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把大狙闯大明 > 第673章 文武双全好圣孙

一把大狙闯大明 第673章 文武双全好圣孙

作者:狂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3 23:04:05

朱棣不开心,并非被太子顶撞不高兴,而是大胖儿子说得全是实情。他不是没看国库报表,军费开支,正是因为看了,才要把兵部尚书叫过来,把话丢明面上摆一摆。

永乐自靖难之役建立以来,当初辅佐朱棣一路冲杀而来的老将们,都成了居功自傲的纨绔门阀,每个人手上分配的人马众多,加官晋爵数不胜数。

这群家伙也仗着陪同朱棣打下了江山,吃穿用度要起来没完没了,贪赃枉法的行为屡禁不止,锦衣卫杀了一批,抓了一批,依旧改不了大势。

这些人中超过7成与二王都是出生入死的弟兄,你要说这里面一点勾结都没有,朱棣连脚指头都不信。但大明的江山,总需要一些人来稳固,人性是贪婪的,痛恨贪官的廉洁小吏,等真正到了他们的位置,说不定贪得更凶,要得更狠。

朱棣把朱瞻基独自留了下来,就是要给最欢喜的好圣孙上一堂帝王之课。

“孙儿,你怪我不?”朱棣开口问道。

“为何怪爷爷?孙儿不懂。”朱瞻基疑惑道。

“户部一直以来由你爹掌管,我承认,他管得很好,也很累,但他算账算到我头上了,这可不能忍。皇帝嘛,出去是要讲面子的,蛮夷都骑我脖颈上拉屎窝尿了,你爹还叫我忍?我忍个屁啊!”朱棣费力跟孙儿解释道。

“孙儿明白,爷爷是为了守护大明江山,其实我想爹也明白,他只是变了个方法守护大明的江山。最近我老见爹挑灯不眠,对着户部的各种账目直发愁。爷爷现在把差事交给二叔,正好能让爹休息休息,爹也不会埋怨爷爷的。”

朱瞻基已经长大了,谈吐举止已像大人,特别是经过林川一顿训练,那筋骨结实有力,朱棣拍着小伙子的肩膀,甚至觉得比当年的自己还要硬朗不少,真是文武双全好圣孙。

“还是我的孙儿最明事理,哪像你爹还有那两个叔,净惹我不痛快。”都说隔代亲,朱棣也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看着眼前俊俏挺拔的朱瞻基,是越看越喜欢,“你老实说,现在如果叫你上战场打仗,你怕死吗?”

“怕。”朱瞻基不假思索地回答。

“怕?为何?”朱棣颇感意外。

“教官说,怕死是人之常情,不知畏的士兵是傻兵。想活就必须怕死,因为怕死,所以才能知危而后动,不出昏招,不乱阵脚,作为军官,这样不光救了自己,也能救下自己的弟兄。”朱瞻基从未忘记林川的教诲。

“看来这次,我真欠方家了。”朱棣轻抚着孙儿的额头感叹道,“感谢他给我教出了一个好孙儿,爷爷决定了,这次御驾亲征,你和你的幼军相伴,爷爷要带你去打仗。”

“真的可以吗?我能上战场啦?”朱瞻基愣住了,或者说是喜出望外。

“当然,你是我的孙儿,又不是草包,我不带你去战场历练历练,难道还指望你爹带你去御驾亲征不成?让你手下那群幼军精神起来,别到了草原给我打摆子。”朱棣心意已决。

“谢皇上!爷爷吉祥!”朱瞻基激动得几乎一蹦三尺高。

而在朱棣早就想好的出征名单里,自然不会少了林川的名字,他倒真想看看,让他孙儿半年不到脱胎换骨的家伙,手下的兵卒已经练到什么程度?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汉王朱高煦挑了一件最喜庆的蟒袍换上,在大队人马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户部衙门口接管掌印。

户部与其他部门一样,尚书为最高官衔,明面上掌管大明一切财政开支用度,但也正因为这个部门的重要,所以加设一个掌印督办。尚书可以制定各种财务政策,用度支出,但都需知会掌印督办,如督办不认,此事就需搁置。

而当尚书觉得此事,必须尽快解决,就能越过掌印督办,将事情直接禀奏皇上,再做定夺。

太子朱高炽干的就是这么一个掌印的差事,所以两兄弟才觉得老爹厚此薄彼,将大明的钱袋子牢牢绑在了朱高炽的手腕上。

有钱,自然有权,哪怕朱高炽不用贿赂各方官员,各方官员依然以他马首是瞻,就连桀骜不驯的戍边将军们,心中一万个不爽,跟太子说起话来也要唯唯诺诺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风水轮流转,该我汉王二爷开开荤啦!

朱高煦那叫一个美啊,特别是看见夏原吉那老匹夫,毕恭毕敬地站在衙门口迎接时,笑得都合不拢嘴啦!

“夏大人,抱歉抱歉,我的汉王府在郊外,过来耗了些腿脚,让你久等了。”汉王明白着耀威,翻身下马,走上前去。

“户部尚书夏原吉,见过汉王殿下,汉王金安。”夏原吉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为官,场面上从不差事,态度谦逊。唯一让他没有官员正行的主,就只有京师活阎王林川了。

“既然都晚了,那就别废话,让我们开始吧,打开你户部所有账目,本掌印,要查账。”朱高煦一甩大袖,趾高气扬的踏入了户部的衙门,那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银的味道,真是舒坦。

再看夏原吉,他就像个公公一样,唯唯诺诺地跟随在了朱高煦的身旁,不敢拖沓半分。

然后,朱高煦人都麻了……他想过户部的账目繁多,但从没想过他吗可以这么多!

一座大殿之内,密密麻麻竖立数十个高大的书架,每一个书架长10米,高6米,每一座的侧面都标记着年号,细分着大明各部所用,账本再用地区加年月深度细分。看完一年的账目,仿佛就要用去一年的光阴。

“这些,全都是账本?”朱高煦嘴角抽搐道。

“禀汉王殿下,正是,这里存放着大明从开国以来,一直到今天的全部账目明细,无一缺失。”夏原吉这一句“无一缺失”,当然也包括建文征战的四年,包括靖难之役,朱棣率兵攻破金陵城的年月。

当时的夏原吉作为建文亲选的户部右侍郎,本该被抓起来砍头的正主,就因为夏原吉求了朱棣一句,“臣可死,但可否缓些时日,等臣做完账目再死不迟?”

从此,他就成为了大明第一财神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