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358章 中秋夜

傍晚六点多,天色还没完全暗下去,但月亮已经升起在东方。

望夷宫广场西面,此时外围已经围满了游客,

大秦故都雍城就有日月祠,两分祭日月,自古已有之,还有五帝,日月山川,很多东西都得拜,虽然现在大秦开始讲科学,但不妨碍拜拜。

如今的望夷宫广场西边空地上,已经安排上了祭坛,和正经祭坛肯定没法比,但也有模有样,庄严肃穆的。

蒙毅虽然在大秦时不负责祭祀,但现在也得上了,为此还跑去请教了专业人员,孔子。

作为礼官,其实也就是主持人,负责安排大小事宜,什么负责牺牲的,负责瓜果的,负责音乐的。

就连祭台都得摆的正对月亮,

待到嬴政带着公子公主,文武官员身着祭祀用的服装出现时。

氛围组,吹起来,敲起来!鼓乐齐鸣,

钟,镈,瑟,筑,管,笙,鼓,磐等。雅乐一起,全场安静,整个调调就是平和,庄严,这是在告诉月亮,来了来了,人间的王来拜您了,古大秦掌管月亮的神可以来享用祭品了。

祭祀月亮用羊,还有一些瓜果蔬菜,五谷加上了土豆番薯玉米和高产粮,这是祈求丰登的,秋日的祭祀都离不了这个主题。

与此同时,其他各朝的祭祀也在开展,都是帝王主祭,规制各有不同,游客按需拜拜。

比如大唐往后的朝代,参与祭祀的人都穿上月白色的衣服,秦汉主持祭祀的人则是穿着紫衣,除此之外,唐朝开始,祭祀不专属于上层了,而是各家各户都可祭祀。

于是唐宋明三朝的员工也各摆香案,香炉,祭品,红烛酒水供奉。

祭品也是从秦到明,越来越丰富。

在秦都游客的注视下。

嬴政面朝月亮,举香敬拜。

口中念诵着准备好的祭词。

“时为甲辰年仲秋,秦王嬴政,祈告夜明……”

正统的祭词全文言,在场就没几个听得懂的,瞪着懵逼大眼睛,虽然听不懂,但是,好正规的样子啊。

眼见着是有点冷场了,嬴政一点不慌,眼神看了眼人群中看戏的孔子,瞧瞧,孤就说了全按古礼没意思吧。

好在好大儿扶苏还准备了乙计划。

只见嬴政给蒙毅使了个眼色。

蒙毅收到,一招手。

原本演奏着肃穆雅乐的大秦乐师们脸上一凝,唉,礼崩乐坏啊。

噔噔噔噔!

直接用大秦的乐器奏起了广寒宫进行曲。

嬴政的词也变了。

“孤自大秦跨两千年历史长河而来,见今日之百姓,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此盛景,孤希望也是大秦的未来,孤今日,祭祀今世之月,献后世高产之粮种,愿今世之月,也能保佑大秦风调雨顺,以月之庇佑,以大秦万民勤勉,愿大秦天下,再无饿殍,愿大秦后世,亦如今日之后世,每一个金秋,五谷丰登!

秦王嬴政,兹呈斯文,祀於神灵,维伏尚飨!”

游客都没想到还有个反转,先秦王拜后世月,确定管辖范围不会有点够不着吗?

还有广寒宫破阵乐,这么与时俱进的吗?

嬴政的声音传至秦都的每一个角落,不奢求天降一个神农救世,不奢求天赐,我们只要您给个好风好雨,缺啥吃的,我们自己会努力种出来。

当然,要是不给好风好雨,那我们就直接挖渠搞工程了。

祭祀完毕后,说真的,秦的事基本上就没了,基本上该干嘛干嘛去,要晚会演出的提前去准备,其余人吃点晚饭,换个衣服都去各朝帮忙。

没活啊,民俗的发展要时间,很长很长的时间,大秦显然还没下到民间。

事毕后,看着慢慢冷清下来的秦都,嬴政和孔子二人走在秦都的街道上聊天。

虽然秦不用儒,但不用的是酸儒,如果孔子亲自解释的,而且支持统一的那种,那为啥不用?

这次的简单祭祀,就有孔子帮了点小忙。

“让夫子见笑了,这秦都终归还是冷清啊。”

嬴政看着远处的大唐城,苦笑道。

“后世以秦以前为先秦,说来秦王与我都是先秦之人,这民间的样子,大家都清楚,饭尚且吃不饱,又如何来如此多的娱乐呢,终归是肉食者的节日罢了。”

上巳节除外……

“秋暮夕月啊,无妨,夫子看着吧,没过几年,那些。”嬴政遥指灯火不歇的大唐城。

“大秦也会有的。”

“老夫等着秦王。”孔子捋着须笑着,不得不说,在景区过的这个中秋节,他也是见识到了,想想自己那时,那有什么中秋节啊,那是秋分祭月而已,于百姓,一点关系没有。

时代的发展在节日上都体现着呢。

凡节日,秦就捉襟见肘,这会他也是见到了,其实这也就是民间百姓生活差距的表现之一。

但这哪里是一朝一夕能成的,哪怕有了后世的资源,那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这种全国往上走的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没有消弭内部矛盾,是不可能的。

比如春秋战国时,不大一统,万事受阻。

一个千古一帝,一个万世师表,从中秋想到民生,想到华夏一统。

嬴政是雄心勃发,孔子则是想着自己死前的大周,还有多少年的战火没走完。

“过个把月等齐国打下来了,到时孤在曲阜建个大孔庙,中秋搞个庙会,让你看看大秦中秋如何?”嬴政笑着道,在景区的这些时间,大秦也没闲着,已经陈兵燕齐,最快一个多月就能拿下,或者说直接吓到他们降。

“哈哈哈哈哈,打快点,那田齐早该亡了,记得把我弟子们也供上,也让老夫与他们再团圆一次吧。”

孔子看着天上月,此时已经完全入夜,明月高悬,有点想他们了诶。

杜甫带着一帮孩子举着灯笼嬉嬉闹闹的来了,阴嫚将闾拉着嬴政,李承乾杜甫拉着孔子。

“阿父阿父,你们在这干嘛呀?黑漆漆的,阴嫚想吃月饼!程大叔想吃要让阿父来买!”

“夫子,走吧,一齐去看各朝中秋吧。”

“夫子这个灯笼给你,承乾自己画的夫子抚琴图。”

转到大唐城,作为最老的园区,引导新人进入工作状态,服务游客,各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套常规流程。

最是专业,对于游客想看什么,他们心里也特别有数。

无非是才子佳人,华灯璀璨,金戈铁马,气吞山河。

河边,是放莲花灯的游客,河中的赏月游船上,李白正式开始表演,李隆基伴奏,李白吟诗。

用雅言唱诗,自是新的感觉在耳边。

尚未饮酒时,唱的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朗月行,乐府古题,虽然李白还没写,但一听就知道是啥调调去唱的了。

李隆基也相当配合,古乐府调调信手拈来,作为音乐天才,看到词就知道调是什么了。

几杯酒下去,李白拔剑开始舞起来,还邀上了公孙大娘一起,久闻盛名,如今一见,如何能不共舞一曲!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月明!”

有幸买了船票的游客可算是见识到了,李白与公孙舞,一刚一柔,月光映长铗,绮罗绕青吕。

嬴政李世民在举杯饮酒,身边带着的一群孩子们已经看的星星眼了,杜甫更是从李白开局就手机录像都没停过,谁懂啊,童年两大偶像联动,太幸福了吧!

一路上的岸边,就没有一处是寂寥的,彩灯漫点,把上元的灯都扒拉出来冲中秋活动了,就为了个超级氛围感。

游船赏灯赏月,佳酿与月同酌。

路过了大汉未央城,演出几首诗的李白见着岸边被游客围着的霍去病。

又唱起来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歌声引得围观游客包括霍去病本人都别过头去看船上。

就见,栏杆上,一男子踩在上面剑舞。

我去!那么豪迈的吗?

船上的人都吓呆了,别呀,你是有案例的,就不能别作死吗?

想上去拉下来,可人家舞着剑呢,要么自己危险,一身窟窿,要么李白危险,提前捞月,一时间大家就这样看他表演。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好在李白唱完后,还是晃晃的下了栏杆。

霍去病远远的品味着诗句,嗯,听懂一点,唱的挺好听的。

霍去病也想到是船上之人给自己唱的,一运气,大喊回应道:“谢谢嗷!多虑了!大汉谁敢轻视我!”

李白一听,啧,早知道不唱了,官二代了不起啊!哼!

游船过三国先过季汉城。

诸葛亮还在和游客们演出五丈原的戏,就听得帐外远处声音传来。

“噫吁嚱!!!危乎高哉!!”

路过曹魏,陌上桑唱起来。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收拾好一日工作准备先去大戏台的曹操顿住脚步。

问身边贾诩程昱,“嗯?方才是不是听到有人唱有美女?”

贾诩眼珠子一转:“丞相这是想今晚出去?耍耍?”

程昱掩着想笑的嘴:“丞相放心,今日带上虎豹骑,稳妥无忧。”

“咳咳,此时容后再议!”

走出曹魏城后,三人就看着远处的东吴水寨那边有艘船在那,灯光亮堂的很,很显眼。

隐约还有歌声传来。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还有回声。

破曹公~曹公~公~

曹操脸一黑。

特娘的没事别老是赤壁怀古好不好!太没礼貌了!

游船向大明城而去,离开了幽静的三国,入眼又是一片繁华。

大明人的中秋,热闹更甚前朝,小秦淮段的河道开始拥堵起来。

画舫上处处是赏月饮酒的游客,那街道上,卖糖人的,卖灯笼的,卖格式花样月饼的,处处是景。

小孩拿着孙悟空样式的月饼哇哦的双眼冒金光,月牙月饼,葫芦月饼,各式月饼花样繁多,高端点的,里边是松仁核桃瓜子冰糖馅,但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反而合了现在人的胃口。

河畔的一条街上,猜灯谜,放烟花,点天灯,活动颇多。

小孩子在朱瞻基的带领下玩打鼓传花,还有些围在说书人董寅身边听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看的船上别说游客了,李世民嬴政李白他们都想下船了。

“哇!下来喝酒!都在那看啥呢?啊哈哈哈哈!是不是自惭形秽了!”

朱元璋坐在一处画舫顶层的包间里。

朝着窗外探出头朝着喊着船上喊。

除了朱元璋外,画舫里还有刘彻,还有三国的三家股东,看着是在这聚聚。

曹操一看,嘿,这不是那个唱诗蛐蛐自己的吗?

喝成这样了,也不行啊,算了,这次放过他了。

众人下船汇合,游客有在码头下船的,有随船朝着梦华城而去的。

说是聚一下,但也没多少时间了,等到八点还有演出要开始,众人只是汇合便一齐朝着梦华城而去。

梦华城里,虽然,虽然比明早那么几百年,但那阵仗。

简直疯狂。

也亏得是几乎所有宋人都有一颗向钱的心。

太会了,那吆喝声,那烟火气。

那真是,虽然不是一个节日的词,但宝马雕车香满路是真写实啊。

马车游行,巨大的月灯悬浮在马车上方,也不知道谁搞的干冰,那车厢里装扮成嫦娥的宋女,还有俊公子,成了路上的绝对焦点。

香满路也一样,除了平日常见的小吃,各种应节的食物几乎三步一尝,五步一顿,危险程度比夜跑更甚。

御街上,樊楼前,火树银花不夜天,宋朝的艺人赤着膀子,正在打铁花。

每一次的敲击,那火星子朝着树枝上泼洒而去,铁水冲树,碰撞间再一次的爆裂开来,金光四溅!看得游客惊叹连连!

宋朝的中秋,更多的,其实还是酒,

花头画竿,醉仙锦旆,酒楼里座无虚席,笙箫丝竹之声在楼间回荡,如临天宫。

梦华录言: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只可惜,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观潮是看不成了,不过 ,宋明的酒楼上举个望远镜,却能看见,那各朝合力而造的巨大戏台,今夜的中秋晚会,即将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