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230章 天下何处不稷下

“熊卿继续说,可有良策与朕?”李世民没工夫搭理魏征怎么被治住,他现在要的是政策。

可以说,这也是和世家大族的一次博弈,毕竟,占有土地最多的还是他们。

熊端泽自信一笑,“如果是想让世家大族和百姓支持,那就得拿出点政策扶持,一个土豆牌打出去,田产翻数倍十数倍,满足粮食需求后,才能开展植树造林。

再就是煤矿的开采,用廉价的蜂窝煤代替木柴的使用,用钢筋水泥或是速生经济树种代替建筑所需木材。

土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在粮食有保障的情况下,工业化,城市化,让人脱离土地依赖,退耕还林才有搞起来的可能。”

李世民听着频频点头,各朝代表也在做着笔记。

这时有游客出班反驳:“异议!陛下,臣有异议!”

熊端泽看了眼出班异议的游客,一脸的无奈,不知道装逼最忌被打搅的吗?

那名游客拱手道:“工业化污染环境,城市化更是可能像宋朝那样废弛武备啊,没有有产农民守家,以后要靠谁来从军?地痞流氓吗?”

“屁!因噎废食!简直荒谬,我在说工业革命,你和我说农业社会,你懂个屁的异议!”熊端泽当即开口怼道。

“就大唐那点体量的工业化,对环境的改变简直不值一提!没有工业化,世家地主会愿意放弃土地那三瓜两枣?你以为只是为了让他们进城开厂打工吗?

朝廷还可以顺便把土地收归国有,做好国家粮食储备!那都是一步步的大棋!

还有啊,工业化后的军备实力什么概念,我一把加特林,你准备上多少有产农民府兵?”

这一问一怼,思路好像更清晰了些,就是靠工业化来摆脱农业依赖,不给你做佃农了,不用看天吃饭了,人人有工打,自然就可以把本该用来保持水土的田地给收回来。

“陛下,臣也有话说,大唐若是有水泥,该速速启动州州通工程!”

又有游客出班道。

李世民乐了,眼神又往嬴政那去,你早说个个都是房谋级别的游客啊,那我早就搞上朝了好吧。

放眼望去,游客群里有跃跃欲试的,有捶胸顿足恨自己开口晚了的。

就连出来异议的那个游客,也是根据历史教训提出的异议。

“何为州州通工程?”

“回陛下,要致富先修路,要吃饱饭,也一样,关中地区,作为首都,人口稠密是必然的事,那就不能作为农业区来规划,全国一盘棋,种粮的种粮,挖煤的挖煤,搞外贸的搞外贸。

再以路桥相连,铁路公路,实现粮食,货物,人员的快速运输。

如此,关中不再缺粮,也不会过分依赖土地,届时朝廷有钱,有粮,发布个保持水土的治黄工程,岂不简单?”

正在做笔记的宗泽眉头一皱,毕竟是宋人,对一些事还是比较敏感的。

他站起身来,先是朝着李世民行礼,又朝着游客们行礼:“诸位郎君,在下大宋宗泽,这位郎君所言有一点宗泽有疑惑。”

游客们一听,豁,宗泽!

瞬间人群开始淅淅索索起来。

“宗过河哎,居然也来景区了。”

“怎么会在大唐的朝廷上啊?我记得宋徽宗不是在吗?”

“就那个宋徽宗?靠近了都怕雷劈他顺带麻了自己吧。”

宗泽听着游客们的吐槽,心里对赵佶也是失望透顶,但不影响他在这里求救国。

“宗将军但说无妨!”被问到的游客回了个礼道。

宗泽也不管游客的称呼了,开口问道:“如郎君所言,若是以部分州郡作为主要产粮区,若是有叛,则京师乃至全国岂不缺粮?

届时,又如何保证粮食安全?”

这也确实是封建帝国的心头大患了,尤其大宋,防武将叛乱更是政治正确。

李隆基的目光瞬间看向游客,他也怕这个,到时人家把洛阳那边一占,关中不以粮为主,岂不是饿死在那?

难不成又得入蜀?

“哈哈,不用慌,就像唐军超级后勤保障官,我广神的仓储,国家要备好就算天下大乱,颗粒无收,都能让全国百姓吃两年的粮食!

常备!永备!而且,主产粮区,吃喝不愁,谁陪你造反去……”

在场的古代员工们都惊了,粮食储备他们不是没有,着名的就有常平仓。

李世民更是差点笑出声,后勤官广神这个称呼,也就是这些游客能想出来了。

对于在场人的惊讶,游客们都憋不住了,觉醒吧!键政时刻!

嘴快有嘴慢无啊!

纷纷开口补充起来!

启奏?奏个屁!

魏征?他算老几?那个他爹同名的,受累盯死他!直接给他禁言咯!

“以往的粮仓义仓不是没有,只是就算开仓放粮,也是紧着军队和城里百姓,绝收的农民也活不起,如今开了工业,届时还有大批的工程可以以工代赈,活路就有了啊!”

这话说的,好像存个两年全国人吃的粮食,还真不会是个梦。

“对呀,而且南方高产区,一年三熟,铁路调运粮食,到时养活全国,别说广神的大运河了,你就是派人管吃管住天天去西北种树也供得起啊!”

游客你一言我一句的,话题直接从种树问题飞到工业发展和粮食问题。

真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讲着讲着甚至开始讲全民教育,爱国教育。

众所周知,聊天这个事吧,开头的话题你可以决定,但结尾时的话题是什么,就不是谁能决定的了。

一直在角落里静听的孔子,已经泪流满面了……

听着游客们东拉西扯的谈天说地,一个个已经在现代实现了的方案被拉出来套大唐模版。

虽然乱的很,但他知道,这后世,是他前世梦里都没敢想象的盛世。

出口成章,见多识广,自信的小民。

那么多受过教育的普通人,言之有物的治国论出。

他似乎回到了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听说,他之后百年,齐国有稷下学宫。

如今,有教无类,天下何处不是稷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