使当地迅速富庶起来,而最好的办法,便是开辟商道与建立边市,因为只有如此,本朝雄风才可远迈汉世!”

马周讲得有理有据,且措辞颇为打动人心,朝臣们交头接耳一番过后,纷纷进言表示赞同吐蕃使者的提议,皆道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就连禄东赞也趁机出言附和,把唐蕃大道未来的“钱景”描绘得天花乱坠。

待马周、禄东赞等人退回行列,李渊看向兵部侍郎柳逖:“柳卿,最新的《西南地域图》制作得如何了?”

柳逖答道:“回禀陛下,臣已于近日完成了初稿。”

“初稿也行,先呈上朝堂看看吧。”

“喏。”

李渊命令柳逖去兵部职方司取来了一份舆图,当所谓的《西南地域图》完全展示在众人的面前,禄东赞瞳孔登时一缩,满脸尽是无法掩藏的惊愕之色:但见这张舆图不仅包括唐朝的西部及西南部边疆地区,竟然还涵盖了吐蕃的大半领地,上面的河流湖泊、高原山脉、城堡关隘等位置与轮廓无一不准。

要知道禄东赞进献给唐朝的《吐蕃地域图》可是错误百出的,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他们这种刻意误导对方之举非但毫无作用,反倒成了自取其辱。

李渊瞥见禄东赞一副无地自容的模样,强忍着笑意说道:“明昭,在这朝堂之上,最懂水文地理者非你莫属,此路该如何修建,能否为吾等细说端详?”

“儿谨遵圣意。”

李曜起身走到舆图旁,为众人讲解预设路线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与地形地貌,说到吐蕃境内之时,直把禄东赞听得瞠目结舌,就是李曜说自己去过逻些城,他都不会有半点怀疑。

李曜解说完毕,杏眼微微一弯,眸光转向禄东赞,明知故问:“我认为连通唐蕃,其实可以同时修建东、北两道,不知贵使意下如何?”

禄东赞不禁暗道这护国公主说话做事果然都是有的放矢,此刻他听得李曜这么一说,便彻底明白当初对方提出两种修路方案,根本不是给他做选择的。

禄东赞念头转了几转,假装有些为难:“贵主,两路同期开建,会不会太麻烦了?”

李曜暗自好笑,这禄东赞竟在她面前装傻充愣,她要是猜不出禄东赞心中的意向,就真的枉活两世了,遂轻轻一摇头,不紧不慢地道:“此二路分属陇右、剑南,全程互无交集,况且你两番来使,想必对河湟一带通行之艰,已定然有了深刻体念,然而西海四州百业待兴,人丁稀薄,北道工程少说也要消耗十余年的光景,而东道的建设则明显快捷得多,诸羌部落与蜀地来往数百年,只需将高山深谷间的栈道稍加延长扩建,即可连通唐蕃两国。”

禄东赞略一沉吟,担忧地问道:“可是党项、白兰等部与我们吐蕃有些嫌隙,万一有人作乱,节外生枝又该如何是好?”

李曜呵呵一笑,用玉如意在舆图上比划着说道:“不瞒贵使,为了防范盗匪剪径,本朝年内便会在积石山南、金川、弱水等地兴建三十六座驿站,十八座戍堡,六座守捉城,何况于诸羌而言,引发争端,阻碍道路畅通,无异于自断财路,贵使大可不必担心。”

禄东赞不禁有些心虚,去年吐蕃劫走了党项诸部大量的财产和人口,甚至连他自己家中也有不少女奴是来自党项部落,难道都要退回去不成?

李曜瞧见禄东赞神情变化,眸光微微一闪,用语重心长的口吻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该放则放,该还则还,吐蕃若能与诸羌冰释前嫌,和睦相处,将来财源定如细水长流,获利之丰绝非劫掠一时所得可比。”

李渊适时地补充道:“朕听闻党项人特别记仇,如果你们拿出和解的诚意,党项人依然不肯罢休,本朝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禄东赞闻言,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连忙跪拜道:“陛下英明,下官定当说服赞普,使吐蕃与诸羌世代友好,携手共存,定不负陛下一片良苦用心!”

李渊与李曜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笑得好似一对狡黠的狐狸……

……

……

两个月后,李渊终于等来了松赞干布的答复。

面对唐朝恶意满满的和亲条件,少年赞普立马断绝了求娶大唐公主的心思,委婉地表示自己无法亲至长安做老皇帝的上门女婿。

任务一结束,禄东赞、桑布扎、赛乳恭顿等一行人便拿着李渊写给松赞干布的国书,踏上了返回吐蕃的旅程。

此次访唐,他们虽然没能达成原来的使命,但由于滞留长安时日颇长,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收获。期间他们不仅购得各种手工、农业、医疗等方面的器具,还得护国公主指点,搜罗了一些适合吐蕃部分地区种植的蔬菜果树种子。

不过,正使禄东赞的心头还是有些略感遗憾,因为他们依旧无法从大唐带走一个人口。在唐朝廷极其严密的监视下,别说绑架和诱拐那些懂手艺的人,就连长安城里最见利忘义的奴隶贩子也不敢与他们接触。

“吐蕃生产技术的发展,真是道路阻且长啊!”

禄东赞暗自嗟叹,聪明的吐蕃少年桑布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途间他忽然灵机一动,朝身后的长安城指了指,对禄东赞说道:“纰论,既然此路不通,要不换个方向,如何?”

禄东赞奇道:“哦……你有何高见?”

桑布扎伸出三根手指,认真答道:“泥婆罗、笈多,还有那个戒日国,我亲自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