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把大狙闯大明 > 第269章 给我去登记

一把大狙闯大明 第269章 给我去登记

作者:狂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3 23:04:05

天刚蒙蒙亮,公鸡梳理完自己的羽毛,跳上了篱笆咯咯咯地打起了鸣。沉静一夜的应天府又开始了一天的周而复始,小贩们背上自己的摊子出门营生,妇人拿起了衣物去秦淮河畔清洗,娃娃们背着小书包跑向书院学习。

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与祥和,让人不由感叹和平的生活是何等来之不易。

由刑天营接手管理的通济门准时打开了5重城门,四条大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供往来的行人川流不息。

对于应天府的老百姓而言,什么官场的尔虞我诈,什么家国的寸土不让都太遥远。只有这城门早一刻开启,或晚一刻开启,才能切身影响到他们生活的轨迹。

所以,当原本松散的城防兵,换成了一个个庄严带着肃杀之气的刑天营战士后,也没有任何人好奇地多看上一眼,只是行色匆匆,追赶着自己的碎银几两。

但很快,他们就会发现通济门和往常的不寻常了……

不多时,一位刚刚参加完了早朝的吏部侍郎,坐着轿子从皇城向着通济门走来。侍郎似乎很爱工作,坐轿子还不忘掀起帘子,借光看着卷宗典籍。

按照往常的习惯,在回到府邸前就能处理不少的公文了,但就在他聚精会神时,行进的轿子突然一停,刹得太急,让侍郎都差点摔倒。

“什么情况?有人拦轿喊冤吗?”侍郎不悦地从轿内伸出头来,正想看看是哪个瞎了眼的刁民,敢告状跑来拦吏部的官轿。

可这一看就吓了一跳,只见通济门前站满了一群身着黑甲黑胄的士兵,手持官刀挡在了轿前。

“师爷?什么情况?”侍郎一声招呼,和卫兵交涉完的师爷一脸无奈的跑回轿边。

“大人,是刚换防的城门官下的令,所有过往官吏都须在此登记备案后,方可放行。”师爷一脸为难回话道。

“他们是不是脑子让驴给踢了?通济门何时有过这种规矩?况且我堂堂吏部的侍郎,正三品的官,凭什么给一个城门官去登记?”礼部侍郎脸上的胡子都气歪了。

“大人,我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但他们就是不依不饶,非要登记才给放行,说不通啊。”师爷也是无可奈何。

“何等官吏竟然如此不懂规矩,我倒要看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礼部侍郎一把掀开了轿帘走上前去,接待他的正是忠勇校尉钟兴。

“这位如何称呼?”侍郎已经是在压着火,还算客气问询道。

“我乃忠勇校尉钟兴,敢问阁下是?”钟兴不卑不亢道。

“好说,吏部侍郎李元顺,这是我的腰牌。”李云顺已经非常给面子,甚至还递上了腰牌给钟兴查阅。

“确实是吏部的腰牌,下官见过侍郎大人。”钟兴抱拳略微行礼。

“既然见过了,那就放行吧,我还有要事,切莫耽搁了。”李元顺所在的吏部贵为六部之首,平日里掌管众多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与调动事务。

按理说,城防兵的撤换虽属兵部主管,但都会知会吏部一声。既然他没得到消息,就说下达明换防命令之人位置是何等之高,他就算再有火气,也需要压着按规矩来办。

等回去了,一定要好好查查这个任命是谁安排的。

“见是见过了,但暂不可放行。我等奉我家大人令,为过往的所有官员做份登记,完成后方可离开。”钟兴将腰牌归还给了李元顺,但并未让道。

呆立在原地的礼部侍郎眨巴眨巴眼,看着钟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要给我登记?还是给所有官员登记?以你家大人的命令?谁是你家大人?玉皇大帝吗?”

“请随我看去,那就是我家大人,十三省巡抚——方渊,方大人。”钟兴笑着指向了不远处,一座早上刚刚修好的城边凉亭,林川用几根木头,一长条麻布料,硬是给自己折腾出了一把沙滩椅。

半靠半躺似睡非睡,旁边原木茶台上摊着茶水,摆着茶点水果,一边喝,一边吃,好不惬意。

“十三省巡抚方大人?!”这个人事任命李元顺是知道的,官阶都是他受命亲自加入卷宗里,还是监国太子亲自任命,皇上点头确认之后,才多出来的从二品的大官。

李元顺只觉得自己的脑袋一时间嗡嗡作响,完全搞不懂上面的意思了,明明不久前自己的上司吏部尚书还被召进了宫里,为林川设宴款待,奖励他立了不世之功。

这么厉害的风云人物,不变成封疆大吏加官晋爵,怎么突然被调拨来看大门了?

“李大人,登记备案,正是我家大人的命令,您也就别为难小的了,配合配合,前来写上一写便可放行。”钟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怎么办?这种事情为官多年的李元顺也从未遇见过,按说的话,这种无理要求他完全可以发作,就算闹到殿堂之上他也占理。可朱家那一群人是讲理的主子么?作为太子皇上身边的红人,被安排看大门,一来就要查验所有官员,怕不是……

一想到此,李元顺也瞬间没了脾气,本能地将其看成了监国太子的意思。这怕不是要变着法子整顿官场了吧?

什么三品大员的官威,李元顺立马赔着笑脸,毕恭毕敬地跟随钟兴来到了一侧的门洞前进行问话登记。

好嘛,林川这小子是来真的啊,眼前的景象把李元顺都看傻了。

只见四条大道,刑天营的弟兄封闭了一条,专门用来接待各路官家老爷。那长长的队伍比寺庙过年时上香的香客还要长,什么户部尚书,都察院的御史,大理寺的卿,应天府的知府,国子监的祭酒,全在这儿候着呢。

“到底是演的哪一出啊???”李元顺的脑子都变成了浆糊。

只见长长的官吏队伍排成了六列,不论官阶大小,年龄长幼,正对应着六张长桌。刑天营问询的兵卒拿着文房四宝,手握登记册,问一句,答一句,写一笔,何等荒谬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